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晋初年相比南北朝周齐陈,更像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

 地图帝 2020-07-02

大家对三国魏蜀吴再熟悉不过了。所谓:天下十分,魏占中原得其七;吴占江东、荆、交得其二,蜀占西川只得其一。三百多年后,南北朝后期,又出现了一次三国鼎立时期。雄据北方的北魏结束后,北方分为高欢控制的东魏(534年至550年)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535年至557年)与南朝梁(502年至557年)对峙。

之后,三国鼎立变成了取代东魏的北齐(550年至577年),取代西魏的北周(557年至581年),取代南朝梁的南朝陈(557年至589年)。但是这次三国鼎立和东汉之后的三国鼎立的格局大不相同。东魏占据燕山山脉以南,黄河以东,徐州以北。西魏占据关中、河西。南朝梁占据淮河——秦岭以南地区。

梁武帝萧衍接纳东魏的叛将侯景,破坏力惊人的侯景之乱爆发,南朝梁统治崩溃。东魏(北齐)趁机南下,占据了徐州以南至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西魏(北周)趁机南下,占据了西川与荆襄(曾占领湖南,后被陈文帝夺回)。南朝陈只剩下江东之地,和三国的东吴疆域几乎一致。

东汉三国的格局是一北(曹魏)二南(蜀汉与东吴都在南方)。南北朝三国的格局,先是二北(东魏、西魏)一南(南朝梁),然后是一西(北周)二东(北齐、南朝都在东)。

实际上,最类似三国魏蜀吴那种割据局面的,真正可以称为后三国的,不是二魏与梁、周齐陈,而是东晋时期。

公元316年,以晋愍帝司马邺在长安被俘为标志,西晋结束(一说西晋亡于317年)。作为晋宗室的琅琊王司马睿(司马懿曾孙)在江东再建晋朝,定都南京,史称东晋。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石虎驾崩,后赵自相残杀,北方土崩。苻氏在关中建立前秦,东北的鲜卑慕容氏南下灭掉冉闵的魏,统一东部及淮河以北地区。这时,割据形势是二北(前秦、前燕)一南(东晋),类似东魏、西魏与南朝梁。

而在东晋前期,各国几乎完美复制了东汉三国的割据局面。首先出场的是前赵(先称汉,后称赵),前赵利用西晋八王之乱,连灭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前赵早期占据山西,然后南下中原。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枭雄石勒乘乱崛起,占据山西、河北等地,建立后赵。

后赵越来越强大,前赵被挤到关中一隅。公元329年,后赵与前赵大战,前赵皇帝刘曜醉酒被俘,前赵灭亡。此时的后赵,占据燕山山脉以南,黄河以东、淮河以北的中原,以及关中地区。

我们再看曹魏地图。曹魏北也不过燕山山脉,西以黄河(陕西、山西的河界)为界,河以西是羌胡。而石赵的黄河(陕西、山西的河界)以西是匈奴铁弗部(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赫连勃勃就出自铁弗部)。当然,很多地图也把铁弗部活动地区算进了后赵疆域。

曹魏的东北部,也就是辽东,名义上属曹魏,但实际上由公孙氏控制。直到公元238年,曹魏大将司马懿才平定辽东。巧合的是,后赵时辽东,也有一个割据势力,就是前燕的慕容氏。辽东慕容氏简直就是辽东公孙氏的翻版,二者皆以“燕”为国号。不过,慕容氏牛人辈出,慕容俊、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兄弟纵横天下数十年。

类似曹魏的后赵有了,类似辽东公孙燕的辽东慕容燕也有了。东晋在早期并不像后来占据整个淮河——秦岭以南,他们只占据荆州以东地区。而三国蜀汉占据的西川,在东晋初年也有人占据,就是成汉国。

成汉国成立于公元304年。成汉的疆域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成汉,只占据四川盆地。蜀汉时的南中,西晋设宁州,此时在东晋手上。公元333年,成汉占领宁州,完美复制了蜀汉疆域。

后赵的疆域基本与曹魏一致,东北还有个燕国。东晋的疆域基本与东吴一致,只不过较之东吴,多占了淮南与襄阳,以及上庸等地(湖北省西北部)。成汉的疆域基本与蜀汉一致。

更有意思的是,三国曹魏的北方是鲜卑人活动地区。鲜卑拓跋部就活动于今内蒙古中南部的呼和浩特附近,“国都”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到了东晋“三国”时,鲜卑拓跋部已成规模,成立了代国,国都还是盛乐。而代国,就是北魏帝国的前身。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是代王拓跋什翼健之孙。

赵、成、晋三国鼎立的局面,才是最接近三国魏蜀吴的。当然,东晋三国时期与东汉三国时期最大的不同是,东汉三国时,河西凉州(甘肃)被曹魏控制。而到了东晋三国时,凉州为张氏割据,实力非常强劲,屡次打败后赵军。不过,由于前凉偏居西北,对赵、成、晋三国鼎立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且,前凉出于“君臣大义”,向东晋称臣,同时为了自保,向汉赵及后赵称臣。

东晋虽然自称继承了西晋的法统,但在北方看来,东晋就是个吴国。成汉先称为“成”,后称“汉”,但在其他地区的人看来,成汉就是个蜀国。这个最接近三国魏蜀吴的割据形势,结束于公元347年。这一年,东晋大将桓温西征,消灭了成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