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渐深,街头巷尾开始摆上一箩筐一箩筐的杏子,金黄色,染了阳光的颜色,杏子上还会随手摆放一两枝翠绿的叶子。若是清晨再下过几点微雨,被洗濯过的杏子就更显得娇嫩,那雨珠儿晶莹剔透,勾留着路人的眼。 近几日入夜便微雨敲窗,难以入眠,就学那古人烹茶,煮夜色阑珊,读雨声缠绵。前几日端午糯米粽子吃的人总忍不住懈怠,但是看着母亲送来的一大蒲包裹的周周正正的粽子,便觉得再吃几日也无妨,人到中年,还能吃到白发双亲亲手裹的粽子,何尝不是一大幸事呢。入夜微凉,蒸了一只四角的粽子,剥了粽叶,切成整整齐齐小块,洒了绵白糖,摆在蓝灰色的碟子里,衬的艳红的枣子越发的艳丽,白润的糯米愈加剔透可爱。拍了图随手发给朋友,说,看,这可算得是一碟子简易版的和果子。朋友是做和果子的高手,笑而不答,知我只是有趣好玩,至于是不是地道的和果子倒是次要的。说起和果子,不得不赞叹日本人的精致,源自我国的茶点,随着岁月地流逝渐渐成了茶席上可有可无的装饰,而在日本却成了一抹艳丽的倩影,与岁月毗邻,与烟火为友。和果子的前身便是源自我国唐代用来供神祭祀的名叫唐果子的面点,玲珑小巧,可放在掌心拈在指尖,并不仅仅是食中百味,而是仿若一件一件的艺术品,是匠人们通过制作这样的唐果子,把他们对四季的敏感,对生命的感悟,万物枯荣的心源,虔诚地供奉于天地之间。△ 唐果子图《集古图》,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采集在唐代以前,麦芽糖和蜂蜜是用于食品中的主要甜料,从南北朝时期起,甘蔗及其制品就开始传入中国。不过,在当时制糖技术并不完善的条件下,唐人只会把甘蔗汁经过晾晒、熬煎做成浓缩的甜浆,称之为“蔗浆”,而后保存在缸、罐一类容器里。在宫廷的御膳房中,还会将大量的蔗浆存入冰窖深处,以便长期保存,想来,夏日一盏凉意沁人的糖水,应该是极其受欢迎的吧。相较于前人对食物味道的执念,唐人更善于把点心做成半透明状,若琉璃,似美玉,在满足唇齿享受的同时也提供视觉的盛宴。据史料记载,此时流行一种叫“毕罗”的蒸食。晚唐时一名为韩约的士大夫,家中有善于烹制者,精于美食,尤其以“樱桃毕罗”闻名遐迩,这种毕罗以樱桃果作为馅料之一,蒸熟装碟之后,皮内的樱桃竟然果色不变,紫红如鲜,在薄薄的粉皮之内朦影玲珑。现在的我们是无缘一见,但仅仅是想一想,就会觉得真是诱人呢!△ 唐果子复原图大唐盛世,日本的遣唐使曾多次来到中国,被茶文化浸淫吸引,在归国的时候便将饮茶的习惯也带回了日本,其中包括了茶道文化和唐果子的制作工艺,受到日本贵族阶层的喜爱,演变成了今日我们所见到的和果子,所以和果子又有许多风雅怡人名字,如“朝露”、“月玲子”、“锦玉羹”等,就是由日本的皇戚贵族从和歌中取材而命名的。在日本茶道之中,和果子的细致精美,若花开茶席之间,真是令人拍手称绝,前几日,朋友做了一款水羊羹,说这是极其适合夏日的茶果子,温柔的豆沙色,晶莹剔透的,细化清爽,入口即化,可惜,只是小小一口,让人意犹未尽呢。传统的和果子往往是依照日本古历法的七十二候来制作的,一碟美食,跟随春夏秋冬的四季更迭,呈现花鸟风月的变化万千。暖春来,绯红的樱饼可与盛开在枝头的早樱遥相呼应;在盛夏,一盏平滑透彻的水羊羹,可藏起一方富士山的美景,亦可赋一首祗园风物的诗。数千年来,日本人早就已经将和果子与他们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紧紧的糅合在了一起。以他们的国花──樱花为例,许多和果子的制作灵感都是取材于此,如:娇嫩的绯红色、雅致秀气的花瓣的形状,都可寻觅其踪,甚至在食材的选择上也会取鲜嫩的樱花瓣或是用盐渍的樱花叶片,所以这一枚小小的和果子所代表的的代表的正是日本人的文化与精神。在日本,和果子茶道之中缺一不可的佐茶美食,还有一定的养生意义,据说日本人喝抹茶配食甜腻的和果子,因为糖份可以抵消生茶刮胃去油的功效呢。泡上一杯子油切乌龙,配着白生生的自创的粽子“和果子,”再摆上昨日买回来的一碟子黄澄澄的杏子,着实诱人,拈了一颗咬在口中,一股子酸甜的清香味儿唤醒了味蕾,窗外的雨竟然也有几分喜人了,正是“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知夏深”了呢。 #点击图片 #与木村宗慎先生相约在金秋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