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通史第二十集 郡国并行(3)

 陆一2 2019-08-23

中国通史第二十集 郡国并行(3)

        公元前165年,晁错上书,建议削藩,也就是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当年,齐王刘则死,无子,文帝借此机会,于次年重封齐国、淮南国时将齐一分为六、淮南一分为三,履践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策7。公元前157年,文帝驾崩,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景帝。景帝即位后,晁错得到进一步重用,提出许多改革措施。公元前154年,晁错再次建议削藩,上书洋洋三十篇,其主要矛头直指吴王刘濞。

        吴王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在诸侯王中实力最强。吴国东面临海,可煮盐牟利,境内有铜山。刘濞派人铸铜钱,号称吴钱遍布天下。此时,其他诸侯国也纷纷扩大自己的实力,景帝顾虑重重,深怕一招不慎,招致不可收拾的后果,刘濞知道,下一个轮到的就是自己。于是,悄悄联络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六国,准备起兵反叛。当时,朝廷削弱吴国封地的诏书一到,刘濞率先在广陵起兵,打出诛晁错的口号,诸侯纷纷响应,史称七国之乱。

        吴王刘濞当时的口号是诛晁错,清君侧。所以他就想如果把晁错牺牲掉能不能消灭这场战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最好的。于是呢,他就接受了袁盎的建议,准备斩杀晁错。

        景帝惊恐之余,接受袁盎的建议,在晁错上朝时将其逮捕,并立即行刑。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被处以腰斩之刑。然而晁错之死并不能阻挡刘濞的反叛步伐。当朝廷使者令刘濞拜受皇帝诏书时,刘濞已自称东帝。至此,景帝放弃幻想,一心平叛。

         吴楚军首先遇到景帝的弟弟梁王的坚决抵抗攻城不下。太尉周亚夫趁机断其粮道,叛军转而进攻屯兵昌邑的周亚夫军,周亚夫坚壁不出,待叛军断粮,人心涣散,大败其军。刘濞弃军逃走,仅有数千将士随从,楚王自杀。刘濞逃到东越,东越王杀了他,将他的头送往长安,七国之乱仅三月就被平定。公元前145年,景帝下令诸侯王不得治国,将其任用王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降低官员级别,改丞相为相,减省吏员,以和中央官区别。诸侯王权力大大削弱,中央集权显著增强。

        公元前142年,年仅十五岁的太子刘彻正在提前举行成人礼,因为此时的景帝已经病入膏肓,一年之后景帝驾崩,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经过文景之治后,汉王朝已步入鼎盛时期,中央与诸侯王的势力对比,已发生全面逆转,强势的汉武帝将对诸侯王问题做彻底的解决。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所谓推恩,就是诸侯王可以将皇帝的恩泽推广到自己的子孙,就是把皇帝分封给他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孙为列侯。推恩令一下,诸侯王的封地化整为零,变大为小,其势力进一步削弱了。汉武帝决心做最后的整顿,特意颁布左官律和附益法。前者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后者限制士人、官僚与诸王交游。左官律就是朝廷规定,凡是在诸侯王任官的官吏为左官,汉代是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从名号上讲,凡是你在诸侯王任官的,你从名号上讲,你是低人一等。同时规定,凡是在诸侯王任官的官吏,朝廷不再录用。

        与分封制不同,作为中央集权制的重要支柱,郡县制对维护国家统一,保障社会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