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丨古代人都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那怎么证明“我就是我”呢?

 风吟楼 2019-08-24

身份证是证明你是你的凭据,没了它寸步难行。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古人是如何证明我就是我本人的呢?今天就用100秒来告诉你,古代身份证的发展史。

战国时期,商鞅制定了必须拿着“符传”才能过关、住宿的法律。“符传”是由巴掌宽的竹木牌做成的,上面写着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性别,家住哪个郡、哪个县、受哪个官府管辖。

出门住旅店的时候,“符传”是必备的,没有的话店家会把你赶出去的。这时的符传,已经具备了现代身份证的部分功能,只有拿到“符传”,才算是合法的秦人。

隋唐时期,朝廷给官员发了一种“鱼符”,它是一块鱼形状的木头片或者金属片。“鱼符”上面刻着官员的姓名、官居品级等等。这个东西也很重要,官员们每天上班打卡的时候,都要排长队,让太监检查、核对身份才能上朝。

武周时期,把鱼符改成了龟符,而且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的龟符,是黄金做的。从此就有了嫁金贵胥的说法,你想啊,这女婿的身份证是金龟,最差也是三品大员,嫁了就能衣食无忧啊~
到了明朝,主要使用的是“牙牌”,这是一种用象牙、兽骨等做成的小片儿,上面刻着姓名、职务、简历以及所在的衙门,信息已经比唐朝详细很多了,也和现在的身份证非常接近。

但是只有经常上朝的官员才会有“牙牌”,而且当他们退休了,“牙牌”还得上缴,感情这明朝的“身份证”还不是终身制啊。
清代的身份证叫做“腰牌”,牌子上不仅要写清楚“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官衔”,还会特别注明身份证的用途。更绝的是,要求比较高的腰牌上还会把持有者的面部特征记录进去。
你想想,当时人口流动的机会不大,人也只能呆在这个村,想要在这个村,找个招风耳、蒜头鼻、龅牙、小眼睛的张三,那基本就不会认错,想冒充那几乎是不可能滴。

看完了本期节目,快掏出你的身份证。如果要换成古代的照身帖、牙牌、腰牌,你会怎么写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