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时代——青铜工具大全

 RK588 2019-08-26
博古致知:透史明理,透物见人。

铜被用来制造工具,历史悠久,在铜被人们开始利用之初期,即已被用来制造一些小型的手工工具,如锥、小刀等。

在青铜时代早期,即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工具已有锛、凿、锥、小刀等较多的器类。但这些小型工具,形制较简陋。

最早中国城——二里头遗址

约自二里冈上层文化时期开始,青铜工具得到较快发展,器类增多,形制上亦有较大的进步。自此至春秋时期,在铁器被较广泛地应用以前,青铜工具虽未能排斥石、木、骨器,但在生产、生活中已起到重要作用,代表这一时代的生产技术之水平。

青铜斧是继新石器时代大量使用的石斧之后出现的砍伐工具。流传到后世的不少,形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体较长,刃平直或略呈弧形,圆銎;

(2)宽身,弧刃,圆銎,近似兵器中的钺;

(3)两侧近刃部较长或呈弧形,圆銎或长方形直銎,直刃或弧刃,近似现代的斧。

战国青铜斧

前两种主要见于商代和西周,后一种多见于春秋战国至汉代。1973年湖北大冶古矿遗址出土大型长方形直銎斧,銎上有孔,可插入木楔固定木柄。在有的铜斧土,并装饰有条纹。

锛(bēn)

锛(bēn)是用以砍削木料,使木料表面平整的工具,出于此种用途,锛(bēn)的刃部或做成偏刃即所谓单面刃。

商代铜锛(bēn)

春秋铜锛(bēn)

汉代铜锛(bēn)

锛(bēn)在古代常称为斤,青铜锛(bēn)开始见于商代,春秋战国时数量增多。有不少流传到后世。

凿(záo)

凿(záo)是在木头上挖槽、凿(záo)孔用的工具。

商代铜凿(záo)

战国双头铜凿(záo)

商周的青铜凿(záo)绝大部分是有銎(qióng)凿(záo),以方形、长方形、梯形銎(qióng)口、单面刃为其通行形制。河南安阳大司空村曾经出土一个商代铜凿(záo),长14.8厘米。

这里的刀是指作为工具(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的刀(用来切割兽皮、食品,刮削木料、骨料)。

商代铜刀

周代铜刀

铜刀作为工具,形制多样。有的长刀直背,凸刃,刀尖向后钩,最长约八十厘米,宽十几厘米。有的形如工具中的削,柄作环形或兽头形。长刀主在盛行于商代,其他通行于商至战国。

削也是一种中、小型刀。《曲礼·金工》注:“削书刀也,东周和秦汉时用来除去书写在木牍或竹简上的错字”。

西周铜削

战国铜削

1994年3月,此器经湖南省文物鉴定委员高至喜、傅举有等人鉴定为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䦆(jué)

䦆(jué)也写作“镢(jué)”,俗称掘头,典籍中或称为㒂(zhuó),是一种用来挖掘土地的农具。相当于今日农用镐头。此种工具固然是农具,但也可以用于其他事项,如建筑、挖掘墓穴等。

䦆示(jué)意图

铜䦆(jué)

青铜䦆(jué)的形制特征是:体型窄长,近于窄长方形,或略呈束腰;刃与器宽相近,一般均窄于銎口,刃角不外侈,单面或双面刃,刃近平而微弧;长方形或梯形銎口,口沿下带有箍为加固之用。其形体一般较长大、厚重,长度在20厘米以上或近于20厘米。

铲在古代是一种铲土以除草的农具。但在考古发掘中可以见到灰坑壁、墓壁等处有铲类器掘土之痕迹,所以实际上铲并非只有农具之功用。

铜铲

铲是由生产工具演变而成为古代战争的兵器和武术器械。中国商代有青铜铲,战国时期开始用铁铲。铲也是古代百姓和僧侣随行的武器。

唐兰先生指出,金属货币之“钱”是沿用农具之钱,故农具之钱(即铲)可以从空首布的形状来确定。

臿(chā)

字亦作锸(chā)。在汉以后的文献中,臿(chā)似有如下是种含义:

第一,是指称近似于今日之锹(qiāo)起土用的工具;

第二,是仅指此种工具之木质刃部外面所套的金属刃;

第三,木耒双齿端所套的金属刃。

兽面纹铜臿(chā)

后两种含义都认为臿(chā)是各种起土用的木质工具上的金属刃。现在一般所通称之铜臿(chā),实际上就是指套在木质工具刃端的铜刃部。

耨(nòu)

耨(nòu)为耘田除草的工具,形似“V”,两刃部有细锯齿,便于切割草的根茎。两翼满饰凹槽,有梯形穿孔用于固定,装柄后用于除草,便于植株间来回运动,不致于伤及农作物。

战国铜耨(nòu)

现为学者们通称为耨(nòu)的铜器皆有一方形銎(qióng)口,前接刃部,刃部正面均有较深的蓖(bì)齿纹(此当是为了增大刈(yì)草时的摩擦力,同时在刃部磨损仍会生出锯齿而不减其锋利),反面光素无纹。

镰的本义是指割庄稼或草的农具。现在所见到的时代较早的、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镰,是江苏仪征破山口所出的一件镰,不晚于春秋前期。

铜镰

近些年来,在长江下游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出土了较多东周时期的青铜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