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联网三大作用VS问题,资源整合蓄势待发

 德化trc67stq1l 2019-08-28

车联网包括人与车相联系、车与车相联系、车与物的联系等等。车联网换言之,指的是车与车之间的连接,并借助V2V技术对车辆进行远程监控。而V2V(车与车之间通信)技术作用主要是有助于联网汽车相互通报其位置与状况、发出交叉路口迎面而来的交通警告以及提供一系列旨在遏制事故的功能来使用的。亿商车联系统借助于车载终端设备和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人、车、物、智慧互联。亿商科技拥有自己的一套车联网体系,是一套智慧交通监管系统,功能强大,诸如有以下功能:一是行车安全及驾驶员规范;二是全局管理调配;三是云端存储;四是数据分析;五是远程操纵;六是视频监控。

车联网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作用

信息交互更加精准、便捷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被无数信息所包围着,但同时也很难第一时间得到真正有用的信息,甚至被一些信息所误导。由于信息的更新不及时,导致用户多走路,或者找不到路时有发生。但是信息交互能够实现实时路况导航,帮助用户精准定位。

手机与车机无缝对接

对于开车听音乐或电台这件事,相信大部分车主还是很在意,毕竟“漫漫长路”上,听着自己喜欢的电台,回味自己中意的旋律,还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但是如果一辆车不同的家庭成员都在用,那么这件事就变得比较麻烦了。而实现手机与车机的无缝衔接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了。

远程操作,打破人机物理局限

从最早的机械钥匙,到后来的遥控钥匙,虽然车主控制车辆的距离在增加,但是始终没有突破物理极限,这就带来很多不便。例如应对生活中的诸多突发事件,远程操作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利用远程遥控就可以实时应对突发情况。

车联网面临的问题有以下三大问题

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理念

传统车联网的典型代表包括通用的 OnStar、丰田的 G-Book、福特的SYNC、荣威的 inkaNet、吉利的 G-NetLink、比亚迪的 i 系统等。无论整车厂如何宣传车联网的优势,用户购车时对车联网的关注度和后期的续费率都较低,面对前期投入的动辄上百万元的研发费用和后期每年高额的维护费用,整车厂有苦难言。

行业理念存在差异

车联网公司多属于互联网或软件开发类企业,对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管理不太了解,甚至在开发过程中,整车厂和车联网开发商出现了抢夺开发主导权的现象,这就是行业之间的理念差异。汽车行业对供应链有着成熟严谨的管理模式,而互联网企业管理相对松散,这就造成了工作理念上的冲突。如果不能解决研发模式冲突的问题,车联网的发展道路将遭遇坎坷。

研发团队对汽车产品不够了解

互联网公司的方案策划和产品规划人员,有资深汽车行业背景的不多,这就造成了车联网的开发和整车厂实际需求脱节,没有考虑用户的实际应用场景。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车联网命运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对用户应用场景的研究。毕竟用户的使用场景是在车上,且时间有限,尤其乘用车用户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下班路上。在有限的时间内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和服务?如何设计更好的人机交互,避免用户注意力分散而造成交通事故?目前,对这些因素考虑得还不多,研发团队更多关注的是中控台上的液晶屏,却忽略了车联网最基本的功能——信息的传递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例如郑州空姐遇害案、重庆公交坠江事故案等等,城市相关企业和部门被约谈,,政府也紧急下达了一些政策文件。如果全国都拥护一个完善车辆网项目,这些事件都能够避免,也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城市拥堵急需情况进行分析、疏通和解决。综合而言,车联网未来的发展充满潜力,但是同时也任重道远,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做好全局规划,才能够在未来大放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