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孩上大学必收藏!上大学(国内),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最强必备攻略 最全必备物品清单

 旺仔与大眼睛 2019-08-26

上大学最全必备物品清单

上大学,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如何准备行李?下面是上大学新生开学必备物品清单,对照收拾你的行李吧!

一.必备资料档案包清单(准备一个有多层夹层的资料档案小包,十分实用)


序号

物品清单

备注

1

资料包( 建议36*28CM以内)

用来装以下物品

2

身份证及复印件5张


3

录取通知书


4

户口本复印件


5

学生档案

需要学生自带纸质档案到学校到的,需要凭录取通知书到原学校,或者当地教育管理部门领取

6

团员或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在所在学校团委或党委组织部门开具

7

家庭情况调查表或经济困难证明

用于申请助学金。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办理

8

证件照

入学后填表经常用到。有些学校要求蓝色或红色底,事先问好比较好。目前很多学校报到现场也会提供,但事先准备一定会方便很多

9

高考准考证


10

户口迁移证明

决定要将户口迁到学校的同学需要准备

11

兵役证

服过兵役的同学携带

12

银行卡


13

公交地铁卡

最好有大学所在城市的

14

水笔两支

备用

15

火车票、机票等


16

港澳通行证(签注有效期内)

到港澳就读的同学携带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学校录取通知书中的要求,一般学校都会在《入学须知》等对学生开学需要带的东西进行要求,要按照通知书中的准备好。以上清单供参考标记。

二.随身双肩包或书包物品清单


序号

物品清单

备注

1

双肩包或书包(建议40L左右大小)

用来装以下物品

2

资料档案包

将收纳好的资料档案包放到随身背的包里

3

电脑


4

纸巾或者湿巾


5

牙刷、毛巾和牙膏等洗漱用品


6

入学当天大都在室外,防晒遮雨用得着

7

防暑药(人丹、藿香正气胶囊)、创可贴、防晒霜、防蚊药水等

水剂的注意一定要小瓶,否则安检麻烦

8

手机充电宝、充电线等


9

水杯


10

女生必备随身私人物品


三.行李箱物品清单


序号

物品清单

备注

1

行李箱(建议28寸大小)

用来装以下物品

2

夏秋衣物(上衣、裤子、内衣、运动衣裤、袜子等)


3

鞋子


4

干净的被套、床单、枕套等

被芯、枕芯最好到学校买

5

女生用的护肤品、吹风机


6

一套饭盒、筷子、勺子

大部分食堂不用自带餐具,但自备一套自用还是很必须的

7

自己喜爱的书、文具


8

自己的运动用具

指自己用惯了的。新的可以到学校后再买

9

自己的乐器


四.建议快递到学校的物品

序号

物品清单

备注

1

被子、枕头、席子全套床上用品

学校有统一准备的就不用快递了,或者可以到学校买,也尽量去学校再买,实在要自己带的,就快递吧

2

棉衣、毛衣、秋衣秋裤等冬衣冬裤


3

自己喜欢的玩具娃娃之类


五.建议到学校再购买的物品

序号

物品清单

备注

1

笔和笔筒、笔袋、笔芯等


2

文件袋、书签或者书本的分隔架


3

笔记本和其他的学习用品


4

台灯


5

晾衣架和挂钩


6

沐浴露、洗发水、洗衣液(粉)、香皂、肥皂等


7

花露水


8

洗脸盆、洗衣桶(盆)


9

保温瓶


10

被芯、枕芯、席子等



     有了以上清单,相信你对收拾行李已经心中有数了。至于怎么打包,文末还附有打包详细攻略图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上大学第一次出门独立生活全攻略。有了以下知识,你一定会减少很多麻烦,立即变身“老司机”。

首先是去学校的交通。现在全国各地的交通都已经很方便了,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注意这几点就行:

1.钱。出门盘缠是头等大事,注意如下要点:

手机支付要准备好,这是最方便的办法。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都能应付绝大部分缴费和支付场景。其次是银行卡,提前准备好一张银行卡,记好支付密码,在刚到学校时,也能用于各种缴费。

最后才是现金,如果有手机支付,准备几百元零钱即可。凭经验,准备2元面值的大约10元、5元面值的大约20元、10元面值的大约50元现金,很有必要。因为刚到目的城市,可能需要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又还没办理公交地铁卡,也没下载手机软件,可能需要用到这些零钱。

2.行李。第一次出门独立生活,行李可能比较多,如何处理行李?

第一,     要少带,没必要带的坚决不带。现在大学的生活配套完善,校区购物方便。生活所需,一方面学校会配,即使不配,在学校及附近也都能买到。有些东西,从家里买了带过去,成本加运费,比在当地买还贵。

(文首有上大学最全必备物品清单,大家对照准备和收拾行李就可。)

第二,     要了解清楚学校的生活用品配备情况。取得录取通知书后,学校大都会通知学员,学校已经为新生准备了哪些生活和学习用品,要仔细查看清单,清单上有的,就不要从家里带了。如果学校没有及时通知,可以通过电话或学校建立的新生服务群,了解情况后,再决定要带的物品。

第三,     如果行李多,也不用担心。

方法一,是随身带。如果是乘飞机,只要有人帮助送到机场办好托运即可,到了目的地机场,用推车取托运物品,推出机场后,一般都会有迎接新生的师兄师姐,大伙一起帮忙,搬运不是问题。即使是学校没有安排接机,或不在接机时间段,行李也可以用推车推到的士站,然后请司傅帮助装车搬运。

如果是坐火车和高铁,则要注意了,行李太多是不适合随身带的。因为如果你的目的地不是终点站而是中途站,列车的停靠时间很短,行李多不方便下车,有可能造成麻烦。即使是终点站,列车在站内的停留时间也不长,也需要尽快将行李搬运下车。当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可以事前向列车员求助,列车员会安排帮助,并可以在目的地车站联系好行李搬运服务,只要付一些行李搬运费即可。各铁路车站的行李搬运费现在也是明码标价的,不要私下与搬运员议价。

方法二,是快递。现在快递很方便,大部分地区都有上门取件服务。唯一要注意的是,算好行李到达时间。先问清楚快递公司到达所需时间,然后算好自己到达学校的时间,最好快递到达时间比自己到达时间早一天,这样你到了学校,可以根据情况随时接件,不影响到刚开始两天的生活和学习。当然,生活必需品要随身带,别打包在快递行李里了,以便带来不便。目前大件快递,还是德邦物流比较好,其次才是国内的几家物流公司,邮政的还是效率最低的(大部分地区,偏远地区除外)。

3.购票。不论选择坐火车高铁,还是从飞机,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都应尽量提前购票。凭录取通知书,火车和高铁可以享受学生优惠,请购票时注意。如果不太清楚,最简便的方法是打铁路咨询电话12306,一问就全清楚了。

如下特别提示:

A.身份证是出门最重要的东西,一定要随身带好,经常检查,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B.报到要用到的资料,一定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出行前几天准备好,并用专门的文件袋分门别类装好。出行时随身携带。

C.不论是飞机托运,还是火车托运,或快递,托运票(行李票)都要保管好(放资料包里总没错)。正常情况下似乎没什么用,但出现异常情况时,则十分重要。

D.有前往同一所大学或同一城市大学就读的同学,约伴一起前往吧,即可相互照顾,又增添许多乐趣。

其次,是到了学校后的交通。到了学校,一般的交通工具包括校车和公共交通。校车,是一些位于城郊的学校的主要交通工具,分教职工用车和学生交通用车,只要按学校的规定乘坐即可。

公共交通,则最好购买好公交卡、地铁卡(有“一卡通”最好买“一卡通”),可以到了学校后在当地城市网点购买,有的城市的公交卡(地铁卡)也可以在淘宝等网站上购买。如果线上可以购买,提前购买并充好值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会给刚到达的几天带来很多方便。

现在很多城市公共交通支持手机乘车码乘车。有的支持支付宝的乘车码,有的支持微信乘车码,也有两者都支持的,还有城市公交只支持自己专有APP的乘车码。可以事前查询了解清楚,然后开通乘车码,也会带来很多方便。

还有的城市对大学生提供公交地铁优惠,可以持学生证办理优惠乘车卡,这基本只能到公交设立的网点才能办理,或者学校的代理点。这些网点在该城市的政府网站上都能查到。现在政府的网上服务能力真的越来越强大,这里也点个赞。

报到

      学校报到,不同学校的流程略有不同,但都有十分详细的报到指引和说明,还有师兄师姐帮助,只要仔细阅读报到须知,提前做好相关资料、照片、钱的准备就可以,这里就不啰嗦了。

      文首必备物品清单里有报到需要携带资料,结合学校的通知准备即可。

户口

关于户口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是否要将户口迁到就读大学去,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也就是说,可以迁,也可以不迁。

要不要把户口牵到学校去,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是否想毕业后留在大学所在地工作和发展。比如就读大学是北、上、广、深等地,是你未来毕业后想要留下来继续工作和发展的地方,则可以在办理入学报到同时,将户口迁到学校去。如果你本来就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非农户口,未来想回到家乡工作和发展,或者还没想好要去哪里发展,则可不迁。

2.     是否会影响家庭和自身现实利益。比如户口是农村的,家里有田地、宅基地,或者集体物业、股份等,则要综合考虑对利益影响的大小后再做决定。有这种情况的,一般情况下以不迁为好,因为到大学毕业后,再考虑户口问题也不迟。

学校,当然住学生宿舍,强烈建议新生不要住校外。

即使是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上大学,我都建议至少住一年大学宿舍,不管它是好是坏,都会是人生的宝贵记忆。何况,如果要谈恋爱的话,住学校可比住家里方便多了。

穿

“穿“这件事,如果学校与家的距离,南北跨度比较大,提前了解一下”穿“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纬度跨度不大的同学可以忽略。

从北方到南方上学的同学,恭喜你,你的适应速度会非常快。这里有两个可能产生的误判提示你注意:

一是误将中西部省份当南方省份。比如,北方一些同学凭感觉,将合肥、南京、南昌、长沙,甚至武汉、成都,都当南方城市,被这些城市九月、十月的炎热所蒙蔽,于是没有提前准备过冬棉衣棉被,结果一进入十二月后,迅速被冻成狗,然后直呼:我靠,比我大东北还冷。这是当然,因为你知道吗?这些城市没有暖气!冷空气对人的威力,一点不比黄河以北小。

二是低估了南方蚊虫的厉害。我一个兄弟,从北京来广州,两年了,还受不了广州的蚊虫。真正的南方,蚊虫多,且冬天也有,北方的同学刚开始会深受其害,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北方完全用不着的蚊帐,南方就很重要。比如木瓜膏、百多邦、风油金等止痒消炎的药一定要准备一些。

从南方到北方的同学,也恭喜你,因为你的适应速度也会非常快。但是,这里同样有两个可能产生的误判要提示你注意:

一是高估了北方的冷。实话给你说,北方的冷,对你的挑战,远远没有你直觉大。北方秋季很舒服,入冬室内就有暖气。冷是冷在室外步行的时候,还有就是骑单车的时候。因此,很多南方同学带一堆毛衣,是完全用不着的,因为室内很暖和,穿不了那么多毛衣,有两三件换洗的就可。你需要的是质量好一些的保暖内衣和一件厚实且包裹严密的大衣。大衣一定要有帽子。大衣也不用几件,因为只是出门用,穿的时间很少。还有就是帽子、手套、围巾一定得有,因为在北方冬天出门,没有这“三件套”会十分难受。

但是,这里还要补充一点,广东、广西、海南的同学要注意了,如果你们的学校在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这一纬度的中部城市,冬天寒冷的感觉可能比北京、郑州、济南这些地方更甚,你需要准备好过冬的大衣和厚实的内衣。

二是低估了北方的干燥。南方湿惯了,到了北方,95%以上南方人的皮肤根本适应不了。因此防燥绝不能低估。低估的结果,就是唇裂流血,皮肤干痒起屑,还有咽痒咳嗽。预防的办法,刚开始的时候,坚持小口喝水,水不离手。每天擦润肤露(水),给皮肤慢慢适应的时间。大部分人,一两个月后,就完全没问题了。

吃这件事,头等重要的,办好校园卡后,尽量坚持吃学校食堂。

学校食堂吃饭的经历同样很宝贵。工作之后,吃了单位、公司食堂,你就会发现,原来学校食堂是最有趣、最“活色生香”的。很多男女同学的趣事,都发生在学校食堂。

现在的大学食堂,卫生和食品安全管得特别紧,和外卖及小吃店比起来,基本上不是高一两个档次。因此,吃食堂对健康的保证要大得多。

至于口味,建议不管是哪里的同学,都尽量去尝试各地不一样的口味,把自己培养成可以吃遍天下的吃货,这也是大学生活的一大收获。

这里要说的,是生活费有预算约束的同学,要算一算每天吃饭需要控制在多少钱以内,尽量不要超预算。比如一个月2000元生活费,计划用在吃饭上1200元,则每天不能超过40元,那可以给自己设个每餐控制线,早餐不超过10元,中晚餐每餐不超过15元。一般来说,这已经可以吃得不错了,但要荤素搭配得当。事实上,现在大学食堂基本都能充分照顾到不同生活水平同学,菜从2元到20元一份的都有,一餐6元也能吃饱,20元也不嫌多。但10元以上一份的菜,大都是食堂的高利润菜,有些是有名无实的,偶尔尝尝即可。

最后,洗衣服的事得说说,因为,确实有很多同学,到高中毕业,都还没洗过衣服。

洗衣服有两种策略:机洗和手洗。

机洗基本上是按次刷卡收费的,可以将衣服集起来,集到衣服量比每一桶的最高限量略低一些再洗,这样可以省钱。洗衣服要内衣、外衣、袜子分类洗,不要一锅烩,防止细菌交叉传染。

手洗是应该大大提倡的,一个人的衣服手洗起来也挺容易。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类,和机洗一样,内衣、外衣、袜子要分开;准备两至三个桶或盆,一个用来浸泡,另一个或两个用来清洗。

第二步,浸泡,用一个盆放上水,将衣物浸入,倒入洗衣粉或洗衣液,搅拌起泡就好,泡几分钟。

第三步,搓洗,将衣物摊开或就在盆里搓洗,重点是衣领、袖子、腋下、前襟、裤底、裤脚等容易脏的地方。一件一件搓洗完,再进入下一个步骤。

第四步,漂洗,用准备好的另一个盆子放清水逐件漂洗衣物。一件一件漂洗是标准流程,同学们也可以创新方法,花式漂洗,只要水变得没有泡沫和清亮了,就算完成了。

最后一步,当然是晾晒。晾晒时一要把衣服抖扯平整;二要最好能直接阳光照射。另外,要考虑天气,是否会因下雨打湿,或因吹风掉落,也要注意滴水不要影响楼下,考虑到这些因素,做好防范工作,就OK啦。


与家人的联系

最后,提醒大家一件事,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我们需要适应,其实我们亲爱的爸妈们也需要适应。大部分同学,刚开始不太适应,愿意和父母多联系,时间稍一长,融入了大学生活,就开始不愿和父母联系了,嫌烦。这都十分正常,是独立生活的必然路径。

我的建议,也是实践证明最好的办法,是与爸妈约好一个定时联系的时间,互相通报一下情况。刚开始,可以约两天一次,几周后可以约一周一次,再以后,一月一次也可以。时间选在大家都容易记住的时间,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通话,事前留言通知一下。

为什么建议约定时间呢,因为不定时通话有几个坏处:一是上辈不知道我们的情况,会担心;二是家里主动打过来的电话可能恰恰是我们最不愿意接听的时候,一没控制好,往往弄得大家不愉快。还有其他坏处就不一一列举,总之约个时间说几句话,是最省心省事、皆大欢喜的办法。

OK,第一次离家生活,一切都会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从现在开始,我们就真正开始一步一步迈向社会了。欢迎你,从小家,开始迈向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