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晋员工?价值15万的快递包裹被当成垃圾私自处理掉

 世说新影 2019-08-19

据悉;辽宁的李女士8月5日通过德邦快递寄出了一个总重量超过27公斤的包裹,花费400多元,可等到8月14号包裹也一直没到。上网查询并联系派送人员后,她才得知包裹已经被私自签收并送至垃圾回收厂处理。

8月18日,当事人李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此事泣不成声。对于此事,有记者向德邦物流方面求证,对方回应称,确实发生了该事件。

从旧衣厂监控录像看,厂里员工分解了李女士的包裹,将里面的东西都提走了,或者说是瓜分亦不为过。因为,李女士在员工宿舍找到了她的插线板、专业书和台灯、身体乳等物品。

当询问工作人员时,得到的答复是;在这里捡的,以为是不要的垃圾。厂长更是笑着直言;到这里来的,再好的都是垃圾!李女士更多的东西全部被当成垃圾销毁,已经找不回来了。

之前德邦没有任何道歉,仅是告诉李女士只能按保价赔付300元......

李女士的赔偿款300元,大约是这样算出来的。

引述;之前北京钟某通过某丰快寄了一台价值98万的医疗设备。并选择了2万的保价,保价费100元。结果,签收时发现设备外壳变形,修复需要1万多。钟先生本以为2万元的保价额完全可以支付这部分维修费用,没想到在钟先生提供了设备的发票以及维修的单据后,某丰方面表示只能赔250元。

无独有偶,南京姜女士此前通过某丰快递将价值62.2万元货物从内蒙古邮寄到南京,选择了20100元的保价,结果发生了意外损坏。维修价格是1.2万元,而某丰的回复是深表遗憾,只能赔偿389元。

按某丰快递的计算公式,不难发现其赔偿额是如何取得的;赔偿款=(保价额/实际价格)×维修费用。以钟先生98万元的医疗设备为例,(保价2万元/实际98万)×1万元维修费,最终得出的额度就是200多元。 

对于相关企业自行制定的条款,邮政管理部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法实现相关约束,若有纠纷调解不成,那也只能走法律程序。

本事件中,随着记者的跟进报道,对于快递员私自签收包裹并转运到回收站一事。德邦物流涉事站点负责人表示,的确是快递员的疏忽,这名快递员刚入职一个多月,当时没有仔细辨别面单,误以为这个包裹是旧衣物回收的。

堂堂一家上市企业,新入职人员没有任何培训就能上岗吗?如果有进行业务培训,那么怎么可能会将顾客的包裹私自签收?

退一万步说,超过27公斤的中大型包裹,黏贴其上的单据大而醒目!怎么会误认?另外,在没打开包裹之前,怎么会知道这个里面装着的是旧衣服,而悍然将其私自处理掉?

有人质疑李女士的学生身份,其衣物等用品到底值不值15万。其实,我们更该质疑的是;哪怕包裹里就算是旧衣物,甚至是一文不值的垃圾。但是,客户既有所托,商家也必须要送达,而绝不能自己单方面销毁。

目前,德邦物流在垃圾回收厂帮李女士只找回了3公斤货物。至于后续处理,具体理赔方案由理赔小组跟进,需要看用户货物损失以及价值来进行理赔,目前还未给出明确理赔方案。

可是,货物既然已经被销毁,连找都找不到,又怎么评估损失的价值?如果这方面谈不拢,又根据什么来赔偿?

如果德邦不能证明这里面的商品价值,就必须按客户所说的来赔偿。也只有如此善后,才能给李女士以及有此需求的潜在客户一个满意的交代。

惟有如此,企业从善如流知耻而后勇,才会有更深远更长足的发展。而不是一有事端,就将责任推卸给临时人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