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仰、使命、梦想与知远的黄金十年

 昵称m5Gu5 2019-08-20
2019年8月10日下午,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在北京万寿宾馆成功举办了中国特色防务智库理论与实践暨知远所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知远所全体工作人员以及来自军兵种部队、军队院校、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单位和智库的相关人士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分别由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所长李健先生做题为《使命与梦想:知远所的发展历程与沉淀》、中国东中西部发展研究院院长于今先生做题为《关于制约智库高质量发展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研究员汪川先生做题为《知远所的现实价值与历史使命》、北京远望智库负责人刘长利先生做题为《中国特色防务智库发展之路》的报告。报告结束后,知远所十年发展的见证人温柏华副教授和孟凡松副教授上台畅谈了与知远一路同行多年的感受与体会。最后,《超限战》一书的作者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教授上台为会议作总结,并提出了他个人对知远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期许。
《使命与梦想:知远所的发展历程与沉淀》
会议开始阶段,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所长李健先生首先登台,做题为《使命与梦想:知远所的发展历程与沉淀》的报告。李健先生从知远所成立的起源、思考与认知过程;人力资源、体系结构与能力建设;思想、成果与产品线,以及探索、积累与文化沉淀等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创办知远这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与工作经验。李健先生就十年风雨历程总结道:一个认知,即对防务智库本质清晰的认知;一个系统,即知远开放式系统;一个方法,即独立客观;一个目标,即成为军方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
10年来,知远所也是硕果累累,英、俄、日、韩、德等外文资料翻译共计近1.5亿汉字;制作外军防务报告700余份。从2009年第一本《简氏模拟与训练系统2007-2008》到2019年7月31日,共计编排外军研究资料册400个品种。10年间,知远所研究人员共正式出版专著5本,编著15本,译著44本,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30次,完成委托课题50余项。
报告最后,李健先生诚恳地向全所工作人员及与会嘉宾表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十年来,万里征途的第一步总算迈开,在中国民间防务研究这一崭新的领域,知远还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路要走。“独立、客观、慎思、明辨”这8个字将伴随知远所走向未来,希望能用我们的智慧为国家和民族尽一份光荣的职责与义务,希望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在未来能够成为一家真正有内涵的独立防务研究机构,是谓使命与梦想。
《关于制约智库高质量发展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于今院长认为,经过十年的发展,知远所已经建设成为具有重大研究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中国防务领域高端智库。知远所关于国防/防务安全理论问题的探索研究,不仅对于中国防务学理论创新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也对中国国防发展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于院长表示,当前我们国内智库的发展存在着低质量、低水平的现状。自国家领导人提出发建设中国新型智库5年来,我国的智库确实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但总体来说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很难有高水平智库能够拿出有前瞻性、突破性和重大影响力的成果。当前,提出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才是抓住我们智库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
对于当前国内智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于院长总结了以下几点:智库队伍建设的高水平人才不足,后备力量不足,智库研究和学术研究不同,评价标准也应有所区别;部分智库的研究属于纸上谈兵,面对真实问题的研究少;大多数智库的研究缺乏充裕的经费,体制内智库则面临财务制度僵化的问题;智库研究人员缺乏安全观念和意识,热衷于进行各种排名;智库建设中存在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中国社会智库虽然量大,但总体弱势;智库建设不能适应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复杂环境等等。
最后,于院长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知远所的现实价值与历史使命:中国特色防务智库30年兴衰》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研究员汪川先生所做报告题目为《知远所的现实价值与历史使命:中国特色防务智库的三十年兴衰》。在报告中,汪川研究员首先梳理了中国防务智库二十年来的创业发展史,之后回顾了知远所发展的黄金十年(2009-2019),探讨了知远在下一个十年(2019-2029)中可能的发展模式和主要任务,从人——知远防务学院;钱——外军情报数据库等高阶产品;方法论——知远学术委员会;价值观——知远理事会;运营——“民主集中制领导下的联合作战”等几个方面展示了知远下一个十年的运营框架。
发言终了,汪川研究员以一句“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高度概括并总结了支持知远人多年来一路前行的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防务智库发展之路》
作为兄弟单位负责人和合作伙伴,北京远望智库负责人刘长利先生在本次会议上做了题为《中国特色防务智库发展之路》的报告。在报告中,刘先生介绍了远望智库的两大特色、两大使命和总体定位,分析了当前民间智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身负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民间智库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
独立性——只有经济独立才能思想独立,只有吃饱了才能做智库,如何自我造血;资本运用——运用好资本支撑智库发展,智库引领资本发展方向;核心能力建设——预见预测、评估评价、技术认知、需求理解;兵棋推演、系统分析等;专家团队建设——吸引、留住、培养优秀人才,给予其平台,赋予其自由,助推其成长;文化建设——让团队有归属感、成就感、价值感;让专家安心做研究、乐于做研究;激励机制——持续激励人的价值,有奋斗精神;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股权期权分配;产品打造——以用户为核心,主题设计、产品类型和呈现形式;中央厨房,开放式生产;运营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活动运营、专家运维等;社群运营;传播体系建设——新媒体矩阵;周刊专刊内参专报专著;高端论坛学术沙龙等;国际化——防火墙、缓冲带作用,引进来与走出去。
最后,刘先生发表了对于我国未来智库建设的一些感想,并祝愿知远在未来的十年中再创辉煌,与远望携手前行,共建生态,共谋发展。
知远十年发展见证人:回顾与期许
会议进入下半程,知远所十年发展的见证人温柏华副教授和孟凡松副教授登台与大家进行了轻松愉快的交流。
温柏华副教授回顾了自己一路见证知远发展的感受与体会,表示自己最初的军事学功底就是在知远的网站平台上打下的,通过阅读大量的素材文献原文,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掌握了军事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并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了之后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之中。温柏华副教授坦言,在这个过程中,李健所长给了他非常大的帮助,也让他与知远结下了不解之缘。
温柏华副教授认为,空谈战略是不行的,谈战略一定要从底层的技术到军事再到整个工程,再回到战略层面,才是真正有效的,才能真正完成从系统工程到战略层面的转变。温教授寄语知远人:“要忠于自己的理想,坚持做自己事情,勇于挑战自己,不断提升自己,时时刻刻牢记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孟凡松副教授也是知远创建之初的见证人之一。孟凡松副教授表示,在外军研究的道路上,他本人的起点和知远的起点是一致的。作为知远创业的参与者,孟凡松副教授从三个方面总结了知远这十年来的工作:首先,知远十年来引领了多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比如说最早的网络空间作战,后期的净评估,军事需求等等,产出了很多非常有影响力的成果。其次,搭建了外军军事理论研究体制内外交流的优秀平台,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突破了体制的一些限制,有利于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进行体制内外交流。第三,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及大量的外军理论研究基础数据,极大促进了整个外军研究领域的发展,并且在若干重要的理论论证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十年来,知远推广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相对来说科学的研究方法,李健所长通过撰文、组织相关研讨会,为军内外单位讲座等等方式,对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创新制度、辅助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孟凡松副教授认为,知远成功的经验首先在于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片面追求热点,这有利于集中自身优势力量。其次,能够保持自身研究成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坚持非盈利模式。再次,知远坚持开放共享,能够与兄弟单位共同发展,坚持从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视角来研究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对于知远的未来,孟凡松副教授建议首先应进一步物化、数字化目前已有的成果,加强成果的推广应用,让更多的单位和研究人员能够受益,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其次,进一步寻求我国我军的实际情况与外国外军经验教训的契合点,包括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契合点。第三,进一步发挥开源情报人才培养的经验,甚至可以接受各级单位的委托,以集训班的形式,为军内外研究人员提供基础技能培训及专业方向能力培优的平台,为外军研究领域培养更多的人才。第四,进一步发挥纽带桥梁的作用,搭建更为顺畅和广泛的教育平台。
王湘穗教授的总结发言
王湘穗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转业后多年来从事的研究工作,并盛赞李建所长心中所怀的使命感与多年未改的梦想,以使命感实践梦想,正是对知远十年历程最好的总结。王教授表示,我们的军队要继续发展,要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知远所应随着我国我军共同向前发展,知远是时代的产物,必将随时代成长。
王教授在发言中提到,知远的所训是“独立、客观、慎思、明辨”,这个立意很高,同时也注重脚踏实地。近年来,国家对智库的建设非常重视,但建设的都是体制内的巨无霸,包括社科院,军科院,国防大学、中国工程院等等,作为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后面又建设了13家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当前在民政部门以智库名义注册的机构有4000多家,但知远是唯一的一家防务智库,这很不容易。
王教授谈到了对知远未来的期许。他表示,知远知远,知今鉴远。要符合这种定位,首先要对未来的大趋势有准确的把握。未来一定是个大争执的时代,20世纪实际上是美国的世纪,那么美式全球化当前是否已经要终结?未来区域化将代替由一个单一主权国家主导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在政治上会多级化,在文明上会多元化,会形成一个个泛区域的圈子和不同体系,这就构成了未来的大争之势。在这种势态下,军队的作用很重要,而对于外军的了解更是非常重要,因此知远在未来应是大有可为的,但是要顺应、适应大势,早做布局。
第二,要提出自己的思想,进而输出思想。当前知远的工作更多的还是在输出思想的原材料,或者说是部件,还不构成整体。知远应当有这种使命感,如果知远现在的产品是18K的金矿石,今后应该尽力把纯度提高成24K
第三,作为研究者和思想者,要做到基于常识,超越常识。在常识的基础上提炼出思想,提炼出规律,这才是研究的内涵。
 
旧的十年已经过去,新的征程即将开始。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秉持本心,何惧远行。
知远愿与诸君携手,共同迎接下一个充满挑战的十年!
 
 
(平台编辑:黄潇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