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床的理解都是睡觉的床。直到有一天,郭沫若对这个解释产生了质疑,他说睡床在房间里,那房中怎么可能结霜?李白又怎么会有此联想?并且睡在床上,根本很难做到举头和低头这两个动作。 不得不说,郭沫若的质疑还是很有力的,首先,如果房间里都结霜了,那得冷到什么程度,恐怕李白不用等到捞月而死,直接冷死了,其次,你躺在床上,是真的做不出举头、低头这两个动作的。 于是又有人解释道,床前实际上是窗前,两个字读音相同所以被误传了,但是,古时的窗户不像现在可以大打开,多数是固定死的,并且为了挡风遮雨都用纸糊上,根本不可能坐在床上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月亮。 那床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床”这个字在古代除了指睡觉的床以外,还有很多种意思,一是胡床,类似于现代的小马扎;二是放置物品的底座,比如琴床、牙床;三是井床,就是井口处堆砌起来的那一部分。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常被解释为井床或胡床,这当中也有争议,那么,床到底是什么呢? 井床认同井床的人比较多,但很多人把井床解释为井边的栅栏,这是不对的,栅栏是栅栏,叫做井栏,不是井床。井栏在外,绕着井床一圈,起个安全防护作用。 唐朝诗人李贺有《后园凿井歌》一诗,其中写道: 井上辘轳床上转。 根据这句诗可知,井床实际上就是辘轳床,就是能使辘轳“坐”稳的东西,明朝周祈作《名义考》中,也对此有考证: “银床乃辘轮架,非井栏也。” 看到这里明白了吧,井床就是辘轳架。辘轳是什么呢?就是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打水起重装置。 把《静夜思》中的床理解成井床,说李白在院子里坐在井床边赏月,就比在室内床上合理多了。 胡床胡床又叫交椅,这是一种可折叠的便携坐具,汉代从胡人传入,故称胡床。由于这种坐具十分便携,所以皇室或贵族出游时,都会带着胡床,以便歇息,故而胡床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又有“第一把交易”代表首领的说法,《水浒传》中梁山排座次,宋江是梁山首领,所以坐第一把交椅。后来,胡床逐渐替代了中国古人席地而坐的方式,这是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把诗中的床理解成胡床也能说得通,在一个安静的夜里,李白站在胡床前赏月,突然有感而发作诗,似乎也合情合理。 那这两种床到底谁才是李白诗中所讲的床呢?自郭沫若提出质疑后,这个争论就没有停歇过,这就见仁见智了。比如李白《长干行》中写“绕床弄青梅”,说是井床或胡床都能说得通,但肯定不会是睡觉的床,男孩子不可能随便进入女子闺房还绕着床边儿玩,这不合礼教,而且,闺房中哪儿来的青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