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 | 邓亚萍来天津了!直奔这个地方......

 360_ss_note2 2019-09-01

今天

“邓亚萍”来天津了

直奔天津大学!

她还接受了

天津广播(ID:audiotj)记者采访

邓亚萍说:

天津一定会在冬季项目上蓬勃发展起来

▲邓亚萍接受天津广播记者采访视频

中国乒乓球界的超级大明星

邓亚萍

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头衔

两届奥运会上囊括4枚金牌

连续8年排名世界女乒第一

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她今天为何到直奔天津大学?

原来是为了这个!

今天(8月30日)上午,天津大学举行本科开学典礼,奥运冠军邓亚萍来校为新生讲授“体育第一课”,主题为结合自身的成长历程,诠释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

▲邓亚萍与大家合影

▲邓亚萍演讲结束给同学们签名,跟同学们交流

天津大学的学生们

都高兴坏了

纷纷晒出与邓亚萍的合影

邓亚萍以《活着的历史人物》为题

为天大本科生带来“开学第一课”

 一起来看看

她讲了些什么?

邓亚萍在天津大学演讲

天津是我的福地

1995年,在你们“00后”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在天津举办了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那次是中国乒乓球队第二次包揽7座奖杯,所以天津是我们的福地;那次我夺得了3块金牌,1块银牌,天津也是我的福地;也希望天津大学是你们大家的福地!

1998年,我从国家队退役,那一年还珠格格开始播出。

2001年,大多数今天在座的同学出生了,那是中国第二次申办奥运会。

2008年,我在北京奥运村开始工作,那时候你们可能刚刚7岁。

2013年,很多人在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看到了我,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勇攀高峰》。

2016年,我开通了微博“小个邓亚萍”,当时最多的回复就是:哇,从课本上走下来的人。还有人说,我小时候经常拿你写作文。

大家知道我的微博名为什么叫“小个邓亚萍”吗?因为“邓亚萍”已经被注册了,人家注册就是人家的,那行吧,我只能加一个“小个”。

▲邓亚萍微博截图

你们对我的印象是不是这几个关键词?邓亚萍、初代目、大魔王,也是因为刚刚开了微博以后,很多的年轻网友给我起的名,我说什么叫初代目?很多网友热心给我解释,因为当时你们这个时代是看张怡宁打球的对吧?你们觉得她是大魔王,结果发现还有一个我,没地方摆我了,只能给了一个初代目,我觉得特别可爱。

邓亚萍在天津大学演讲

奥运对于我来讲意义很大,我想讲两件事情:第一个是第一次申办,第二个是第二次申办。

1993年,中国申办第一次奥运会,当时我作为现役运动员代表做最后陈述,最后我们以2票之差输给悉尼,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输。

8年以后,我们再次申办奥运会,当时我在国际奥委会跟对很多委员讲:为什么中国人要办奥运?举办奥运会会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同时,对于普通百姓也是一次提升和完善自己生活的机会。当时,北京有3000万人,巴黎有800万人,整个中国13亿,对于奥林匹克来讲,没有来到中国举办,那会是一个遗憾。

今天我站在的地方——天津,1908年时发出“奥运三问”,让中国的奥运百年梦想从这里出发: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会奖牌?中国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1908年到2008年,中国百年奥运梦想成真。

邓亚萍在天津大学演讲

少年邓亚萍:我不服

我父亲是一名乒乓球教练,我也是乒乓球馆里长大的,我很喜欢。

我5岁开始打球,当时球台到我下巴,只能露一个脑袋,父亲给我垫了一个木板,站起来以后球台能到腰间。之后,我慢慢显露了一个相对比较强大的乒乓球基因,在河南省同年龄组开始拿冠军。

但之后去河南队集训时,有一天教练把我父亲叫来说:“你把她领回去吧,她不行,个太矮了,不可能拿世界冠军,中国乒乓球人才太多,基本你可以不用再打了。

我父亲当时只能把我领回家,问我:“怎么办?还要不要打?还是走一个正常成长轨迹,去读书?”我当时10岁,就觉得,不服,我希望能够继续打球,因为我喜欢打球。之后的我进行了非常非常多的努力和训练,要去证明自己能行。

省队既然进不去了,那时候郑州市恰好成立了女子乒乓球专业队,进去的几个人都是省队不要的队员。我们首先觉得要争口气,我们当时训练是在废旧的澡堂里,没有塑胶地板,是水泥地,更衣室就是我们的宿舍,每天的训练量超乎想象,一天大概12、13个小时,一周要训练6天。负重练球时要穿着沙袋背心,负重25斤,一个腿再绑各一个5斤的沙袋。郑州冬天零下十几度,夏天有四十多度,但任何客观的条件都不能阻挡我们对于梦想的追求,因为我希望首先要证明自己,要去争这口气。

结果我们这一组人,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把河南省队“干”掉了。

邓亚萍在天津大学演讲

13岁完胜世界冠军,争议声中走进国家队

1986年,当时13岁的我被借调到河南队去打中国最高水平的锦标赛,教练一开始不太敢用我,等到团体赛最后阶段已经决出名次了才让我上去打,当时我第一场就对阵八一队的世界冠军,结果2比0把她赢了,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孩,哪冒出来的?

下半年在郑州打比赛,教练把我放到2号主力的位置,结果比1号主力选手发挥得还好,当时在河南省很轰动,报纸说:“不知道从哪蹦出来一个小妮儿!

当时国家队规定,只要拿全国冠军是可以进国家队的,但是从没有13岁的小孩能进国家队,所以当时有很大争论,有的教练认为我是蒙的,有的教练说:“她个那么矮,你打她短球,她就不行了。

当时只有一个教练同意,就是张燮林,张燮林说:“你们觉得她个矮是个缺点,我认为,就是因为她个矮,她看球全是高的,所以她个个都要攻击,她没有防守,也不需要防守。

邓亚萍在天津大学演讲

是的,你们看我打球是不是看的很过瘾?因为我一直在打他们,我不需要防,因为对我来讲,每个球都是机会,这是我身高的不足,也是我的优势。只有把握住自己的人生,可能性才会更大,我们需要做的是走自己的路,塑造自己独特的风格,让你的长处长到极致,你就能赢,同学们要记住这句话。

我第一次拿世界冠军是16岁,是当时世界乒坛最年轻的冠军,从此开启了我的时代。从16岁开始,一直征战世界乒坛,到目前为止,有一项特别骄傲的记录:世界排名第一连续8年的时间,到现在这个记录一直没人能破。

这个背后是超乎你们想象的刻苦训练,到国家队以后我仍然是训练最刻苦的,食堂师傅见到我来了特别开心,只要邓亚萍来了,他们今天就可以下班了。一直到我退役,不管我拿多少世界冠军,我仍然是队里最刻苦的一个人,不要看那些光鲜亮丽的荣誉,实际上是背后巨大的付出。

邓亚萍在天津大学演讲

变化太快的时代,希望和你们00后做个朋友

除了打球,我私底下也是个蛮潮的人,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活动,碰到了黄晓明、易烊千玺,一不留神上了热搜;之后又去央视解说,大家都觉得我讲球有点意思;再去录了个节目,这里面有韩东君、火箭少女,外面粉丝人山人海,粉丝们都不认识我,但是在我们的黄金年代,我们信收的也是一筐一筐的。

▲邓亚萍与易烊千玺、黄晓明等参加活动合影

我发现“00后”很会生活,吃好吃的,玩好玩的,旅游,穿汉服,或者cosplay。生而为人,皆是凡人,热爱、坚持,用好奇心驱动自己的进步,就能找到生活的意义,所以我是支持你们的,也是理解你们的。

最后有一段话送给各位同学: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既然无法逆转物理意义的衰老,不如保持内心的热血和鲜活,我希望年轻的你们与国家、与时代的脉搏共振,体育教会我们永不服输,永远进去的精神,我们逆流而上,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冠军。

邓亚萍在天津大学演讲

邓亚萍简介:

邓亚萍,河南郑州人,5岁开始打乒乓球;1988年正式进入国家队;1989年16岁的邓亚萍首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作为中国队绝对主力,邓亚萍夺得女子单、双打两枚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邓亚萍复制了四年前的奇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

邓亚萍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她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世界乒乓媒体称为:邓亚萍时代!

退役后的邓亚萍履历也是相当厉害,进清华大学,拿下学士学位,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拿到硕士学位,进入英国剑桥大学,拿下了博士学位。

2009年4月,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2010年9月,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即刻搜索总经理。2015年12月2日,受聘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2016年6月9日辞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职务。此后,她从事体育创投事业,致力于帮助退役运动员转型。2018年12月25日,当选为河南省妇联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邓亚萍的儿子也已经12岁了,今年年初,邓亚萍和儿子林瀚铭曾登上央视《机智过人》栏目。林瀚铭当时自我介绍说:“我现在是北京市乒乓球二队的队员,我打球4年了。

记者 | 赵征

摄影 | 刘东岳

编辑 | 程婷 马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