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缸的基本结构 地缸基本结构分为养鱼区(主缸)和水质处理区(侧滤),水质处理区的功能是将鱼分泌的粘膜、粪便以及残耳等物质分解成无毒物质。任何鱼缸或鱼池都逃不出这两大结构,只是区域划分或设计细节有所不同而已。 二、地缸侧滤四仓结构 沉淀仓:过滤和沉淀大块鱼便,一个设计合理的沉淀仓可以截留95%以上的鱼便。 物理仓:过滤和截留微粒鱼便,物理仓通过藤棉、毛刷以及过滤棉达到截留全部微粒鱼便的目的,并通过寄生其中的异养菌将其分解。如果想让硝化系统发挥最大功用,物理仓的截留能力是根本前提。鱼缸和鱼池也是如此。 生化仓:消除分解水中毒素,生化仓通过滤材培养硝化细菌,分解鱼类代谢和残耳分解所产生的氨(NH₃)和亚硝酸盐(NO2-)。 清水仓:又名水泵仓,放置水泵、加热装置等器材。 二、地缸侧滤三仓结构 传统的地缸一般是四仓结构,如上图。但玩家们逐渐发现这种结构的生化仓对水质毒素的处理的能力有限,空间利用率低,同时沉淀仓过小,沉淀鱼便不够充分,于是便延伸出了三仓结构,如下图。 三仓结构取消了生化仓,并将水质毒素处理部分上移至滴滤箱中,也就是在三仓的上方加一套滴滤盒,水泵将清水仓的水抽到滴滤盒中,经过滴滤盒的处理作用再回流到主缸里。 这样做可以将更多的空间分配给物理仓和沉淀仓,使之具备更好的鱼便沉淀和过滤的效果,而上方的生化滴流箱只需行使水质毒素处理的作用,由于三仓的充分作用,滴流箱被污染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从而使其发挥更完美水处理能力,而且独立出来的滴流箱拓展起来也更方便和灵活。 在三仓结构中,整个侧滤占鱼缸的15%-20%,例如:一个两米地缸做三仓结构时,仅需分割30cm-40cm的空间即可满足水处理需求。一般沉淀仓占二分之一,不放滤材,可放置紫外线杀菌灯。物理仓占四分之一,主放藤棉以及中大孔的生化棉。清水仓占四分之一,放置水泵及加热装置,如果对水质酸碱度有需求可另行添加部分调节性滤材。 四、地缸侧滤的开孔位置 ①底排槽,②虹吸孔,属于主进水孔,这是两种不同的地缸进水方式。①底排槽的优点是成本低,但抽便效果不好,主缸内残留鱼便多,会导致主缸水质相对较差。②虹吸孔+飞碟是比较完美的设计形式,吸便效果好,但是造价高,实施难度也高,需要另做底排水道。 ③面吸孔,属于辅进水口,主要作用是抽掉主缸水面油膜,截面尺寸一般做到主进水孔的三分之一。 ④暗装式出水孔,该孔可有可无,主要作用是美观和推水。配套方案就是将滴流箱下部开孔,并用pvc管将其与孔④连接,此孔的高度一般与主池水齐平或略高,水从此处流出后可推动主池的水旋转,使鱼便向②的位置堆积,并通过②孔顺利进入沉淀仓。 地缸整体水流方向如下 总结:其实不管是地缸还是鱼池,构造和原理基本是相通的,鱼池的过滤可以更方便的规划和设计,即便不加滴滤盒就能很好的实现生化仓的水质处理效果。大家完全可以根据地缸的结构来设计鱼池! 本文转自龙巅水族论坛,由松仔编辑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