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赢了每一局,最终却输掉了比赛

 树悲风 2019-08-09

先说一个场景案例,时髦一点就是思想实验。

国A队篮球运动员选秀啦!最后的选择在姚大明、易小联两位新秀中pk。

比赛规则很简单,投三分篮,每人400个,分两天进行,命中率高者获胜。

第一天,姚大明投300个,进了61个,命中率20.3%;易小联投100个,进了20个,命中率20%。第一天,姚大明胜出。

第二天,姚大明投100个,进了31个,命中率31%;易小联投300个,进了90个,命中率30%。第二天,还是姚大明胜出。

这时候,姚大明是否认为,每天都是我赢,应该在pk中胜出了吧。

可是,考察组一算,都是投了400个球,姚大明进了92个,命中率23%;易小联进了110个,命中率27.5%。

最终,姚大明被淘汰出局。

以终为始的全局思维

姚大明经常像祥林嫂一样哀嚎,这还有天理吗?第一天、第二天都是我赢,为什么结果会是输掉。

其实,姚大明不知道他已经落入名叫“辛普森悖论”的陷阱。

什么是辛普森悖论?辛普森悖论是关于数据统计分析的一种数学现象。

辛普森悖论为英国统计学家E.H.辛普森(E.H.Simpson)于1951年提出的悖论,即在某个条件下的两组数据,分别讨论时都会满足某种性质,可是一旦合并考虑,却可能导致相反的结论。

之所以成为“悖论”,就是因为分析结果是反直觉的。

姚大明把每阶段的数据最为判断局势的依据,注意力集中在短期目标、局部输赢上。可惜却没有看清整体局势,最后是要算总账的。

就算他每个阶段都领先、每个局部都最好,每场比赛都赢了下来,但是最后未必会胜出。

应该以终为始地仅仅锁定有效目标,才能把握全局,赢得最终胜利。

如果在意每一步的得失输赢,难免忘记了对全局大势的准确把握。

姚大明没有把握住的大势是什么?

机会来临时要敢于下大注

如果在看一下比赛数据,我们会发现这两天比赛的平均命中率不同,第一天的命中率都在20%左右,第二天的命中率都在30%左右。

这至少说明,第二天的运气真是不错,兴许篮框都变大了。

机遇对姚大明和易小联都是公平的。问题是,姚大明在命中率都高的那天只投了100个球,同一天易小联投了更多的球。

巴菲特用棒球解释他的投资理念:

不要多挥棒,等待属于自己的好球。

正是看到“好球”来临时,看准机会全力“挥棒”,巴菲特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他的搭档芒格也说,

如果把我们最成功的10笔投资去掉,我们就是一个笑话。

很多人频繁买卖,挣点小钱,满以为会积少成多、勤劳致富。实际情况往往是陷入蚂蚁搬家式的迷幻中,当真正的机会来临时,没能够全力投入。

姚大明如果知道了这个道理,只要在30%命中率那天投球超过370个就OK了,其他30个球甚至可以不投。

成功的确需要分解目标、刻意练习,但不能满足于‘’日拱一卒“式的所谓”每日精进“,积小胜却未必至大胜。不如留下充分的思考,锚定目标,研判机遇,在命运眷顾时,倾我所有,全力出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