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承是医馆培养名医群体的必由之路

 胜者唯王 2019-08-12

中医馆负责运营管理和提供优质服务,医生负责坐堂出诊和招收学徒,这种管理模式吸引医师资源,同时促进中医馆运营发展,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环。

韩愈所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中医传承要不例外。中医师承作为中医文化传承的重要模式,几千年来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师承:利&弊

而中医的传承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医发展,间接阻碍中医馆发展的。中医是一门临床经验和实践科学,仅靠院校教育或自学,难以领悟中医真谛,大多中医医技都是靠师承一代代传承。中医师承有着几千年的光辉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医生存、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形成医学流派的重要原因。师傅在临床看病实践中手把手教导,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因如此,才让其备受中医人的青睐

师承即师徒之间进行传授学习的方法,师承又称“亲炙”。师承教育以研习典籍和跟师实践为主要形式,师父要求弟子熟读大量中医经典书籍,夯实中医理论根基,注重实践感悟。同时由师父言传身教,教授心得,把自己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真知灼见传授给弟子,弟子在实践中不断通过“懂、通、化、熟、精、悟”的逐步提升过程,很快便继承师父的诊疗特点。

医馆如何推行“师承”

师承既能保留优秀中医的医生的经验,又能为中医馆培养新生的中医人才,是中医馆必须重视和推行的管理之道。所以,中医馆药建立师承工作专门管理机构,专门负责中医师承的相关工作。师承在中医馆推行需要解决四个问题:

01

利益机制问题

中医馆应该建立起利益机制,鼓励师傅愿意带徒弟、带徒弟越多,获益越多,且师傅技能传授可以获得回报,比如从徒弟身上给中医馆的收益中,分出部分给到师傅。

02

荣誉机制

师傅在中医馆带徒弟能得到从上到下的尊重,弟子要像孝敬父母一般孝敬师傅,教育引导师傅要有各种自豪的荣誉和社会责任心,要把自己的仁心仁术传承下去,贡献社会与他人。

03

注重传统仪式感

师傅带徒弟的拜师仪式、授牌仪式、出师仪式等等,都要做够形势感与意识感、这样才庄重肃穆,才被看重。

04

传承资格问题

如师徒资格审核、师承内容确定、师傅学术以及临床经验的系统整理学习。对于适应性广、疗效显著的老中医经验,可以研发成馆内制剂(如膏方),让弟子及馆内工作人员推广。

05

与中医药大学合作

此外,医馆可以与中医药大学合作,依托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和师资力量联合培养医生,助力中医传承。同时企业管理者保持与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密切合作,推动名老中医传承工作,打造一批优秀的中医师。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