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孩子回家不想再提学习的事?

 花样年华malan 2019-08-29

    一直没时间写博,对不起看博的朋友。前面说到一个家长电话双子讲孩子三个问题:一孩子不会主动与人交流。二孩子不想在家的地方再提学习。三很希望与家人多交流点自认为很有想法的事。

    一、孩子如何主动与人打交道?双子前面一篇写了,在这挂个链接,有时间的家长可到前面看一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427a80102ee2z.html

    下面说二、为什么孩子不想回家再提学习的事?

    其实这第二个问题是家长讲述孩子行为三个问题中,双子认为最重要的问题。

    从去年11月到现在,有点时间就在做历史卡(历史卡4月10号就做好了,但迷面和迷底,双子不想再出现:双子讲了两个多月,家长很忙无法来听双子的语录讲解。所以儿歌做好后,与冬儿一起又在做详解文字。打算迷底上半部是儿歌,下半部是详解文字,这样家长一看就真能明白,虽然双子和冬儿又要费很多时间,但家长和孩子能受益也就心安了,好在这个星期就能完工)。

    所以没时间来写上次家长电话之事,但刚才和冬儿就她高考作文的对话,让双子想到高三的孩子。想如何让家长理解和善待,再有一个多月就要考试的孩子,所以有太想写的欲望。。。。。。

    家长一定会说:谁不理解和善待自己的孩子?差矣,这个理解和善待不是好吃好喝供着,一句重话虽然不说,但主观就是想孩子一定要考好。。。。。。。孩子从家长的眼神都能看出: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

    光焦虑无用,要了解孩子此时的生理和心理,与孩子真正对得上话,才是理解和善待。

    记得当年冬儿初升高时,双子就写过让孩子如何良性渡过,这孩子累死累活的学习时光。

    冬儿到了高三,双子才明白,现在的学习状态,对孩子产生的生理冲击与心理冲击相比,几乎一样。周围高度紧张的学习气氛,与之三年前的初三反而根本无法用想象来比较。

    高三孩子大家都知道,几乎个个非常焦虑,为什么?除了高考的焦虑,其实真正的生理发育和心理需要,被学校和家长所忽略或虽然知道,但不知如何办的无奈和无为,才是产生孩子心理综合焦虑的真正根源。

    所以孩子回到家,可不可能再让家长唠叨?再来提想都不愿意想的,下个星期又要面对的繁重学习?

    家:是所有在外的游子,回来放松的地方。

    高三的孩子大多住校,五天甚至六天在校学习,从早上六点开始,到晚上9点半到10点回寝室…….大脑高负荷的运转,屁股一坐一天,天长日久,三年下来,生理心理根本无法协调。。。。。

    学习优秀的孩子,可能完全投入复习中,虽然一样做试卷,一样累,但时间打发相对快点。。。。。。

    学习差的学生,整个一个悲催(冬儿的话)。因为总复习很长时间了,每天大量的试卷,让人心生麻木。差生根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查漏补遗,不会还是不会,会还是原样。。。。。。

    而所有高三孩子都必然面临:

    1、睡眠严重不足,身体发育年龄如何能发育好?

    每天头脑昏昏沉沉。听一会课,睡一会,是一种生活常态,不信问一问你们高中的孩子?想想很可怜孩子,这上课如何能打起精神?听明白老师所讲?错对如何搞得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越来越没有后劲?认为记忆力快速下降?因为没有信心了。

    2、为什么没有定时的体育课?后果?

    体育课多重要啊。所有的孩子在我们面前,只是孩子,但在生理上,他们完全是成人。所以此时除了脑子发育,还有最重要的生理发育一直相伴多年,需要大量的运动,来调节他们生命中重要的时光,这样才可能让他们将来生命力更加旺盛。犹如麦苗到了抽穗前,吸收能量总爆发一样。

    而他们天天坐在课堂上,一天面对多套试卷,上卫生间也是小跑。冬儿从高二开始,就说她是吃货,从中午开始就想晚上吃什么?晚上与同学一起,买许多饭菜和小吃,说这是一天最放松的时间。。。。。。。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双子听了心里一阵阵酸楚:孩子们聪明,无意本能自我调节啊。但也只能用吃来排解苦恼。。。。。。。

    可想孩子们的健康会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大学生跑个千米会猝死?

    孩子接下来会如何?男孩慢慢变娘:压抑。女孩慢慢变凶:放大焦虑。原因之一:心理生理的需要无处宣泄。

    他们本就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啊。这样一群群孩子,将来到了社会上是个什么样?所以一说80后,一说90后就如何?如何?是谁造成的。。。。。

    3、为什么没有副科?后果?

    更可怕的是:江苏小高考后,高三理科生没有任何能让孩子放松心情的副科,除了语数外,就是生理化学和物理。孩子面对枯燥的公式,单词,天天重复试卷,唯独没有时间来丰富和充实他们最需要的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可以让孩子感知世界,了解世界,分析世上所发生事物的前因后果。这是太重要的思维活动,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一部分,这样的思维活动才可能让孩子在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包括生物这些课程中,出现大型综合题是,能灵活运用。。。。。。

    而且面对同学的总总是非,能理性思考,学会宽容,想办法接受。而不是想也想不明白,教又没人教,不知所措走极端。。。。。。。世上太多这样可悲的事了。

    将来如何走上社会?如何了解人情事态?如何能理解他人?如何能很好的生存。。。。。

    上面所说三点,高考三十多年了,的确无法改变,反而在人们的讨伐声中,越演越烈。。。。。。

    其实这些道理家长都知道,可为什么孩子一回到家,除了给孩子好吃好喝,其它三句离不开催学习?方法可能不一,目的都想孩子高考前来一个冲刺。。。。。。考个好学校。。。。。。

    所以才有满眼横幅,内容都是豪情壮志的倒计时高考,而“群”这个社会的小细胞同样会出现一幅幅画面。。。。。。问过冬儿:“你们学校有没有这样的内容。。。。。”

   “有,高三开始就天天叫了,习惯了,反正谁都在逼,高考又不能定终生,搞到最后和范进中举一样成疯子。。。。。。。”冬儿无所谓和无奈的表情,想来是对所有成人世界面对高考所表现的,莫名其妙的亢奋,感觉不可思议。。。。。

    所以双子太想讲:孩子在学校无法得到上面三点的心理安慰,星期六和天回家,家长要想办法帮助到,这是真正的帮助孩子释放焦虑,放松心理,高考正常发挥。

    “高考正常发挥”不是冲刺。肯定有人记得长跑运动员王军霞,在奥林匹克第二个长跑时,最后冲刺输给了她人。。。。。。有人说冲刺早,有人说冲刺晚,无论早晚,说明体能最后不够了。

    的确很多家长给孩子做了12年的好后勤,付出太多,希望也高,需要孩子来回报一个高分的高考,心态能理解,也是无意逼孩子的一个理由,其实生了必然要养,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付出才是正常啊。

    所以高中家长除了自我放松,千万不要忘记,更不能忽略:高三的孩子在生理上,就是一个成年人。所以一定要帮帮表面心理不成熟,内里生理发育正常的年青人,而不是把他们当了学习工具,不停的说还有几天要高考了?让压力越堆越多,最后孩子如何真不敢想了。

    而初小低年级的家长,更要慢慢来,孩子要走的路太长了,一有事就急成那样,欲速不达。。。。。。

    下次说4、根据上面三点,高三家长如何帮孩子?并做好自己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