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先生 1 以情动人 用心教学 1978年的初春,我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幸运的是,为我们这批学生上课的老师都是当时已声名远扬的大家,如吴冠中、张仃、白雪石、陈叔亮等。最初知道吴冠中的名字,还是在少年时代。那时曾在画册上看到了先生的水彩画作,画的是江南水乡的雨景,观之引人入胜,遂临摹起来。万万没有想到,入学后居然能够得到吴先生的亲自教导。在后来聆听吴冠中授课的过程和各种机遇的接触中,不仅为先生的艺术所折服,更为先生的人格魅力所感动。 记得当时吴冠中带我们上的主要是风景画临摹和写生课,令我们获益匪浅。先生的授课方式不同于当时的其他老师,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坦诚本真,激情洋溢,生动明了,力求详解。为了说透问题,他总是亲自做示范,从头到尾,将作画的全过程不折不扣地展示给学生,过程中加入大量的解说,可谓“边画边话”,笔笔赏心悦目,句句扣人心弦。至今,吴先生教给我们的绘画技艺和艺术的本质精神也在强力地发挥着作用。 《 鸳鸯戏水》 设色纸本 吴冠中先生写生中(1) 吴冠中先生写生中(2) 吴冠中先生写生中(3) 吴冠中给我们授课时经常谈及,很多情况下,西方传统绘画基于科学原理,注重再现客观物象,而东方传统艺术则更为重视“意境”和“神韵”的要素,擅于表现“胸中所有”,体现“艺乃心境”,并以此揭示物象的本质特征。因此,他希望我们不要过多依赖此前掌握的苏俄现实主义绘画基础,应从老祖宗辉煌的艺术中汲取营养,教我们从传统艺术中学会“意境”的把握和表现。他常说,“不挑食的孩子长得壮”、“杂交的水稻长势好”、“要做艺术上的混血儿”……这些生动的比喻不仅反映了吴先生开阔的学术视野,也体现了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持经达变,推陈出新”的艺术创作理念,着实令人终生受益。 《木槿 》布面油画 1975年 《青岛》 木板油画 1975年 吴冠中带我们上风景写生课之际,在我们练习的过程中,在完成作业给我们点评时,总是反复强调绘画中的“意境”。他认为,没有“意境”的画是平淡无奇的,更是不美的,而这种“意境”不是有了简单的构图、色彩和笔触等因素就可以达到的,它要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潜心解读和深度体会,同时还要通过对优秀的姊妹艺术的学习和借鉴才能悟出的。从那时起,我们的传统写生方法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不拘泥于客观的描述,而更加注意主观的感受和内心的表达。先生时常教导我们,画风景不能像写小说那样具体入微,而应像作诗那样凝练概括。他还经常吟诵一些诗句,告诉我们诗中的“意境”和“色彩”,诸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万绿丛中一点红”……先生总是有许多这样的经典例子来点拨我们,令人茅塞顿开。可以说,吴冠中的绘画是“意境”的代名词,不仅讴歌自然,而且揭示心灵。先生的谆谆教导已经成为我们艺术实践的强大动力,我们也是看着他的画,读着他的心去追求未来的美妙“意境”。 《红莲》 布面油画 1996年 《雅加达印象》 布面油画 1994年 吴冠中给我们上临摹课时,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原作拿出来让学生仔细琢磨,大胆“折腾”,只要学生从中获益,他便欣慰不已……就这样,一个单元的课下来,这些珍贵的范本尽管有塑料薄膜保护,但也难以经得起学生如饥似渴地“揣摩”,但先生对此看得相当淡然。当时七七级的学生,是“文革”后第一批经考试入校的大学生。这批学生有个特点,那就是地域、年龄、职业的差别很大,另外,这批学生经多年的“积累”,聚集了不少有志才俊。他们来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所向往已久的业界最高学府,都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和探索劲,而饱经风霜的老师们,在经历了数次“运动”之后,也终于可以做自己该做和想做的事了,他们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里,倾泻着自己的胸中所有。美院“文革”十年间未招收学生,现在艺术教学获得新生,学生如此刻苦用功是最让老师高兴的事。 《墙上秋色》 布面油画 1994年 《京郊山村》 木板油画 1963年 然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1979年的秋天,吴冠中带着我们班的全体学生,去了八达岭上写生课。我们住在那里,享受着秋日的阳光,吮吸着远郊新鲜的空气,但令人回味无穷的还是吴先生担纲的这次课程。当时给我的感觉老师是一个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他居然和我们这些小伙子一样,能够敏捷地爬上高高的运煤列车,然后又跳进深深的车厢,此时此刻,我们面前的这位大师,俨然成为我们青年人当中的一员。他每天都是废寝忘食,带领我们四处奔波,寻觅最佳景致,不仅要花很多时间指点我们,自己也要画许多作品,还要操心我们的生活和安全…… 笔者(右二)与吴冠中先生(中)合影 1978.9 北京 在八达岭写生课期间,还巧遇一户农家正在杀牛。我们全体都被眼前的场景吸引,驻足观看如何宰牛,这还是平生第一次。早就听说,杀牛时牛会流出眼泪,这回终于验证了。先生对这一场景观察得特别仔细,但看上去他心情十分沉重,自始至终默默不语,即使如此,他还是以画笔迅速而准确地记录了这一“悲剧性”的场景。 吴冠中先生带领学生写生 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八达岭度过的中秋之夜。那天晚上,我们聚集在居庸关云台上,这幢古老的石建筑成为赏月谭天的好地方。大家围坐在吴冠中的身旁,听先生讲那过去的事情……儿时的梦想,学生时代的故事,留法之际的趣闻,还有“文革”期间的遭遇……先生用过去的事例,激励我们要珍惜如今的机会,踏实做人,勤奋学习,早日成才。虽然,由于多云的夜晚遮挡了皓月,云缝中偶尔可见月亮的身影,但老师激情似火的故事,足以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陶醉于月下…… 《札木便桥》 纸本水彩 1961年 《无锡水巷》 纸本水彩 1957年 《洗衣 》纸本水彩 1959年 《绍兴菜市》 纸本水彩 1957年 《山鸡》 纸本水彩 1957年 吴冠中十分注意培养我们的传统文化情怀,在他的课堂上,充满着对中国国粹的认知和赞赏,但他也直言不讳地对中国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糟粕进行批判,对当下中国出现的审美问题进行斥责,表现出一位大师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强烈责任心。同时,先生注重发现我们每位同学的个性和特长,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耐心地辅导我们。他始终鼓励我们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和体悟,也引导我们不断开拓和创新表现技艺,为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做积极的贡献。他身体力行,善于在传统文化中发现现代艺术的表现元素,并成功地运用于创作和教学之中,真正达到了“风筝高飞不断线”的境界。他有着开阔的学术视野,善于从姊妹艺术中汲取养分,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方艺术中的审美理念和表现形式,形成富有形式美感,情趣隽永,意境深邃,格调清新的艺术风格。 《紫竹院荷花》 纸本水彩 1973年 《红莲》 布面油画 1974年 《莲》 布面油画 1977年 2 融会中西 贯通古今 在当代中国艺术家中,吴冠中是一个鲜有的个案。这不只是因为他有着不同寻常的艺术经历和虔诚的艺术心灵,也不只是因为他的艺术在融会中西、贯通古今中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而且更在于他作为一个艺术大家的“本真性”和“纯粹性”。吴冠中的艺术清新别致,深邃典雅,并以中西合璧,雅俗共赏为特色。他的画风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无论是风景、花卉、人物、还是静物、动物等,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大千世界的万物景象,都是他绘画艺术的创作源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和与时俱进的开拓思想,更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枇杷》 纸本水彩 1975年 《花卉》 纸本水彩 1973年 吴冠中的绘画艺术,可以说是根源传统,成于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深刻理解。先生喜爱徜徉于大自然中悠悠山水,欣赏大自然的恬静纯粹,朴实无华,在虚空状态下任由思绪驰骋,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不断的深度观察感悟和写生创作中,他渐渐体会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理。他的创作师法自然,但绝不是对于现实的再现与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 《江南乡镇》 纸本水彩 1957年 吴冠中是一位借古开今、推陈出新的艺术能手,早年主要受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可以说,传统文化精神在他身上已是根深蒂固,他严格追寻潘天寿等大师传统水墨的技法,但同时又对林风眠的艺术大加赞赏,从深深的传统禁锢中走出来,接纳和欣赏西方的现代绘画表现手法,遵循构图中的视觉规律与法则,并利用强烈的形式因素表现物象精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效果,走入一种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境界,表现了艺术家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可见吴冠中悟性之高,修养之深。在他充满激情和生机盎然的画面中,总是留给观者无限的遐想空间,丰富多变的笔墨和色彩中,透出了清幽而律动的气息。 《桂林山石》 纸本水彩 1957年 《松林》 木板油画 1974年 我想,吴冠中对中国当代艺术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大胆拓进和油画民族化的深度探索方面。前者的拓进是在保持传统国画材质特性的基础上,在构图、设色、表现题材、表现技法和形式感的追求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在他几乎所有的水墨画中,都摒弃了传统的皴、擦、点、染的典型技法,取而代之的是用排笔、板刷等涂画出来的大块墨色,这尤其体现在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的表现上;后者是将西方引入的油画,赋予中国独特的审美理念,用油彩大胆表现深邃静雅的中国风情。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一大批江南水乡的油画,代表了他对油画民族化积极探索的轨迹。吴冠中创造性地将西方的形式美与中国传统审美中的意境美进行有机结合,构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自然-形韵”新体系。他的油画和水墨风景大多取材于江南风光,并善于用几何性的形体组合、鲜明纯粹的色彩、明亮的色调表现诗歌般的意境。到了晚年,他的风格愈加成熟,抽象化倾向亦随之突显,有的作品甚至成为墨线和彩点的交织,飞舞跳动,构成节奏、韵律和诗意。在当代世界多元的文化语境中,吴冠中找到了属于自己心境的艺术语言,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赢得了国际艺坛的认可。不可否认,吴冠中在艺术上中西合璧和古今融通的有效探索,创立了当代中国艺术的一代新风,不仅得到国人的普遍欣赏,也获得了世界广泛的赞许。 《周庄》 布面油画 150x300cm 1997年 《狮子林》 设色纸本 1988年 3 心智之火 光照艺坛 吴冠中的艺术,是他开阔的艺术视野和深度的艺术追求的产物,是他人文情怀和纯净心灵的写照,也是他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结晶。他的艺术充分显示出人的“心智之国”的美妙、奇特、深邃和丰富。细读吴冠中的画作,在其构图和墨彩之中,散发着无穷无尽的韵味,充满着写意风采和音乐般美妙的节律,给我们带来空前的视觉享受。可以说,吴冠中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画气质本真,表达纯粹,是充满诗意的画,简直就是他的“心电图”。 吴冠中的艺术作为新中国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在内容还是艺术表现上,都体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深刻认识,是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反映和折射。在当代中国艺术家中,能够像吴冠中那样坦诚而直率地表达自己的艺术主张和见解,那样热心与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自己的愿望与追求的人着实不多。他坦言最欣赏的文学家是鲁迅,鲁迅的批判意识和文人风骨对他影响很大,甚至都说出了“我吃的是草,但挤出来的不一定是奶,可能是血”这样的话。他不仅长于使用手中的画笔,而且善于使用手中的另一只“文笔”。 《秋瑾故居》 布面油画 2002年 正如英国学者迈克·苏立文所言:“能像吴冠中这样对自己的艺术与艺术本身以及同道所面对的问题做如此周密的思考与阐述的人实在不多。单凭他发表的文字就足以让他在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那样强烈、简练与坦诚地表达方式,可与他所崇仰的凡·高媲美。”这一评价,着意肯定了吴冠中不仅作为一个卓越的艺术家而享誉世界,也是一位出色的文化艺术批评家而蜚声中外。吴冠中提出的“笔墨等于零”,强调笔墨仅仅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表达,我们不要过多关注作画技法。因为每个朝代流行的技法也不一样,你无法衡量是清秀隽永的宋代绘画优,还是富丽华美的唐代画胜?所以,创作应该是作者的感情产生笔墨,而不是技法套感情。我想,“笔墨等于零”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大胆尝试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将自己的感情完美呈现,这也要结合创作者的素质、功力、题材和表现技法等。水墨画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水墨要发展,不断前行,就必须要有变革、有拓进。这种变革和拓进,更多地体现在时代的审美特征和新颖的表现形式方面 。 《拉萨菜市》 纸本水彩 1961年 《看戏去》纸本水彩 1960年 在世界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交相辉映和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动向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显而易见的是,在创作方法上,中西融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味地强调继承和发扬传统,必然会导致固步自封,无所创新的局面再现,但是盲目追随西方艺术作品的创作模式,也会让我们迷失前行的方向,造成自身文化身份的消弭。因此,我们不仅要深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也要在创作中借鉴西方艺术的形式元素和美学观念,同时忠于自己本真醇美的内心,表达胸中所有,在自己独有的心境中去寻觅隐喻的风景。我想,这是吴冠中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艺术思想和学术理念。 《乞力马扎罗雪山》 布面油画 1975年 《彩谷》 布面油画 1993年 艺品如人品。吴冠中之所以能够创作出气质高洁,令人心旷神怡的作品,是因为他那颗毫无邪念,水晶般透明的心。吴冠中不仅在艺术上成就斐然,他的为人处事、为师风范,都给我等晚辈们做出了表率。先生一身正气,光明磊落,对艺术审美上不断出现的乱象,总是提出尖锐的批评意见,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看法。在一些学术观点上,也绝不人云亦云 ,从来都是坚持个人的主张。他的人生态度和学术风范,不仅反映出他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境界,也体现了他的不尽激情和贤明睿智。通过研读他的画作和文集,最终读到的是他那颗炽热的、本真的、刚毅的心。看到的是他的正直、笃诚的精神世界和坎坷不平的人生轨迹。在吴冠中诞辰百年之际,缅怀他为我们留下的一系列丰厚的精神财富,缅怀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和他为人示范的高尚行为,将继续激励我们不断探索艺术的真谛和为人之道。 《假日》纸本水彩 1960年 《紫禁城》纸本水彩 2006年 张夫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吴冠中部分作品欣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