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诗歌爱好者便于掌握诗律的基本知识,方便作诗参考,现将部分常见的名词列出,为了减少篇幅,一般不举例说明,只简述之。
【韵脚】诗歌的句末押韵的字,叫做“韵脚”。
【宽韵】同一韵部的字数较多,而且是常用的字,因而押韵时选择的余地较大,叫做“宽韵”。
【窄韵】与宽韵相对而言。即同一韵部的字不多,且多非常用字,押韵时选择的余地不大。窄韵亦叫“狭韵”。
【险韵】用艰险涩僻的字作为韵脚。险韵亦叫“僻韵”。
【哑韵】读起来不响亮的韵。
【出韵】押了非同一韵部的韵脚。
【叠韵】叠韵有两义:一是用同样的韵脚,写很多的诗篇。二是指双声叠韵之叠韵,即两字声母相同者为双声,韵母相同的为叠韵。
【押韵】诗歌为了使音韵和谐,往往在偶句的句末押一同韵的字,叫做“押韵”。
【次韵】按照原诗所用韵脚的次序加以唱和,叫做“次韵”。
【步韵】即“次韵”,言步武原诗韵脚,加以唱和。
【和韵】用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作为韵脚,但不用原诗的韵脚,叫做“和韵”。
【平仄】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即阴平和阳平。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即上声和去声。诗歌中所用的字音,须平仄互调,使音和律协,读起来富有音乐美,叫做调平仄。
【拗体】凡是不合平仄规律而写作的近体诗,叫做拗体诗
【拗救】诗句该平的用了仄,该仄的用了平,就要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再拗一次,以为补救。如此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使之平仄协调,以保持其完美的音乐性,叫做“拗救”。
拗救之法有三:㈠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平仄格式中出现的拗,会出现“孤平”现象,须要在本句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再拗一次,以补偿一个平声字。㈡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出现的拗,则要在另一句相应的位置上再拗一次,以保持上下两句平仄相异相对的状态。㈢以一处之拗补救两处。例如杜甫《促织》:“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许浑《咸阳城东楼》:“夕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对句“难”字和“风”字,既救了本句的“故”和“欲”,又救了上句的“得”和“日”,避免了一些声病。
【孤平】近体诗中最严格忌避的一种诗病。即律句“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型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的平声字,不能改变成仄声,因为一经改变,便成为“仄平仄仄平”或“仄仄仄平仄仄平”,这样除韵脚外,一句中便只剩下一个平声,这就叫做“孤平”。“孤平”破坏了音乐美,所以必须忌避。
【三平调】亦叫“连三平”、“三平式”或“三平脚”。“三平调”主要发生在“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句型中。即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如果将仄声换成平声,就会出现“仄仄平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平”的现象,即以三平声结尾,这就叫做“三平调”。三平结尾则模糊了后面两个节拍的界限,所以必须避免。
【对仗】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由两个字数相等、平仄相异、词性相对、结构相似的句子,形成一种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就是对仗。对仗有工对、寛对、流水对等多种。对仗亦称对偶。
【一三五不论】见于《切韵指南》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规律是不完备的,它只说对了第二句,因为诗的节奏点,是由第二、四、六字来表现的,故五言的第二、第四字,七言的第二、第四、第六字必须严格按照平仄的规律,以保持其相间相续的特点。至于第一句的“一三五不论”,在律诗则将出现“孤平”和“平三连”的诗病;在古诗则违背了“出句以二五为凭,落句以三平为式”的规律。清代梁章钜《退庵随笔》:“乃不知何时何人,创为‘一三五不论’之说,以疑误后学,村师里儒,靡然从之。”
【句眼】古体诗中,句内的某一主要的字,称为“句眼”,也叫“诗眼”。
【诗眼】诗句中最精彩最关键的某一个字叫“诗眼”,也叫“句眼”。
【字眼】一句中最精彩、最响亮、最关键的字。
【起承转合】此言诗文的章法。元代杨载《诗法家数·律诗要法》论述“起承转合”,分别以起联为“破题”,要求“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提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以颔联为承接,要求“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以颈联为转笔,要求“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以尾联为结尾,要求“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清代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诗之五言八句,如制艺之起承转合为篇法也。起联道破题意,次联承其意,第三联用开笔,结句收转,与起联相应,以成章法。”以上言律诗的起承转合。
【格律】格指诗词的体制、格式;律就是诗词的法则、规律。格律的具体内容包括诗词的字数、句数、句式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
【排律】排律是律诗的扩展和延伸。排律最短为十句,随内容表达的需要,可以两句两句地增加,如十二句、十四句、十六句……这样排比下去,长不封顶,最长的达二百句,所以又叫长律。排律除篇幅以外,格律与律诗相同。逢双句必须押平声韵,单句不押韵,中间不论多少联都要对仗。排律大多为五言诗,七律极少。
【特拗拗救】特拗拗救在五言诗“平平平仄仄”句型中,第四字用了平声,便出现了拗。则必须将第三字的平声改为仄声。这样,其平仄格式便成为“平平仄平仄”。拗救后的句型称作“变格句型”。同样,特拗拗救七言律句是将“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此时第三个字必须限用平声字,不是宜平可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