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对蜀相诸葛亮功绩的经典点评。杜甫这段评价倒也是中肯,因为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两大功绩,便是隆中对策和兢兢业业。不少读者印象中的诸葛亮,总是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但毕竟是他在《三国演义》的艺术形象。而历史上的诸葛亮,却以忠正闻名;也就是说,诸葛亮与“智”关系不大。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只能用一般来形容,就连愿意为诸葛亮单独做传的陈寿,也只能形容他“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遗憾的是,诸葛亮的眼光也并不怎么好。他为蜀国提拔了不少人才,但大体上都有两个特点。一是任人唯亲,无论是蒋琬,亦或是马谡,都是和诸葛亮同属于荆州集团的嫡系力量;二是只看文名,诸葛亮似乎很瞧不起蜀汉集团内部的武将,因而刘备死后,他只能亲力亲为的四处征战。 诸葛亮在临死之前,曾选择了一批接班人;但讽刺的是,他看好的大多数良才,都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不妨来看一下,杨仪、姜维、董阙、诸葛瞻等人对蜀汉的“贡献”究竟如何? 杨仪——气量狭小、利己主义 暂且不谈魏延之死与诸葛亮的关系,先来看一下杨仪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说白了,便是魏延军人出身的莽气,让杨仪看不起罢了。值得一提的是,两人关系水火不容,将来会有大患,这是孙权都明白的道理。但是诸葛亮表面上是不偏不倚,实际上是暗中相助杨仪。据《三国志·杨仪传》:“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诸葛亮是没做什么,但他在死之前却把军权交给了一个文官杨仪。后者是什么人,诸葛亮再清楚不过了:“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不难发现,诸葛亮知道杨仪是一个气量狭小之人,却还依然将兵权交给后者。于是在杨仪的私心作祟之下,功勋卓著的魏延惨遭污蔑杀害。这还不算什么,杨仪为泄私愤,竟然将魏延首级踩在脚下,并下令诛杀了魏延三族。这样睚眦必报的性格,也难怪名士刘巴看不起他。 魏延死后,杨仪小人得志,竟然妄想着成为蜀国第二个诸葛亮:“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不仅如此,蒋琬等人的执政也让杨仪心生怨恨,经常“怨愤形于声色”。有一次费祎和他交流之时,杨仪竟然说出了“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结合魏延的例子,杨仪这样一幅小人做派,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 姜维——好高骛远、穷兵黩武 姜维执掌军权期间,曾数次进行了北伐。从总体战绩来安,姜维的作战能力,确实有亮眼的表现。但姜维的战略眼光,可谓是平庸至极。从他放弃固守汉中这件事来看,他的军事才能也只能用“好高骛远”来形容了。魏延镇守汉中十余年,王平固守汉中五六年,采取的都是消耗战术;但到了姜维这里,竟然狂妄自大的要将敌人引进包围圈中,实行围歼战术。 这个说法,可谓是自不量力。蜀国的军队数量和魏国比起来,可谓是云泥之差;试问以少围多,又有多大把握。显然,姜维镇守的汉中很快便失守了。如此一来,蜀中屏障尽失,魏国大军得以长驱直入,进入蜀中平原。在贤相费祎遇刺事件中,姜维作为头号嫌疑人,也失去了刘禅的信任。 但此时的姜维,却选择了迁往沓中避祸,不再过问朝堂内宦官黄皓的乱政行为。史书记载姜维被乱军杀死后,士兵发现其胆大如斗;可在避祸沓中这件事上,姜维可谓是胆小如鼠了。至于《三国演义》中提到姜维密谋复国一事,其实在历史上,是以钟会为主导的一次事件。不得不承认姜维是很忠心,他一直忠于诸葛亮;但能力问题,却是他最大的硬伤。 诸葛瞻、董阙——身在其位,不谋其政 蜀国步入后期以后,是谁在执掌朝政呢?除了刘禅重新的宦官黄皓经常乱政以外,便是诸葛瞻和董阙了。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景耀四年,(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又是刘禅的女婿;在这样的身份加持下,诸葛瞻在仕途上自然是平步青云。 那么董阙又是谁呢?史书记载,他也是诸葛亮的嫡系心腹,更是被诸葛亮赞赏为“良才”的国之栋梁。他和诸葛瞻掌握着蜀国朝政,看起来倒是挺让人放心的。但在笔者看来,他们并没有尽到臣子的本分:“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姜维不愿意和黄皓作对,索性带兵出了成都;而诸葛瞻和董阙两人的做法,实在叫人扼腕叹息。对于黄皓乱政,掌握朝政大权的董阙和诸葛瞻竟然没能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可以这么说,黄皓对朝局稳定的破坏,也有此二人的默许之“功”。 笔者并非是刻意抹黑诸葛亮,只是想从这几人的表现入手,来说明诸葛亮执政后期所犯下的一个严重错误——任亲为贤。自古蜀中多才俊,但是诸葛亮却对蜀中人才进行了严厉打压。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喜欢事事亲为,这也使得蜀汉不少将领缺少了锻炼的机会,甚至流传出了“蜀中无大将”这这样的戏言。从这方面考虑,诸葛亮亲自培养的这些嫡系部队,也在某种程度上直接促使了蜀汉集团的过早灭亡。 参考书籍:《三国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