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中药命名的奥秘

 世纪风 2019-08-16

枸杞子、菊花、车前草…...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几味中草药,相信大家对它们都不陌生吧。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中药就是一碗黑黑的、臭臭的汤,是世界上所有苦味的凝集,中药的味道成为我们听“中药”而色变的主要原因。可是中药味虽苦,它的存在却为很多常年被病痛所折磨的人们带去了福音,它的存在对中国医药史影响深远,我们应该对它有一些基础的了解。这一期,就由果果儿带领大家一起揭开中药命名的奥秘。

因药用部位、生长季节而命名

1

半夏

2

中药材来源广泛,包括了植物、动物、矿物等。植物、动物类药材药用部位各不相同,以药用部位命名,是中药常用的命名方法之一。植物药中芦根、茅根用根茎入药;桑叶、大青叶、苏叶等用叶片入药。从生长季节来看,半夏在夏季的一半采收,故名半夏;夏枯草、夏天无等都是生长到夏至后枯萎,故冠以夏。

因产地而命名

1

黄连

2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不同地方水土、气候、日照等的不同,导致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产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自古以来医药学家非常重视“道地药材”。如黄连、 黄柏、续断等以四川产者为佳,故称川黄连、川黄柏、川断;橘皮以广东新会产者为佳,故称广陈皮;茯苓以云南产的最好,故名云苓;

因外表而命名

1

川乌头

2

中药的原植物和生药形状,往往有其特殊之处,因而人们常常以它们的形态特征而命名。如乌头,因其块根形似乌鸦之头而命名;人参乃状如人形,功参天地。还有许多中药都具有各种天然的颜色,因而药物的颜色也成了命名的依据之一。如色黄的中药有黄芩、黄连等;色黑的中药有乌玄参、墨旱莲等;色白的中药有白芷、白果、白矾等。

因味道而命名

1

细辛

2

某些中药具有特殊的气味,因而成了药物命名的依据。如麝香,因香气远射而得名。而臭梧桐、墓头回等,则因具有特殊臭气而得名;鱼腥草,以其具有浓烈的鱼腥气味而命名。每种中药都具有一定的味道,某些药物就是以它们所特有的滋味来命名。如五味子,因皮肉甘酸,核中辛苦,全果皆有咸味,五味倶全而得名;甘草以其味甘而得名;细辛以味辛而得名。

因进口国名或译音而命名

1

西红花

2

某些进口药材是以进口国家或地区的名称来命名的。如安息香、苏合香就是以古代安息国、苏合国的国名来命名。有的在药名上冠以“番”、“胡”、 “西”等字样,以说明当初并不是国产的药物,如番泻叶、胡椒、西红花、 西洋参等。有些外来药,由于没有适当的药名,则以译音为名,如诃黎勒、曼陀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