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08-29

 中医药方便 2019-08-30

01

男,4岁,反复发热4天,每次发热39.8,最低38.5,在外输液治疗及我院门诊治疗。

现在反复发烧,患儿妈妈说烧了4天天4夜了,鼻塞,流涕,呕吐,发烧,汗出,咽红,扁桃体肿大,舌红苔白,脉弦细。

六经辨证:太阳少阳阳明合病

辩方证:柴胡桂枝汤加石膏、桔梗、马勃

桂枝10g,白芍10g,生姜6g,大枣6g

甘草4g,柴胡15g,黄芩10g,党参10g

茯苓10g,白术8g,桔梗6g,马勃6g

石膏30g

2剂,日一剂,水煎服

5月9日二诊:已经无发热,咳嗽,有痰,无鼻塞流鼻涕,汗出,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桂枝10g,赤芍10g,生姜8g,大枣6g

甘草6g,厚朴6g,杏仁6g,桔梗10g

茯苓20g,白术15g

3剂,日一剂,水煎服

3剂后咳嗽、咳痰明显好转,不用在吃药。

口苦治疗之灵方

主方:柴胡10g,胆草6-10g,生牡蛎15—30g。若主症为虚寒,或体质属虚寒者,胆草宜减少至3g左右。

主治:口苦、慢性胆囊炎。

口苦的病机比较单纯,胆火上炎。大家知道,口苦是胆病主症之一,照《内经》的说法,口苦作为一种“奇病”,其病机为“胆虚气上”或“胆火上炎”。如《素间·奇病论》说:“有病口苦……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 。

《素问·痿论》又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可见口苦的继发病位在胆,而原发病位在肝。

因肝主谋虑,若“数谋虑不决”,则肝气郁结,郁久则化火,波及于胆,导致胆的功能失调,胆火上炎,或胆气上溢,则发生口苦。

王幸福老师治口苦习用裕光老中医自拟“柴胆牡蛎汤”。这首专方治疗单纯性口苦的有效率大约是十之八九。

每天背诵三条伤寒论

02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那些数十年如一日阅读的人,数十年如一日锻炼的人,他们每天做的事都很普通,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因为其坚持,时间让他们变得伟大。

愿你飞向向往的生活

人生就是一阵风,起了,没了;人生就是一盏灯,燃了,灭了。千年过后,又有谁去翻这本书。是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