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飘了飘了,现在合资车8、9万起步,国产车却敢动辄卖10几万?

 玩车教授 2020-09-08
看了这么多年的车,教授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国产车从当年6-7万售价,一下卖到了今天的10多万,而合资从当年15-20万的售价,下探到现在的8-9万区间。国产越卖越贵,合资越来越便宜,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
有人说国产品牌只是定价高,实际上是有价无市,但从销量看,一些卖10多万的国产车,销量也可圈可点。教授认为国产车卖的贵绝不是偶然事件,这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
2007年,东风本田开始投产CR-V时,大家都对它不抱有太大希望,然而CR-V上市后,销量超乎所有人想象,也就是从那时候起SUV(城市SUV)就火了。随着丰田RAV4、大众途观和雪佛兰科帕奇逐个国产,合资厂商总算是各个都有车卖了。
2011年之前,合资SUV基本都是按部就班的车型(根据欧洲市场需求开发),无论空间、尺寸和价格,都不是为主流消费者考虑的。这时候长城根据国人需求,推出了一款城市SUV哈弗H6,8.88万起售价吸引力大量潜在车主,不久后H6销量一路高歌猛进,巅峰时期月销量一度突破8万辆。
回顾一下国产SUV发展史便会发现,10-15万区间的SUV,是合资品牌拱手让出来的,按照当时合资品牌的速度,一款车开发时间长达几年(模块平台还没有普及),等到新车上市时,竞品已经一大堆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价格和定位,已经失去了与自主品牌竞争的优势。
同尺寸的轿车和SUV放在一起,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SUV,而且国人对大车的喜好程度超乎一般人想象,牢牢把握住国人需求的自主品牌,在尺寸、价格和性能上做到了很好的平衡。近几年自主品牌在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上有很大进步,部分性能已经与欧洲品牌接近,卖高价也是有底气的。 
2013年之前,大伙对国产两个字非常谨慎,甚至听到国产两字就摇头,所以当时国内品牌无论如何都要说自己是合资,至于跟谁合资那就不重要了。2013年到2018年,合资品牌因为多起质量问题而召回,其中不乏发动机和变速箱这样的重要部件,曾经深受国人崇拜的一些品牌,没想到先被自己打败了。
在一系列的质量风波中,老资历的自主品牌安然度过,这期间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信心随之大涨(不像以前那样盲目崇拜国外品牌),其实这5年也让市场逐渐回归到理性状态。还有一件看起来不相干的事情,那就是国产手机异军突起,国内制造业整体实力和形象提升,让消费者对国货不再有很强烈的排斥感,汽车也受到了影响。 
其实从市场看,以前自主品牌冲击高端是特殊任务,目标客户非常模糊,现在市场氛围变了,目标用户也逐渐清晰,这里讲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红旗H5销量超过了马自达阿特兹,这两款车的关系大家或许知道。今年红旗还破天荒的突出了HS7, 3.0T发动机,30多万的售价,这在自主品牌中属于史无前例的产品,从销量能看出自主品牌市场认可度比几年前高太多了。 
比起技术,教授认为自主品牌更缺认同,其实这也是整个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从各行各业看,国产越来越便宜根本得不到认可,反而价格更高的高端产品容易改变外界对品牌的认知,高端不仅仅是一款产品的定价,而是整个中国汽车制造业向上突破的途径。
中国和欧盟的法规变化,让全球各地的厂商都在想办法补漏,生产电动车成了非常迫切的任务,但是电池电动车高昂的售价也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国产动力电池规模优势很大,而且技术也暂时处于领先,所以国产电动车有本土优势,对比之下还能给人一种高性价比的感觉。
举个例子,20多万的纯电动车,合资品牌可能也就350公里左右续航里程,但是比亚迪唐EV可以达到500公里的续航。外加上空间和配置更讨好人,同样都是几十万的价格,国产反而给你一种很值的感觉。由于电动车在国内属于新概念,所以自主品牌有“先入为主”的优势,而合资品牌这方面的步奏比较缓慢,所以即便推出了电动车也不一定有强大号召力。
回过头来看,新能源让自主品牌摆脱了燃油车时代,增加研发投入等于提高成本,成本增加等于抬高售价,高售价等于没有市场的恶性循环。由于国内发展新能源的环境好,自主品牌也非常愿意增加研发投入,因为这些投入让国产新能源更有竞争力(卖高价)。
靠低价生存其实就是死胡同,自主品牌很清楚这点,虽然近段时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但是反过来看自主品牌单车平均价格都在提高。国产高端车是必然趋势,不然怎么挣更多钱,没有足够的利润如何支撑研发投入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