胃肠病科普按: 本文是为个人学习笔记,如有漏记,错记,纯属本人原因,与讲课老师无关!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这是一位52岁的男子,平时喜欢烟酒。2013年10月因胃痛来就诊,当时予以胃镜检查,发现有胃溃疡。 ![]() 第一次胃镜 当时又进行了碳14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 于是给予标准四联疗法14天。嘱其停药后30天,再次呼气试验复查幽门螺杆菌。 然而,第一次杀菌失败。 于是更换抗生素组合,于2013年12月再次杀菌。 2个月后复查,依然阳性。患者继续存在胃痛、嗳气等症状。 胃镜复查,溃疡依然存在。 此时在溃疡灶取活检,病理结果未发现任何异常。 ![]() 第二次胃镜 如此这般,又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反复更换了不同的抗生素组合,甚至连铋剂、PPI都更换胃进口的。 然而,第三次、第四次仍均告失败。 胃镜复查,病灶依然在那~~ ![]() 第三次胃镜 由于当地医院不具备做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的条件,去上级医院做了上述两项试验, 并采取了以下方案,延长治疗时间至21天: 阿莫西林+多西环素+呋喃唑酮+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 终于在2016年11月,碳14呼气确认阴性,这个难缠的幽灵终于被杀灭了。 然而,患者的症状并没有消失,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于是2017年1月20日第4次胃镜复查: 这次终于溃疡愈合了。 但是,病理报告却显示:中-重度异型增生 ![]() 第四次胃镜,溃疡面愈合 于是,2017年2月2月24日再次胃镜复查,这次使用了NBI。 ![]() 第5次,总感觉不对劲 其胃镜报告描述为没有发现明显异常,溃疡愈合良好; 但活检病理,提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疑有癌变(腺癌)。 ![]() 第5次 这下反正是认定他有问题了,但看不清啊,怎么办呢?再做胃镜? ![]() 第五次哦 2017年3月28日,他真的又来做胃镜了,所以病人听话就是好啊。 ![]() 看到似乎有些凹陷 ![]() 就是这里,不敢确定 ![]() 再用NBI 观察: ![]() ![]() 终于看到有点凹陷的地方了,且还有分界线~ ![]() 哪个才是真的边界呢?然后染色看看吧~ ![]() ![]() 没特别的地方,再用NBI~~ ![]() 还是有边界,但似乎又比前面染色范围小,诊断到此结束,终于明白了此人有癌,而且范围不太确定,可能比较大,而且是黏膜层的,分化型,决定做ESD剥离。 ![]() ![]() 看看表面结构,似乎真的都是很规则的哎 ![]() 标记边界 2017年4月7日做的ESD,其实这个边界的标记又费了一番周折,先开始总觉得还是划得不够 ![]() 成功剥离病灶 ME-NBI下真的只认为是5mm的微小病灶,竟然是35mm! ![]() ![]() ![]() ![]() 术后样本 总结: 1、胃溃疡必须要活检,疗程结束后,还要胃镜+病理证实。 2、取活检部位是否恰当?原来的医生胃镜时只想到在溃疡边缘取活检,坏死组织影响了判断。 3、普通白光内镜可能会对如此小的病变造成漏诊。早癌筛查还需要靠胃镜精查技术。 4、根除hp失败,至少要间隔3个月以上,有条件的话做药敏试验;此前用过的已产生耐药的抗生素不可再次使用。 5、溃疡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尤其是缠绵不愈的溃疡。 这个癌是和溃疡同时存在的呢,还是溃疡演化来的呢,不好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