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19岁痛失爱妻,余生65年拒绝无数婚事,84岁独身一人含泪而终

 古稀老人赵 2019-08-19

古代是男权社会,皇帝享有三宫六院,权贵之家的男子也大都三妻四妾,到了民国时期,女子的地位虽然得到了提高,但妻妾成群的情况仍旧存在,不过今天的这位却是个例外。他19岁痛失爱妻,余生65年间拒绝无数婚事,84岁仍旧孤身一人,最终含泪而终。

他是马一浮,民国时期的一代儒宗,生于1883年,父亲任职于四川知县,母亲则出自名门望族,他自幼的开始读书识字,3岁的时候就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6岁的时候就能出口成诗,由此可见,他也可以称为是“神童”了。

父亲见此,为了不埋没他,特地为他找了一个有名儒生教学,可是才过了半年不到,儒生就告辞说自己没什么东西再教他了。随后直到他16岁,马一浮换了不知多少老师,每一个都没待够1年,有的甚至还得反过来向他请教问题。1898年,16岁的他去参加考试,一举考上榜首​。

年少有成的他引起了众人的关注,想要将女儿许配给他的人也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位父亲的好友汤寿潜,他家中刚好也有一女待出阁,于是他与马父一拍即合,为儿女定下亲事,马一浮得知也没有拒绝。马家女儿叫汤孝愍。

马一浮16岁成婚,妻子汤孝愍也是一个才女,婚后二人有很多共同话题,因此二人相处十分和谐且甜蜜,马一浮对婚姻很是满意,常常对人说自己娶了一个好老婆。但好景不长,1902年,爱妻竟然得重病一病不起了,最终也没能挽救过来,红颜薄命了,这一年马一浮才19岁。

爱妻去世,他悲痛欲绝,在将爱妻安葬之后,他为了能够陪伴她,在妻子墓碑旁边搭了一个小木房,他在此居住了1年,为妻子守丧。最后在双方家人的轮番劝说下,他才返回上海继续读书,然后出国留学。1911年已经30岁的他一直忙于事业,仍旧孤身一人,家人都希望他再娶一人,哪怕是偏房,也可以传宗接代。他为了不打击父母,说自己考虑考虑,结果一晃几年过去,他仍旧没有此打算。

最后岳父也看不下去了,上门说自己三女儿还未成婚,可以许配给他,可他仍旧婉拒了,最后他回乡之后空闲时间就去爱妻面前静坐。就这样他一直孤身一人度过了65年的时光,直到1967年,他与世长辞,结束了他孤寂的一生,去与自己爱妻相聚,享年84岁,他的一生,对国、对家、对妻子都忠贞不渝,令人敬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