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会有人虐待宠物?

 灵魂出窍KKK 2019-08-24

即使在相关法律完备的地区,虐待动物的恶行仍未消失殆尽。

那么虐待动物的人都有哪些类型,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痛下狠手,让我们一一分析。

虐宠者有哪些攻击类型?

虐待动物的人背后往往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缘由,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追求利益

如今云养宠物产业日益兴盛,其中不乏逼迫宠物进行危险动作来博取关注的行为。轻微的虐待动物行为,比如惊吓式的逗猫方式、固定宠物身体摆拍等。

这种影音图片传播的背后是罪恶的利益链,以猎奇的方式吸引流量,再变现。

“树蛙雨中打伞”一图曾引得大家啧啧称奇,赞叹之余却被专业人士指出,这只蛙腿上的大块渗血显示它被外力扭伤过,只有无力反抗的蛙,才会任人摆布地摆成这个姿势。

▲ 树蛙雨中打伞其实是摆拍

▲ 很多人去泰国旅游第一件事就是骑大象 / 图源网络

欺凌弱小

直白地说,这类人是典型的“欺软怕硬”,生活中没有其他能够建立自信的部分,只能以此来建立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

当这种人遭受挫折,通过欺凌弱小者来发泄负面情绪,手无缚鸡之力的幼儿、动物都可能是他们的欺凌对象。

2014年10月,浙江温州一景区内,几名男女将一只小猫悬吊树上,一女子用美工刀活剥猫皮。其中一男子还称”猫肉好吃得很“。

人格异常

有的人属于人格异常,自私冷血,以虐待取乐。

心理学家罗伯特·黑尔将人格异常描述成:

“毫无良知和共情之心,自私自利、为所欲为。缺乏正常的伦理和道德感受,按自己的准则生活。他们倾向于使用冷血的、工具性的威胁和暴力来满足个人需要,无视社会规范和他人的权利。”

普通人会有各种合理途径宣泄攻击能量,比如向亲友寻求帮助、网上吐槽、吃顿小烧烤等等。

而有虐待动物行为的人,可能会把它作为情绪宣泄的唯一途径,一旦这种途径被固定,很难矫正,放任下去,心理问题与暴力行为都可能进一步升级。

在3690名瑞士学生的样本中,12%的人承认自己曾虐待动物,而虐待动物的年轻人出现严重人际暴力的可能性是没有虐待动物史的3倍。

针对虐宠行为的一些建议

如果发现自己有虐待动物的冲动,甚至付诸了行动,首先要明白虐待动物是绝对错误的。

一经发现,请立刻将自己与动物隔离,并寻求心理咨询的专业帮助。

如果放任自流,心理问题会愈发严重,暴力行为也会不断升级。

作为普通人,遇到虐待动物的施暴者,可尝试用合法手段救助被伤害的动物,并建议他及时就医。

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个世界再无虐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