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因治水有功,而被舜传位。在传贤制(禅让制)时期,即尧,舜,大禹三王在位时期,天下都是大治。这功劳甚大的传贤制,到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手里就变了样。大禹依照传贤制,本来要传位于皋陶,皋陶因年龄已大,在传位前先死了,然后大禹就要传位于自己的得力助手伯益。 但是,大禹却不给伯益干大事的机会,不让伯益有学习治国,培养势力的机会, 经常带着自己的儿子'启'参与工作,巡视也带着他,渐渐地,伯益的功劳淡去,启的功劳逐渐显现。 伯益也不甘,大禹死后,启要谋位,被伯益所囚,启逃脱,召集支持自己的势力,攻击毫无防备的伯益,伯益亡,于是启建立夏朝。 为了平复不服部落,夏启约各方酋长在钧台(今河南禹县)举行'部落大会', 废除'传贤制',确立'世袭制',史称'夏启有钧台之享' 。 其中有扈氏不服,起兵反对,被夏启败于甘(不知道是什么地方) 。 以上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世袭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渊源。 但看一下禹以前的君王的关系,实际不是如此。 玄嚣,昌意都是黄帝的儿子,黄帝死后没有将帝位传给两个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即颛顼(zhuān xū)。 颛顼死后也没有传位于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玄嚣的孙子,也就是颛顼的侄子高章,也就是帝喾(ku)。喾死传位子挚,挚死传位于同父异母的弟弟放勋。放勋,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尧。 不论是孙嗣祖,侄嗣伯,还是弟嗣兄,这样的帝位传承方式,在后来中国几千年的家天下史中,尽管不是主流,却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明太祖朱元璋传位皇太孙朱允炆,清朝叶赫娜拉氏一纸诏书便让溥仪坐上了尚留有伯伯光绪余温的龙椅,"烛影斧声"也好"金匮之盟"也罢,总之赵光义在兄长宋太祖赵匡胤死后成为了宋太宗。 《史记》的记载最早是从炎帝开始的,所以炎帝之前的历史无从考究。但可以推断的是炎帝之前应该也是有帝的,而炎是如何获得帝位?继承、禅让还是武力所得?我们都不能做出任何的判断。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在描述黄帝如何取代炎帝时说道"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宁夏出版社出版的《史记》,文白对照版将此句翻译成:轩辕的时候,炎帝神农氏的势力已经衰弱。 言下之意太史公笔下此处"神农氏"指的就是炎帝本人,在下实在不能苟同。 民间传说也经常将这二人等同起来,然据《史记.封禅书第六》记载:
就此看来神农氏与炎帝不是同一个人,而且应在炎帝之前。 故此处的"神农氏"则是用姓氏代表一个家族,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是"世衰"而不是"势衰"了。 由此可见,在炎帝之前,中华大地上已经存在一个神农氏家族王朝,而轩辕黄帝时期的炎帝恰恰是这个王朝最后的统治者。 自古尧舜禹都被标榜成一代圣君供万世景仰,禅让制公天下更是让无数的古人和今人为之幻想连翩。 然而,只要缕顺了尧舜禹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不难发现,他们三人中间有着不可割舍的血缘或姻缘联系。前面说到,黄帝抓住了大好的时机"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聚集了足够的军事力量,最后在阪泉之野三度交战最终打败炎帝,成为了新王朝的统治者。 黄帝死后传位于孙颛顼,经过喾,挚,尧已经是这个王朝的第四任统治者。 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舜自然就是尧的女婿了。岳父大人把天下交给自己的女婿,也自然可以算是家庭转让。 若干年后舜传位给禹。 禹这个人也是大有来头的。 禹的父亲是鲧(gun),鲧的父亲就是颛顼.这样算来禹比舜还高一个辈分,实际上禹却反比舜年轻许多。一个外人凭借岳父的关系外加自己的能力登上了帝位,在自己百年之后将天下还与这家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更何况禹这个人测山治水在整个家族中确实有才干够威望。 再者,如若当时社会没有家族内部继承(应该是嫡系亲属继承)的传统,又怎会在继承人血缘跨度不是非常大的情况下,出现尧传位舜"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南河之南",舜传位禹,"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这样的情况出现呢? 拐了个小小的弯,天下又重新回到了黄帝公孙轩辕嫡亲玄孙,颛顼嫡孙大禹的手中。 至于禹南面称帝之后立国号夏后,只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有自己的名号。禹之后父传子的天子传嗣方式成为主流,更只是将家天下的表现方式进行得更为彻底而已。 也许有人要说,那时候还处于氏族社会,氏族社会本来就是以血缘关系来维护的,统治者都产生自一个家族之中是再正常不过。 然而在舜统治时期,中国的疆域已经"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敢问:如此广袤的疆域范围,难道还能归于氏族社会的范畴吗? 综上所诉:中国古代家天下由夏启开始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中国历史上,至少自炎帝之后,从来就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禅让制,而是实际上的继承制家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