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约 3309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终结者》《2001:太空漫游》……这些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受到了一位苏联先锋电影制作人的启发,他就是特摄片时代的苏联导演、摄影师、编剧,帕维尔·克鲁杉采夫(Pavel Klushantsev)。1988年的电影圈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乔治·卢卡斯在星球大战第二部曲《帝国反击战》上映前,专程计划了一场前往莫斯科的行程,想要拜访克鲁杉采夫,但是苏联官员从来没听说过本国电影圈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就没同意。在卢卡斯的眼中,克鲁杉采夫乃是星战系列的缪斯,直到克鲁杉采夫在1999年与世长辞,他俩也从未有机会碰面。这个神秘而低调的电影导演到底是谁?在同行的眼中,他是一名天才影人、作家、上百种特摄电影制作方法的发明者,以及各种科幻特效的创造者。他对特效电影的影响,至今仍然可以在开头提到的众多大片中找到踪迹。《通往群星之路/Дорога к звёздам》(1957)和《风暴行星/Планета бурь》(1962)是两部划时代的前卫科幻片,哪怕是冷战时期,他们也被引入了美国,被本土化之后在美国院线放映,后来相关的衍生电影也在美国/苏联演员的联合出演下诞生。克鲁杉采夫的最大贡献,就是创立了一种新的流派——融合了纪录片与科幻电影的风格。当然,今天有人把它称之为「伪纪录片」,但这依然无损于电影本身的强大魅力。所有电影中的细节,都尽可能的模仿真实场景,以便给观众制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逼真感。 《通往群星之路》中,天空以及星辰位置的排列,都完全遵照了天文学事实。导演为此定制的各种尺寸、亮度的灯泡,可谓功不可没。影史上的第一个失重镜头,是由克鲁杉采夫完成的。借助轨道上的绳索和特定机位的镜头捕捉,他在摄影棚内完成了太空般的效果。同样的方法,也出现在库布里克的作品中。 虽然克鲁杉采夫制作的电影打动了好莱坞和美国观众,在商业上和技术上获得了极大地认可。但是他的作品在苏联国内并没有叫好叫座。尤其是在他制作《通往群星之路》时,他准备申请国家资金来拍摄电影,得到的回复是:「这种宇宙航行200年内都不会发生!我们拍电影应该考虑如何为提高甜菜产量而服务。」最终,他还是拿到了国家资金开拍,但是官方的怀疑态度一直没打消。也可能,正式因为资金一直处于短缺的状态,克鲁杉采夫才会绞尽脑汁地用各种「土办法」,利用有限的工具创造出惊人的效果。上面提到的失重镜头的拍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想出来的。 1972年,已经退休在列宁格勒养老的克鲁杉采夫收到了美国寄来的信件,好莱坞知名特效师Robert Skotak(异形、终结者、泰坦尼克等大片的特效师)准备写一本有关特效历史的书,他在观摩了克鲁杉采夫的电影之后,总结出了50个问题,希望能得到这位前辈的反馈。 克鲁杉采夫的水下特效拍摄场景。同样的拍摄手法,也出现在泰坦尼克中 1992年,处在生命最后几年的克鲁杉采夫依然在工作着,他还在写儿童书籍,为后代的科学幻想事业而操劳。这一年,他与来访的Robert Skotak碰面。他告诉美国同行:「你们依仗着巨额的资金支持,昂贵的设备和豪华摄影棚,但是无法想明白,我们如何用简单的电线和绳子就完成了工作的。」落后与艰苦的条件,成为了创作者的动力来源,也成就了他们精湛的技术。这像是一个笑话,不过也是属于时代的财富。 克鲁杉采夫的女儿说,父亲生前从未因为自己发明的拍摄技术被其他国家的影人使用,而索要使用费,他更是没拿好莱坞给予的一分钱。女儿回忆当年父亲和Skotak的会面时说,「Skotak说美国有又贵又好的设备,但是没有碰见这么有前瞻性创造力的人。因为他非常崇敬我父亲的杰出贡献。」影史上第一个机器人坠入岩浆「牺牲」的镜头,也是由克鲁杉采夫完成的,出现在电影《风暴行星》中。同样的镜头,让我们想到了《终结者2》里面的那一幕。 不过,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并不是所有之后的好莱坞特效大片都应该归功于克鲁杉采夫。美国也有自己创造的很多「第一」,只不过,在那个冷战时代,特摄时代,克鲁杉采夫开创了先河,作为一名先驱特效师,他值得进入史册。对于看惯了大片的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来说,那个没有电脑特技制作的时代的电影,看上去确实又蠢又笨。但是别忘了,在那个大众甚至不敢幻想宇宙的时代,就已经有人研究如何表现宇宙实景了——这一点,就是真正的宇宙追梦人才敢做的。 克鲁杉采夫1910年出生于彼得堡,他见证了革命与内战。1919年,他失去了父亲,他的母亲只找到了一份在彼得堡郊区孤儿院打杂的工作,于是他便跟着母亲来到了郊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一个人玩耍,有次他发现了一本关于游艇的书,便迅速沉湎其中。他仔细地学习了书里的知识,甚至开始自己制作游艇模型。他还对火箭特别感兴趣,还会自己制作火药。14岁的克鲁杉采夫就开始工作了,他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教小孩子数学,雕刻国际象棋然后贩卖。他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但是他来自贵族家族的身份背景,让他无法进入大学学习。所以,他就进入电影制片厂,成了一名摄像师。因为在当时,这是为数不多的不会审查阶级历史的职业。 克鲁杉采夫在电影中设计的太空服,后来真的成为了苏联宇航员的服装。这和普罗米修斯中的服装,的确有几分相似之处。二战之后,克鲁杉采夫开始拍摄军事题材的纪录片,他决定指导一部电影,来表现极光。但是没有人愿意跟他搭档合作,因为以当时的技术,没有人知道如何去在电影中呈现极光。但是克鲁杉采夫却自己研发了一个机器,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实地极光色泽的机器。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后来,他的一个朋友建议他拍一部太空旅行的电影。没想到,克鲁杉采夫真的拍了一部太空旅行电影,这就是1957年的《通往群星之路》。同年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斯普特尼克卫星1号进入太空。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两件事情是同样的不可思议——太空到底意味着什么?宇宙旅行又有什么用?克鲁杉采夫1957年设计的反重力飞车,与星球大战中的飞车 「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奥秘,我们必须去用我们的模型,自己设计的方法完成电影的拍摄,全部靠自己。」克鲁杉采夫回忆说。「在这之后,我们会开始不停地思考,将来会有什么东西变成现实。我们的电影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捕捉了飞船的起飞与降落,第一次太空旅行,以及,第一次月球之旅。」是的,如果你相信美国的登月计划是一场摄影棚内的「骗局」的话,那么他们的「骗局」,也是照着克鲁杉采夫的模板拍摄的。因为,克鲁杉采夫在1965年就拍摄了一系列人类登月的电影画面。你不得不承认,克鲁杉采夫为人类未来的太空之旅,描绘出了一份非常切实可行的蓝图。克鲁杉采夫电影中的火箭和飞行器,与苏联当年研发的,非常相似。所以,是否有可能,秘密部门的观察者们,也曾经紧盯着他的电影作品仔细研究过呢? 不过,还好,克鲁杉采夫一直独立自主地做电影,并没有成为苏联太空计划的「傀儡」,也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吧。因为,他留下的美好的幻想,至今仍然让人激动不已。克鲁杉采夫在1957年制作的机器人模型,与乔治·卢卡斯的C-3PO机器人,他们都与人类有着非常友好的感情 他人生的另一种幸运其实也算是由科幻电影带来的——他贵族出身,因为掌握着一门无人能及的特摄制作手艺,幸运地活到了1999年。他曾经这么告诉自己的女儿,能让人躲过牢狱之灾的,不是你有多么无辜,而是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做到最好。经公众号“苏俄转播”(ID:post-soviet经公众号“苏俄转播”(ID:post-soviet)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