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易笔记之易学史(二)

 耍赖的要不得 2019-09-01
汉代易学
易学发展到汉代,论述颇多,汉易注重本源的研究,故对易经象数之学阐述甚多。因去古不远,各有师承。除了《周易》以外的很多内容都保存了下来,汉人治学严谨重名物训诂,一字一义皆详细的辨析异同,考订精确。

师承:
商瞿传孔子,孔子传子夏,有子夏易二卷。
商瞿传子庸,子庸传田何子庄,天何子庄传丁宽,田何之下研究易学的分为四派:梁丘贺、施雠、孟喜、焦赣。梁丘贺传子临、王骏,施雠传人不详,孟喜传焦赣,焦赣传京房,京房传虞翻。费直传马融、郑玄、荀爽、陆续、宋衷、刘表。
孟喜:《周易章句》二篇,《周易灾异》十一篇,对卦气有研究。
焦赣:《焦氏易林》十六卷,《易林变占》十六卷着眼卦变研究。
京房:《京房章句》十篇,《京房易传》十一篇精于卦气
虞翻:《日月变例》六卷,《虞翻周易注》九卷,《周易集林》一卷,发明易卦消息之义,纳甲亦精,对见动变伏、本象都有阐述。
费直:研究易学,无章句,长于卦筮。以象、彖、系辞、文言解说上下经,字皆古文,故称古文易,东汉时陈元郑众皆费氏易,马融又为费氏作传,再传郑玄。
马融:《马融周易注》一卷,《马融章句》十卷
郑玄:《郑玄周易注》十二卷,郑玄精于爻辰
荀爽:《荀爽周易注》十卷,《荀爽九家集注》十卷
杨雄:杨雄是汉代另外一位对易学别有见解的学者,著有《太玄经》
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