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街变奏曲

 兰亭文艺 2019-08-27
  每个城市,都有一条或若干条记载着城市历史记忆的老街,穿越岁月的风霜雨雪,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荣华与故事。在旅游观光成为时尚的当下,更有很多城市妙手回春,把“老街游”打造成了炙手可热的爆款产品,招徕八方宾客、四海游人。休闲度假的人们每到一个城市,少不了会兴致勃勃地去寻访这些老街,期待着通过这些历史的遗存,阅读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聆听来自岁月深处的回响。

  说起全国最著名的老街,首推当是安徽黄山脚下的“屯溪老街”,早在三十年前,它就携唐宋之风、明清之韵惊艳了当代人的视野。这条老街,承载着徽文化的厚重底蕴,映衬着大黄山的绝色天香,白墙黑瓦、青石路面;砖雕木刻、绣楼天井;民宅店堂、五行八作,点点滴滴、角角落落,浓缩了千百年的民俗风情、人文印迹,可谓一道与秀美黄山相得益彰的地域文化风景线。

  也许正是屯溪老街的功成名就引爆了全国的“老街热”,使“开发老街古宅、展示民风民俗”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功课,其兴也勃勃。概而观之,“建筑与故事”或者说“静态的文化与流动的文化”是支撑“老街游”的两根中梁、两大法宝,缺一不可,也是“老街”生命力的魂之所在。那些历史久远、人文故迹保存完好的城市自然不必说,现存老街古巷中的一砖一瓦都不乏耐人寻味的故事和奇巧诡谲的逸闻,天生具备了网红的潜质,犹如含着金钥匙而降生,本钱足、底蕴厚,祖宗的遗产轻巧地化作了旅游经济盘面中举足轻重的棋子。即便是一些开埠年头不算太久远、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寥寥无几的城市,也按捺不住地使尽浑身解数,在“老街”牌局上争挤出一份席位,甚至不惜大兴土木地开发、仿(新)建起一条条各具特色的“老街”,势如雨后春笋,争先恐后。

  当然,这些新建、仿建的“老街”以及支撑这些“老街”的人文元素也不是完全地捕风捉影、生拉硬拽,好歹都会牵连上某个历史名人、某件历史大事、某些地方风俗,再辅之以演绎、戏说,使原本空瘪的传说有了丰满的血肉,也陡增了许多的观赏性。说是“仿建”,实有两层意思。一是文化元素的“仿”,仿的是故事、传说、缘由——不信你回忆一下你走过的那些“老街”,虽然它们分处天南地北,但你能感觉到那些老街上流传的故事,其脉络走向、情节演变都大体相同,无外乎是某年某月,某才子佳人或某显官贵客曾于此行走、公干、访友、度假,潇洒放纵或坎坷蹉跎之中,留下了写景抒情的诗文画作或是缠绵凄楚的绯闻逸事,此街此巷就有了不同寻常的身价;再就是建筑格局的“仿”,大体是为“老街”规划一个合适的时代背景,或唐宋,或明清,或从远古贯穿到近代,再按图索骥,次第建起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楼阁院落,街由凭空起,巷自无处生,虽然是“新的建筑、新的场景”,却因为有“老的故事、老的文化”而同样受到世人青睐。还有某些地方为拍摄古装电影专门搭建的老街外景,待电影杀青、烟云散尽,老街也就成了一处耀眼的景点,一次次圆着游客们穿越时空的美梦。

  相信很多人是和我一样,钟情于老街,主要是钟情于这街上的老屋、老树、老石块、老门板,更深层次里,是钟情于这些老物件所蕴含的时代风云的痕迹、社会变迁的印记,从中去触摸过往岁月的人间烟火。在我眼里,这些老街是无字的史书,一瓦一页、一砖一行,都是字词诗画句 ,记录着过往的喜怒哀乐、曾经的风花雪月;是无声的戏剧,一梁一檐、一门一窗,恰如生旦净末丑,演绎着市井的风情、过客的心绪。如我皖南故乡的赤滩老街、码头老街等,一条条老街以素朴的气质、历史的本色,静静地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之畔,如同慈祥的老者安祥地沉睡在浓荫修竹下,他那额上的皱纹、稀疏的白发,都深藏着生命的密码、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光阴的故事、岁月的沧桑。

  然而,世上的事情充满了变数,当“老街”越来越热,已然蹿为网红之后,“老街”的剧情便变得杂乱无章,应有的平静荡然无存。或在“修复、重建”中失去了历史的本色,成为假古董的活标本,或是被不问青红皂白地赋予了新的“功能”,承载了新的“使命”,一出内涵丰富的文化大戏被演成了闹剧。走进这些“老街”,你再也无法静静地去体会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更替,找不到你心中的那一份向往。抢占你视线的是五颜六色、花里胡哨的商品广告;刺激你耳鼓的是听不清究竟的说唱吆喝。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家挨一家,一店接一店,都是铺天盖地以“特产”为卖点的食品,酸甜苦辣咸,应有尽有;赤橙青蓝紫,色艳色浓,即使你带着寻古的初衷,融入这样的老街,你不知不觉地就沦为了一个吃货,不买都没关系,只要你能放下身段、敞开胃口,一路走下去,你就会肠满肚圆,不知不觉的成为一个疯狂的吃货。于是,不经意间,你和同样的吃货,便在饕餮之中黯淡了老街的岁月沧桑。至此,老街不再是历史的陈列馆,而成了吃货的演兵场!

  历史悠久的古都北京,“老街”自然不在少数,除了那条在扩建整修后顿失了历史况味的前门老街,名气冲天的就要数南锣鼓巷了。这条始建于元代的街巷,不过几年,就摇身一变为名闻遐迩的游客打卡胜地,时有人满为患之虞,以至于从某年开始,管理方不得已采取了定时限流措施,以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但在这里,你同样看不到古都历朝历代的痕迹,包围着你的,除了摩肩接踵的人流,就是荟聚了中外的美食,即使有几间字画、文物的小店,也都被挤压在各种风味的食品店之间,忍气吞声地作着点缀。而仅有的几处名人故迹,又常常是闭门谢客,“重点保护”得让你不能一探究竟。

  前不久,慕名去了一趟山城重庆的磁器口老街,从街头走到街尾,见到最多的竟然是食品、土特产,麻、辣、酸、甜、咸,应有尽有,几乎铺天盖地,连空气中都充斥着油盐酱料的味道,想寻一处巴渝特色的老茶馆也未能如愿。放眼望去,人,确实是熙熙攘攘、兴致勃勃,可与其说是来寻访老街的古迹、风俗,不如说是来特色食品一条街大饱口福。几百米走下来,没有体会到蕴藏在这里的岁月的韵味,甚至看不清它的本来面貌,汗流颊背后,收获的只有一包包“正宗”的豆豉、辣酱,一袋袋口味不同的牛肉、香肠。北京、重庆的“老街”如此,其他地方的也不例外,难怪很多人在到访过一次这样的“老街”之后,便再没有了当初的念头,或者干脆就收敛起寻古的初心,只把此行作为采购“土特产”的一次历练。

  眼前这些“老街”真的就当年的模样吗?那时的人们来这儿就仅是为了大快朵颐吗?我想,当然不会是。相信曾经的街巷,应是安静的百姓居所、养性的大宅深院,有衣食住行、家长里短,有谈笑风生、琴棋书画,平凡的日子、平静的世态,呈现的是一个时代的日常生活景象,是一种怡然自得的人生意境。当然,也有的老街曾是水陆码头、交通枢纽,行走过行色匆匆的客商、停泊过南来北往的车船,或者就是某种商品的集散地。街街巷巷,应当各自有着它们自己的故事和风格,而在当下却统统被营造得恰如乡村的集市,千街一面,喧闹而吵杂。

  商业气息掩盖了老街应有的人文星光,颓变成了吃货的天堂,只剩下一件“老街”的外衣——甚至连这外衣也缀满了时尚的补丁,让人眼花缭乱。历史在这里早已面目全非,传统在这里惨遭偷梁换柱,走在这样的老街上,哪里还能有思古之幽情、追昔之意念?哪里还能体会到岁月的沧桑?而这一起都荡然无存之后,“老街”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

  “老街”牌究竟怎么打,值得三思。对于新建的仿古老街,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把它打造成你想要的模样,“特产一条街”、“酒吧一条街”、“演艺一条街”,舒展意想天开的翅膀,任由你去定位、经营;唐宋元明清、茶酒烟果菜、士学农工商,披上列朝列代的衣裳,任由你给去粉饰、演绎,装点成网红、名胜,如著名的成都“锦里”那样集大成、汇古今,出奇招、玩花样,也自有别一番风味。但对于那些在岁月烽火中劫后余生的真正的“老街”,还是应该尊重其本来的面貌,原汁原味的把历史的风情展现给后来者,把文化的积淀传承得更久远。

  “老街”应该是一扇窗,让后来人透过它瞭望历史的风云;“老街”应该是一根线,连接起古往今来的世事变幻。尊重历史,才是传承文化的良策。


作者 / 查理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