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ycghzw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高考作文备考】号脉四步骤,治高考作文偏题之顽疾
2019-08-14 | 阅:  转:  |  分享 
  
【高考作文备考】号脉四步骤,治高考作文偏题之顽疾?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命制原则,在于“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理解上不设阅读障碍
”,“通过题干的具体要求,将立意的自主权、文体的选择权和标题的拟定权交给考生”(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余闻先生语)。面对新材料作文题型
,可以按如下四个步骤审读题意:步骤一:通过筛选关键词、核心句来整体把握材料含意,弄清命题意图与指向,找到思维的聚合点。比如下面这段
材料:罗斯·佩罗是全球最大计算机服务公司EDS的创办者。佩罗小时候,恰逢美国经济大萧条。在小佩罗的记忆里,流浪汉敲门向他们索要食物
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他感到很奇怪,怎么有那么多人刚巧就敲了他家的门?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了敲门的秘密:原来他家屋外的篱笆上被刻上了一
个标记,那是流浪汉们的暗语,代表这家人好说话。佩罗立刻跑去跟妈妈说了。而妈妈似乎早已知道这件事,只是平静地告诉他,施舍也是人生的一
部分。这成为佩罗永远难忘的一课。后来佩罗回忆自己之所以能得到许多人不可企及的东西,就是因为周围人的心灵和精神是他耳濡目染的力量源泉
;相对而言,书本上的知识反倒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此段材料的核心句为“就是因为周围人的心灵和精神是他耳濡目染的力量源泉”,而非“施舍也
是人生的一部分”。其中的“书本上的知识反倒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并不是说书本上的知识可以不学,而是说我们生命中最伟大的老师往往不是那
些拿着教鞭的人,而是我们的父母、朋友、亲戚……不同于职业教师的机械灌输,他们对我们施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能渗透到我们的灵魂里。
同时要记得,自己也是伟大老师中的一员:一方面,你是自己的老师,你用自己的想法指导着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你也是你周围人的老师,你用
自己的行为举止影响着这个世界。步骤二:理清材料的发散性,多方提炼作文角度。不妨先分层梳理(在新材料作文中,一般有几类人物,就可从几
个角度立意;有几种言论,就可从几个角度立意;有几个发展阶段,就可以从几个角度立意,当然其中也有高下优劣之分),再精准概括(用一句话
明确概述材料某一层次具体说的是什么)。例如下列供料:有位哲人说:社会是锅沸腾的开水,关键看用什么材料投入。第一种是生鸡蛋,第二种是
胡萝卜,第三种是干茶叶。结果呢?第一种被煮硬了,不再有梦想与鲜活。第二种被煮软了,变成软塌塌的胡萝卜泥,随遇而安,迁就规则。而第三
种呢,干巴巴的茶叶渐渐舒展开来,一锅清水变成喷香的茶水。当人被世界改造时,是一种滋润的、舒展的、找到自我的状态,同时凭自己的力量又
一次次改变世界。在该则材料中,“当人被世界改造时”是核心信息,由此可整体把握供料含意:一个人呈现出什么样的人生状态,他是成为庸才还
是人才,决定因素并不是外在的社会环境,而在于自身。如果分层梳理一番,那么“生鸡蛋”“胡萝卜”“干茶叶”,实际上是人进入社会后的三种
不同状态:没有梦想,随遇而安(圆滑处世),发展自我(既找到自我、提升自我,又奉献社会、传递正能量以影响周边世界)。这三种人生状态中
,无疑前两种是应该否定的,我们应该选择第三种人生状态(即“茶叶人生”)。步骤三:优选最佳立意。在“整体把握材料含意”和“多方提炼作
文角度”的基础上,还应精心选择最佳立意进行写作。选择的标准由主客观两方面决定:主观方面,自己对哪个角度感悟深、有话可说且能把话说好
,就选取哪一角度;客观方面,别人少有顾及的意向,自己要加以盘算。这样综合考虑,才能胜人一筹。还是以前面的“三种人生”为例,参考立意
包括“内心冷漠还是坚毅不屈,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状态”“我要恳请老师做干茶叶”“‘随遇而安,迁就规则’就真的不好吗(反向立意,可举庄
子、渔父、苏轼为例)”。假如专注一点,具体可写“鲁迅笔下的庸人们可分两类(即‘生鸡蛋’与‘胡萝卜’人生”“你们(鲁迅、韩寒)用一支
笔改变世界”“莫言就是那片‘干茶叶’”“阿甘始终没有失去‘梦想与鲜活’”“王力宏的《改变自己》对‘我’的影响”,等等。步骤四:回顾
反思,确保无偏差。考生确立作文立意后,还要回看材料,再静心反思一下:这一立意在供料中有没有依据?相关说法与供料内涵保持一致了吗?这
一步着实不可或缺——在写“三种人生”一题时,有些同学之所以错误地将论点确立为“‘茶叶人生’讲究的是坚持自我、保持不变”“必须重视环
境对人的影响”“心态要乐观”等,就是因为没有落实好“回顾反思”的步骤;反过来说,有了这一步,审题环节中你即使不能命中靶心、赢得十环
,至少,命中靶子是不成问题的。为了便于大家加深认识、熟悉操作程序,我们再看一道模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有个小男孩生日时收到一件礼物——一面小鼓。他很喜欢,每天不停地敲打,吵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一段时间后,大人们都非
常气愤地对他说:“不要再敲了,我们受不了了!”然而他不仅不听,反而越来越有劲,每天敲鼓的声音更大了。一天,邻居中的一个叔叔找到小男
孩,轻声对他说:“你这么喜欢这面鼓,难道不想看看鼓里面到底有什么吗?何不打开来看看?”从此,邻居们再也不用听吵闹的鼓声了。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先来整体观照:这是一则叙事类材料,
事件主体是:小男孩只顾自己喜好,干扰邻居且不听劝告;邻居中的“一个叔叔”诱导该男孩“看看鼓里面到底有什么”,终于使大家的生活得以清
净。再作分层梳理、精准概括:把握故事大意后,可采用对象分析法审题立意。(1)从小男孩的角度看:他缺少公德,不听劝告,自私顽劣;后来
又因年幼无知而轻信他人。由此可知,这是一个有爱好的、还不懂事的孩子。可深入探究:造成小男孩如此性格、品行的原因是什么?——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出了问题。(2)从邻居尤其是“叔叔”的角度看:劝诫不听,就用哄骗的手段——他们的教育也太简单、粗暴了,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引
导孩子,而是扼杀其爱好;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能是扭曲成长。特别应注意:那个叔叔竟如此“温柔”(“轻声”)地哄骗(甚至可以说是用阴险
的手段对待一个无礼、无知又充满好奇的孩子),这将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心灵伤害!(3)再从小孩与大人关系的角度看:要相互理解、尊重,注重有效沟通,千万不能以“恶”制“恶”……往下是优选最佳立意:本题写作重点,一般应放在大人的所作所为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影响之上。切入点参考:教育他人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遵循“真善美”的原则正确地加以引导。
献花(0)
+1
(本文系ycghzw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