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小欢喜》预告中,乔英子瞒着妈妈宋倩报名南大冬令营,被妈妈发现后,两人大吵一顿。英子情绪崩溃欲跳河轻声,妈妈哭着追赶着、大声质问道:你为什么非要去那个南大啊?英子大哭着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宋倩因为婚姻失败,将所有的爱都给了女儿。为了更好的培养女儿,她放弃了重点高中金牌老师辞职在家,专职带家教,仅仅是因为家教时间比较灵活。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逼着英子生吞海参、喝燕窝。为了女儿能取得优异成绩,不停地找试卷给英子做……只要她能想到的对孩子好的任何事情,她都要完成。 最终如她所愿,英子被培养成了一名的学霸。尽管很感激妈妈,但英子内心压力很大,时刻想逃离妈妈的控制。 妈妈的爱变成了控制和束缚,认为孩子属于妈妈,却忽视了女儿也是独立的个体,她有自己的追求和爱好。
在妈妈眼中,高考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英子的理想和兴趣不再考虑范围之内,如若不然,一切将会失序。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宋倩计划的发展。 英子在这种爱的控制中变得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愿意和妈妈沟通。究其原因是她认为妈妈的爱是毫不温暖,令她窒息的。妈妈给她很大的压力,如果不远离妈妈,在家中像蹲监狱,喘不过气,于是瞒着妈妈要去南京参加冬令营。想要秩序的宋倩,遭遇了最大的失序。 固然,宋倩是真心的爱英子,但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度,没有看见女儿的情绪、没有听到女儿的内心的声音,结果让英子把这沉甸甸的爱当成压力,变得叛逆而想远离妈妈,甚至到了要跳河的地步。 生活中像宋倩这样的妈妈很多,一心想对孩子好,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结果和孩子的关系很僵硬。想要获得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如何做呢? 1、 人格上,尊重孩子,平等的对待孩子。首先我们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去对待他、爱护他,孩子才能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如果把孩子当成大人的附属品,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给孩子包办一切,孩子要么成为妈宝男,没主见,要么出现反感进而叛逆,导致亲子关系出现危机。 尊重孩子,平等的对待孩子,当孩子能感受这种温暖的亲情时,我们就可以和孩子成为朋友。这时候与孩子进行沟通,孩子不会排斥,有利于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 热播剧《小欢喜》中,方圆(黄磊饰)和乔卫东(沙溢饰)两位爸爸,一直用平等的方式和和孩子相处,最终处成了朋友关系,孩子有烦心事也愿意像他们倾诉。 但是童文洁对待儿子方一凡却是非常的强势。有次,方一凡给表弟磊儿吃了安眠药,童文洁知道之后,众目睽睽之下,劈头盖脸的去打儿子。做母亲的赚足了自己的面子,殊不知,这样让孩子很没有面子,自然会排斥妈妈,有心事也不敢给妈妈讲。
孩子出生后就是独立的个体,有被尊重的需要,只有得到了家长的尊重,孩子才能有健全的人格,长大后也会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 我家孩子13个多月,每当我每次和她对话,都会蹲下来,眼睛和她平视;每当她蹒跚学步摔倒的时候,我都会给她一个爱的抱抱,然后鼓励她,妈妈就在你身边。孩子感受到被重视,更加有自信,胆子也逐渐变大。 所以尊重孩子,即爱孩子又把可以平等的对待他,便这样可以培养孩子自信、自尊、热情、大方的性格。 父母可以给孩子爱有非常多,但是不能强迫孩子去接受这种爱,也不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 明智的父母会在尊重和平等孩子的基础上给予孩子充足的自由,这样孩子不会认为父母的爱是控制和束缚,反而可以助力他的未来,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2、行为上,多和孩子沟通、共情。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和他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的前提是沟通,若没有良好的沟通,孩子是否遇到问题都不清楚,更谈不上帮孩子解决问题。 按照传统的管教孩子方式,当孩子犯错时,大人要训斥,甚至暴力管教孩子,让他们感到惧怕、挫败,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把这种糟糕的感觉和不好的行为联系一起,以后不再重蹈覆辙。 很多家长认为: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之前,首先要让孩子感觉更糟糕。
既然孩子做了错事,家长惩罚会带来不好的后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有效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桥梁。
所以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切勿使用暴力解决,利用和善而坚定的管教方式。既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也可以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坚定的。通过沟通改善孩子的心情,帮助他处于良好的状态,进而去解决问题。 我记得小时候,我犯错了,父母教训的时候要么打一顿,要么骂一顿,或者不停地指责说: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是不改。絮叨、啰嗦,我只顾着哭鼻子,根本记不住这些,下次同样的错误我照犯不误,以至于我惧怕父母。 但是若是父母,不一味的指责我,可以好好和我沟通,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告诉我这样做的坏处,对我和家人的影响,然后共情我的感受,那么调皮的我也许就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去做一些破坏性的事情。 父母这样做一方面让我不再排斥、惧怕他们,另外一方面,他们共情了我的感受,让我感受到被重视。我们之间的情感连接会增强,这样亲子关系也会变得融洽。 使用正面管教和孩子沟通,会让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增强,使得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孩子也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变得越来越懂事。 3、心态上,敢于放手,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需要独立的空间,这时候我们要敢于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奔向未来。 再回到文中一开始提到的,妈妈宋倩和女儿乔英子的矛盾上,矛盾的根源不在英子,而在宋倩。作为单身母亲,她无法放手女儿去南京大学读书,就想女儿留在北京,留在自己身边。 如果宋倩可以心情气和的和女儿讨论未来读大学的问题,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建设性的意见,也许英子不会如此奔溃而要去跳河轻生。更有一种可能是,宋倩给女儿足够的自由,英子更乐意留在北京本地读书。 爱孩子但控制孩子的父母会让孩子反感,导致亲子关系疏远;敢于放手,给孩子独立空间的父母,不是不爱,而是一种更伟大的爱。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的话,非常感激母亲,当年考大学时,母亲表示:只要你能考上大学,离开这个鬼地方,我们母子俩一辈子不见面都可以。他表示,年少时无法理解这种爱的分量,现在有孩子了,才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结束语:为人父母,我们与孩子一同成长。婴儿需要哺养,当孩子慢慢长大时,不仅仅是身体变得更加健壮,思想上也会逐渐成熟。 陪伴孩子的岁月中,一切的喜怒哀乐都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留在岁月的长河静止,唯独我们对孩子源源不断的爱,直至永远。 所以我们要理性处理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既要给孩子充足的爱,也要在人格上,尊重孩子,平等的对待孩子,在行为,要多和孩子沟通、共情,心态上,敢于放手,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这样才可以形成良性的亲子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