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王阳明获得了很深的体悟。他跟他的学生王龙溪说:“内照形躯如水晶宫,忘己忘物,忘天忘地,与空虚同体,光耀神奇,恍惚变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忘天忘地、忘人忘己,忘天忘地是进入一种无我的精神境界,回到宁静的真实自我的主体性世界。从这一意义上说,这就是万物一体的境界,人与世界合二为一,不仅主客的对待不复存在,即心与物也浑然融为一体,这正是悟道必须的无分别智的初步获得,直观智慧的如实开显。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能够打通生命的劲气———身体的气(经络)、心里的气(忘我),身心同体,心的变化引起身体的变化;反之,身体的变化也影响着心的变化,当心归入虚静敞亮的本体,生命所产生的能量,会让人神采奕奕、精神焕发,心定而神动,神动而心明。他说的整个生命已完全“与空虚同体”,这说明他已初步认证到了“空性”,而证“空性”即是悟道的第一步,佛教讲得最多,但儒家也讲,孔子就说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来问于我,空空如也”,“空空如也”的境界,就是道境的当下现量。可见,王阳明在龙场大彻大悟之前,已初步进入了一种求道的境界。
悟道者的“大悟”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前,他用各种方法使宁静的心灵释放出那个本真的我。龙场悟道之后,他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还说:“良知本体原来无有,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风雨露雷、阴霾噎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认为良知之体就是太虚之体。太虚就是道家和佛家所说的“无中生有”的“无”,可以承载世间的万物。而王阳明的“良知”既是道德的本体,又是宇宙的本体。
那么这是不是“道”呢?在王阳明看来,让心回归宁静、找回本真只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高度感应,虽然王阳明的感应可谓神通,但这种神通并不是道,成就人的人格、完善人的生命、实现其价值意义的才是道。而这种生命价值也绝不是一个孤荒的、独立的世界所赋予的,是一个与世界、与天地万物、与良知相通的生命所体现出来的。
在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前,还经历了仕途挫折。明朝宦官专政,他得罪了宦官,被贬贵州。途中便历尽艰辛,受尽磨难。到了贵州龙场,面对糟糕的环境,王阳明极其不习惯,语言不通、生活艰难,即使后来传播“知行合一”的时候,还是通过中原来的贵州人给讲通的。生活如此不通便,那他又如何寻找成圣成贤呢?成圣成贤本体的第一要义是什么呢?如果成圣成贤没有一个人性论的根基,那如何来完善人格、实现生命价值?有文献记载,他用的方法便是使心归静,使心回归到本体。通常来讲,认知世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加法,成就一个知识的世界,建构一个知识的主体;另一个方法是减法,把私心杂念去掉,慢慢地澄清,让心回到宁静,心沉才能认知世界。王阳明这时候用的就是减法来成就道德世界和道德的主体,而不是用加法成就知识的世界和知识的主体。于是就超越了是非、超越了荣辱、超越了毁誉、超越了得失。这样,再来看他的龙场经历,当把生活的世界回归到本原的世界,这些是非荣辱、毁誉得失都是可以超越的。
正是这种不断渐修、不断积累,才有了真正的体认,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于是,他发现,成圣成贤的本体依据就是内在于我心,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
龙场大彻大悟之后,阳明开始以心为中心,建立起一整套思想体系。为什么要以心为中心呢?在他看来,人性的放射都是要通过心的活动来展开的,我们把握了心,促使人性向上向善。从这个意义上,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说要良知之知和良知之行,这个是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得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成果。也就是说,德性之知和德性之体,把良知当成一个本体,那成圣成贤的本体意义就是人性。王阳明着重讲良知,就是主要打开道德主体这个门,用道德来约束行,他的知已经包含了行,只有知转换为行,才能实践出真知,才能达到“知行合一”。
有时候,讲“知行合一”,会忘掉“一”,这就是丢掉了本体,空讲知和行,没有体的知、没有体的行,没有支撑的知和行,便是虚假的、没有根基的。他曾强调“教之三变”就是用各种方法证悟成圣成贤的本体;他又强调将念头定住,达到定心,以做省察开智之功,省察开智之功亦即是内观之功。随后,他又提出了“致良知”。
所谓“致良知”,大概又有四个层次:一是良知,二是致良知,三是良知教,四是良知说。首先看“良知”,这是指本体上的良知或者是德性上的良知。在王阳明的心学系统中,良知本体是要实践化的。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有成圣成贤的可能,所以人们在道德、良知面前是平等的。即使生活中有时候会把良知遮蔽,但良知还是存在的。于是,他同时提出了“致良知”,也就是行良知,主要涉及人的生活实践,“致”就是直观实践,尽可能地将良知发挥到最大,敞开本真的心量,破除存在的局限,让心体流行无碍,实现良知的大用。王阳明赞同交友法,人格交友、生命交友、启发性的交友、点播生命自觉的交友,他用一己两知来展开各种教育和教化活动,展开“良知教”。良知教作为一种生命的学问,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目的在于启发人的心性,唤醒人的良知,帮助他人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的生命境界。王阳明在整合了良知本体、良知实践、良知启发后,以良知构建了一套心学体系,即良知学说的理论构建,这与人的生存、生活及其意义价值的实现密切相关。他的良知说无疑是有理论性的,但这样的理论并不是外部的说教,而是一种启发自觉性的理论,支撑理论的是必须用生命去实践它,使其变成真正生命实践化的行为,所以王阳明的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心、生命行动的哲学,他的理论也是生命行动的理论。
因而,我们要重新走进王阳明的思想世界和精神世界,回到那个良知的本体,追寻生命的本源,认知世界。就今天而言,我们要重新激活传统中国德性生命与人格实践的智慧,使人真正能“诗意地栖居”。 [责任编辑:秦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