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天才的诞生(三)

 青ManChing 2019-08-12

(三)驱魔人毕加索:《阿维尼翁的少女》的革命

“所有巫术崇拜物的功能都一样。它们是帮助人们不再服从于鬼神的武器,让人们变得独立。它们是工具。如果我们赋予鬼神以形状,我们就可以获得独立。鬼神、无意识(人们过去很少讨论到这一点)和感情,都是一样的东西。我明白为什么我是画家了。”

自画像 ,1906

Musée National Picasso, Paris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1906年秋天回到巴黎后,毕加索继续他简化形式和空间的探索,并且不知不觉地走上了一条即将彻底改变20世纪艺术的全新道路。1907年,他创作了立体主义的源起之作《阿维尼翁的少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灵感来自巴塞罗那的一家妓院。从那时起,艺术家几乎只对女性人体感兴趣。他为此创作了许多作品和习作,摈弃模仿现实的手法,采用全新的表现语言:组合连接基本形状,运用紧密影线,将色彩搭配限制在赭色调之内。 

裸女坐像(《阿维尼翁的少女》习作),1906-1907

Musée National Picasso, Paris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双手合握的女人(《阿维尼翁的少女》习作),1907

Musée National Picasso, Paris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阿维尼翁的少女》素描本,1907

Musée National Picasso, Paris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粗野主义,即将身体部位简化为符号,这个原初的艺术语言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和毕加索对原始文化、非洲和大洋洲艺术的兴趣有关,他自1907年起,经常前往特罗卡德罗人类博物馆参观这类作品。这也是毕加索对于塞尚艺术的遗产――将物体的体积几何化――的实践运用:“以圆柱体、球体、锥体来处理大自然,用透视法展现一切”。在这个毕加索的创作实验场里,他在绘画、雕塑和雕版画之间建立的实验关系,开始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母与子 ,1907

Musée National Picasso, Paris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1908年伊始,毕加索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极富实验性的关键阶段,他对塞尚式立体主义的探索体现在对形状的多元化呈现上:中断的曲线破坏了平面的连续性,彩色的影线定义了空间的碎片化纹理,带有棱角和立体的结构再次凸显出物体的体积感。非西方艺术和民间传统的影响也在其间显露,例如影线的使用让人想起非洲面具的彩色条纹,以及反古典的人物身体比例。

树下三人 ,1907-1908

Musée National Picasso, Paris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参考书目:

《毕加索 一位天才的诞生》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及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

推荐

阅读

如何成为毕加索(一)

一位天才的诞生(二)

推荐

观看

毕加索与静物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