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纪二十(一)--越王楼赋

 zqbxi 2019-09-01

       越王李贞,唐太宗第八子。母燕德妃。贞观五年,封汉王。七年,授徐州都督。十年,改封原王,寻徙封越王,拜扬州都督,赐实封八百户。十七年,转相州刺史。二十三年,加实封满千户。永徽四年,授安州都督。咸亨中,复转相州刺史。
        贞少善骑射,颇涉文史,兼有吏干。所在或偏受谗言,官僚有正直者多被贬退,又纵诸僮竖侵暴部人,由是人伏其才而鄙其行。武则天临朝,加太子太傅,除蔡州刺史。自则天称制,贞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及元嘉子黄国公撰、灵夔子范阳王蔼、元轨子江都王绪并贞长子博州刺史琅邪王冲等,密有匡复之志。遂命长史萧德琮等召募士卒,分报韩、鲁、霍、越、纪等五王,各令起兵应接,以赴神都。初,冲与诸王连谋,及冲先发而莫有应者,惟贞以父子之故,独举兵以应之。则天命左豹韬卫大将军麹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夏官尚书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率兵十万讨之,仍令凤阁侍郎张光辅为诸军节度。于是制削贞及冲属籍,改姓虺氏。官军进逼州城,贞乃饮药而死。麹崇裕斩贞父子及裴守德等,传首东都,枭于阙下。贞起兵凡二十日而败。被牵连危害的有其次子常山公、常州别驾李倩,其第三子李温被流放岭南。

       公元688年,太后武则天下诏所有皇室成员限期“入洛阳、会明堂、行大典”,李姓宗亲们都担心、恐惧这是武瞾设下了巨型陷阱,于是就有人假造庐陵王李显的书信串通李唐子孙起兵伐武,豫州刺史越王李贞率先起兵造反,史称“越王之乱”。武照以宰相张光辅为诸军节使,左金吾大将军丘神绩为行军主管,率十万大军迅速斩杀了李贞,灭九族。武则天趁机杀了很多没有起兵的李唐后裔,以绝后患.

越王楼,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公元656年-661年),距今已越王楼1350余年,是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的唐代文化名楼之一。东望富乐(山)、西接碧水(寺)、南眺南(山)塔、北连九院(科学城),踞龟山傍涪水,揽绵州之胜于无余。

越王,李贞(627年-688年),唐太宗第八子。唐史称,在皇族诸王中,李贞以"才王"闻名,"文武兼备","富有吏干"。刺绵州时,以忠孝为本,仁义为先,兴水利,扶农商,昭示天下,驯化百姓,融合各族,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公元656年,"三王"(汉王、原王、越王)加冠的李贞,以执政皇帝唐高宗的兄长身份任绵州刺史,担负重任,坐镇大西南,防御吐蕃东侵,保一方平安。唐王朝国库拨银50万两修建越王楼,李贞亲自督工。其初衷之一是作为加强防御,更重要的是栽梧桐引凤凰,广招天下人才,带动绵州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唐玄宗被迫出逃西蜀,率王公大臣、在两万御林军的护卫下入蜀,驻跸绵州越王宫----越王楼,方惊魂稍定,心情有所好转。玄宗出逃入蜀,一路上千辛万苦,吃不好,睡不好,伤感欲绝,没想到在远离长安的西南边陲绵州,尚有可与首都长安宫殿媲美的越王宫,一切均按王制打造,舒适安全。于是,唐玄宗不再忙于赶路,暂作休整,将越王楼作为临时行宫。

自唐越王楼修建完工之日起,天下文人雅士纷至沓来,越王楼挥毫泼墨,留下了无数千古颂传的经典诗篇,历代诗人题咏越王楼诗篇多达150余篇,其中尤以诗仙李白的《上楼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圣杜甫《越王楼歌》: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宋代陆游《登越王楼》:"上尽江边百尺楼,倚栏极目暮江秋。未甘便作衰翁住,两足犹堪踏九州"等诗闻名天下。唐、宋、元、明、清历代画家也多有描绘越王楼的精美画卷,故有学者称越王楼为"天下诗文第一楼"。

越王楼曾数度毁损,几经重建。唐末宋初,越王楼被一场大火烧毁大半,元朝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明代亦重建过一次,但明代的一场大火又将其彻底烧毁,仅剩越王台。

现在恢复重建的越王楼仍建造于龟山遗址,占地面积84.2亩,呈唐式昂斗飞檐歇山式,底层东西长66米,南北宽88米,主楼高99米,共15层,建筑面积22207平方米,集阁、楼、亭、殿、廊、塔于一体,一层至五层是阁,十层至十三层是楼,十五层是亭,顶端宝顶似塔,二层南北两方向是殿,各层有外廓,是当今仿古单体建筑之最。三大名楼楼主及专家来绵考察,称颂越王楼"霸气",故有"越王楼霸气、黄鹤楼大气、滕王阁才气、岳阳楼秀气"之说。

《越王楼赋》  罗邠

来从巨斧,力破混沌。轻云浊土,天府之门。北有青莲之地灵,南接蓉城之华盛。古闻皇叔以富乐,素引三江以泽润。傍江而行,可见龟山,龟山之巅,不名楼观。危楼百尺,集盛世之名匠;星晨纷至,汇卷秩之青帆。然何以不得名焉?

临汀以视,水浅而江窄。侧目仰望,楼众而宇重。大道星罗交汇,引拥流向内外。一湾污浊贪睡,沉泥沙于床岸。却观天下古迹,风景不再,覆葺多番,光阴载去,比比皆然。而盛名非鲜,惟越王孤寂。有师者云:高耸今不见,上古无名篇。

嗟乎,闻之憬然。棙草丛生,椋鸟群飞。有巨榕则不见新柏之青青,百雀啼而难闻幼鹰之高鸣。红杉能高百丈,棘根可深千厘。霓虹飞夺霞彩,洋流暗引风雨。或赐奇崛,或得隐居。缤艳有千朵,非菊在东篱。众年长常言,幼小无知,食盐所多其粟米者。吾辈哗然,愿向天工借梦!

百步登楼,闭目远望,大浪复滔然。身在颀伟,众览丘山,鳞云金光,叠影斑斓。青山楼阁,宝塔出丛翠;龟脊利剑,长刃入青天。拿乔傲意,似临云巅。青岚盘远山之上,落羽垂群鸥之间。梧桐虽稀,请以鹓鶵,复宴游龙,翩鸿赠舞。燕巢蜂窠,红鲤青鲈。夭李秾乔,絮蕊郁馥。斗拱繁杂,隔门雕竹。欲使东风西渐,长歌新赋。

君楼不知,天之高,地之广,日隐星辉,百尺更短。而物非以量衡舍取,赋名兴传。正以来往,驻足疑望,不晓君之伟绩,吾生感慨。然何以来叹?

我辈同君之微名,无以显赫。既天公不奏,未赐瑰丽,遍留沙尘。何不随我扬臂,同散灰烬,自作嵬岌!

《越王楼歌》 杜甫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卢栯

图画越王楼,开缄慰别愁。山光涵雪冷,水色带江秋

云岛孤征雁,烟帆一叶舟。向风舒霁景,如伴谢公游。

《越王楼》   陆游

蒲萄酒绿似江流,夜燕唐家帝子楼。

约住筦弦呼羯鼓,要渠打散醉中愁。

唐纪二十(一)--越王楼赋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唐纪二十(一)--越王楼赋 - zqbxi520 - 敞开胸怀  迎接未来 

         起强圉大渊献(丁亥),尽重光单阏(辛卯),凡五年。
  

         则天顺圣皇后垂拱三年(丁亥,公元六八七年)
   

        春,闰正月,丁卯,封皇子成美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
    

        二月,丙辰,突厥骨笃禄等寇昌平,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帅诸军讨之。
   

          三月,乙丑,纳言韦思谦以太中大夫致仕。
    

        夏,四月,命苏良嗣留守西京。时尚方监裴匪躬检校京苑,将鬻苑中蔬果以收其利。良嗣曰:“昔公仪休(公仪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博士。由于才学优异做了鲁国国相。公仪休遵奉法度,按原则行事,丝毫不改变规制,因此百官的品行自然端正。其事迹载于司马迁《史记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相鲁,犹能拔葵、去织妇,未闻万乘之主鬻蔬果也。”乃止。
    

        壬戌,裴居道为纳言。五月,丙寅,夏官侍郎京兆张光辅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刘祎之(刘祎之( 631-687年 ),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初学者。少以文藻知名。唐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豫王李旦即位,参预其谋,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爵临淮县男。武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天后返政,并受人诬罪赐死,时年五十七。文集七十卷,传于世。)窃谓凤阁舍人永年贾大隐曰:“太后旣废昏立明,安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正,以安天下之心。”大隐密奏之,太后不悦,谓左右曰:“祎之我所引,乃复叛我!”或诬祎之受归诚州都督孙万荣金,又与许敬宗妾有私,太后命肃州刺史王本立推之。本立宣敕示之,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太后大怒,以为拒扞制使;庚午,赐死于家。(又一个死于嘴巴,不识时务,没有把握,不要挑战权贵
    

       祎之初下狱,睿宗为之上疏申理,亲友皆贺之,祎之曰:“经乃所以速吾死也。”临刑,沐浴,神色自若,自草谢表,立成数纸。麟台郎郭翰、太子文学周思钧称叹其文。太后闻之,左迁翰巫州司法,思钧播州司仓。(对生命意义认识不同,竟视死如归
    

       秋,七月,壬辰,魏玄同检校纳言。


        岭南俚户旧输半课,交趾都护刘延佑使之全输,俚户不从,延佑诛其魁首。其党李思慎等作乱,攻破安南府城,杀延佑。桂州司马曹玄静将兵讨思慎等,斩之。(不要轻动大众的奶酪,至今法国在动乱
    

        突厥骨笃禄、元珍寇朔州;遣燕然道大总管黑齿常之击之,以右鹰扬大将军李多祚为之副,大破突厥于黄花堆,追奔四十余里,突厥皆散走碛北。多祚世为靺鞨酋长,以军功得入宿卫。黑齿常之每得赏赐,皆分将士;有善马为军士所损,官属请笞之,常之曰:“柰何以私马笞官兵乎!”卒不问。(自古名将爱士兵不爱财
    

        九月,己卯,虢州人杨初成掌郎将,矫制于都市募人迎庐陵王于房州;事觉,伏诛。
    

        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cuàn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
    

        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余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余里,掩击其部落;旣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自古争功多败亡
    

        命魏玄同留守西京。
   

        武承嗣又使人诬李孝逸自云“名中有兔,兔,月中物,当有天分。”太后以孝逸有功,十一月,戊寅,减死除名,流儋州而卒。(李孝逸,生卒年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淮安王李神通之子,胶东王李道彦之弟,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宗室、将领。李孝逸聪明好学,善作文章。初封梁郡公,历任给事中、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等。曾两度率军抵御吐蕃军队的侵犯。武则天称制后,入朝担任左卫将军,深受武则天的亲遇。光宅元年(684年),眉州刺史、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武则天任命李孝逸为左玉钤卫大将军、扬州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三十万大军,征讨徐敬业。同年十一月,李孝逸攻克扬州,徐敬业败死,扬、润、楚三州得以平定。李孝逸因功升任镇军大将军、左豹韬卫大将军,改封吴国公。李孝逸素有名望,自平定徐敬业之乱后,更是声望甚重,因此遭致武承嗣等人的忌恨陷害。垂拱二年(686年),武则天贬李孝逸为施州刺史。同年冬天(一作垂拱三年,687年),武承嗣使人诬告李孝逸曾自解其名字中的逸字,说逸字中有兔,兔是月亮中的东西,当会有作天子的名分。武则天念李孝逸曾有功于己,便减免其死罪,削除名籍,流放儋州。不久,李孝逸在儋州去世。景云初年(710年),朝廷追赠李孝逸为益州大都督(一作金州大都督)。)(李氏后代果然多死于武则天,李家丧门星
    

       太后欲遣韦待价将兵击吐蕃,凤阁侍郎韦方质奏,请如旧制遣御史监军。太后曰:“古者明君遣将,阃外之事悉以委之。比闻御史监军,军中事无大小皆须承禀。以下制上,非令典也;且何以责其有功!”遂罢之。(武则天无德有才
   

       是岁,天下大饥,山东、关内尤甚。
    

        则天后垂拱四年(戊子,公元六八八年)
    

        春,正月,甲子,于神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四时享祀如西庙之仪。又立崇先庙以享武氏祖考。太后命有司议崇先庙室数,司礼博士周悰请为七室,又减唐太庙为五室。春官侍郎贾大隐奏:“礼,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百王不易之义。今周悰别引浮议,广述异闻,直崇临朝权仪,不依国家常度。皇太后亲承顾托,光显大猷,其崇先庙室应如诸侯之数,国家宗庙不应辄有变移。”太后乃止。
    

        太宗、高宗之世,屡欲立明堂,诸儒议其制度,不决而止。及太后称制,独与北门学士议其制,不问诸儒。诸儒以为明堂当在国阳丙巳之地,三里之外,七里之内。太后以为去宫太远。二月,庚午,毁干元殿,于其地作明堂,以僧怀义为之使,凡役数万人。
    

        夏,四月,戊戌,杀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贤。象贤,处俊之孙也。
  

        初,太后有憾于处俊(郝处俊(607年-681年),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其父为郝相贵,许圉师的外甥,生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十岁早孤,好读书,嗜《汉书》。贞观年间进士,吏部侍郎高士廉很看中他。做过甑山(汉川)县令,故时人郝甑山。累迁吏部侍郎。武则天当政时,极力反对高宗让位武则天。卒于唐高宗开曜元年(681年),年七十五岁。郝处俊下葬后,有一书生路过其墓,叹曰,"葬压龙角,其棺必斫。"有二子:郝北叟,司谏郎;郝南容,秘书郎。后来其孙郝象贤造反失败,武则天下令将郝象贤的尸体割裂分解,再挖掘郝处俊的坟墓。),会奴诬告象贤反,太后命周兴鞫之,致象贤族罪。象贤家人诣朝堂,讼冤于监察御史乐安任玄殖。玄殖奏象贤无反状,玄殖坐免官。象贤临刑,极口骂太后,发扬宫中隐慝,夺市人柴以击刑者;金吾兵共格杀之。太后命支解其尸,发其父祖坟,毁棺焚尸。自是终太后之世,法官每刑人,先以木丸塞其口。
   

        武承嗣使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末紫石杂药物填之。庚午,使雍州人唐同泰奉表献之,称获之于洛水。太后喜,命其石曰“宝图”,擢同泰为游击将军。五月,戊辰,诏当亲拜洛,受“宝图”;有事南郊,先谢昊天;礼毕,御明堂,朝羣臣。命诸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以拜洛前十日集神都。乙亥,太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狗屁儿戏
   

         六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壬寅,作神皇三玺。
    

        东阳大长公主削封邑,并二子徙巫州。公主适高履行,太后以高氏长孙无忌之舅族,故恶之。
    

         河南道巡抚大使、冬官侍郎狄仁杰以吴、楚多淫祠(淫祠意思为滥建的祠庙,不在祀典的祠庙。淫词在浙南称为古宫庙。据民国《平阳县志》神教篇不完全统计,全县可供演出的古宫庙戏台就有360多处。这些古宫庙均为四合院式的建筑。大的宫庙一般为两进五开间或七开间,庙的结构,后进为神庙大殿,中间天井,左右两边轩廊,戏台紧依前进,面朝大殿,三面空旷。戏台平面呈方形,台面一般阔6至7米,铺厚达5厘米硬木板,戏台深为7至8米,高达8到9米,戏台离地面一般1.5米。台后以屏风为隔,屏风左右门有"出将"、"入相"匾额,即上台门和下台门,也就是演员出入之门。),奏焚其一千七百余所,独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
    

         秋,七月,丁巳,赦天下。更命“宝图”为“天授圣图”;洛水为永昌洛水,封其神为显圣侯,加特进,禁渔钓,祭祀比四渎。名图所出曰“圣图泉”,泉侧置永昌县。又改嵩山为神岳,封其神为天中王,拜太师、使持节、神岳大都督,禁刍牧。又以先于汜水得瑞石,改汜水为广武。
    

       太后潜谋革命,稍除宗室。绛州刺史韩王元嘉、青州刺史霍王元轨、刑州刺史鲁王灵夔、豫州刺史越王贞及元嘉子通州刺史黄公譔、元轨子金州刺史江都王绪、虢王凤子申州刺史东莞公融、灵夔子范阳王蔼、贞子博州刺史琅邪王冲,在宗室中皆以才行有美名,太后尤忌之。元嘉等内不自安,密有匡复之志。
    

       譔zhuàn谬为书与贞云:“内人病浸重,当速疗之,若至今冬,恐成痼疾。”及太后召宗室朝明堂,诸王因递相惊曰:“神皇欲于大飨之际,使人告密,尽收宗室,诛之无遗。”譔诈为皇帝玺书与冲云:“朕遭幽絷,诸王宜各发兵救我。”冲又诈为皇帝玺书云:“神皇欲移李氏社稷以授武氏。”八月,壬寅,冲召长史萧德琮等令募兵,分告韩、霍、鲁、越及贝州刺史纪王慎,各令起兵共趣神都。太后闻之,以左金吾将军丘神绩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以讨之。(正好借口灭李氏
   

       冲募兵得五千余人,欲渡河取济州;先击武水,武水令郭务悌诣魏州求救。莘令马玄素将兵千七百人中道邀冲,恐力不敌,入武水,闭门拒守。冲推草车塞其南门,因风纵火焚之,欲乘火突入;火作而风回,冲军不得进,由是气沮。堂邑董玄寂为冲将兵击武水,谓人曰:“琅邪王与国家交战,此乃反也。”冲闻之,斩玄寂以徇,众惧而散入草泽,不可禁止,惟家僮左右数十人在。冲还走博州,戊申,至城门,为守门者所杀,凡起兵七日而败。丘神绩至博州,官吏素服出迎,神绩尽杀之,凡破千余家。
    

       越王贞闻冲起,亦举兵于豫州,遣兵陷上蔡。九月,丙辰,命左豹韬大将军曲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将兵十万以讨之,又命张光辅为诸军节度。削冲属籍,更姓虺氏。贞闻冲败,欲自锁诣阙谢罪,会所署新蔡令傅延庆募得勇士二千余人,贞乃宣言于众曰:“琅邪已破魏、相数州,有兵二十万,朝夕至矣。”发属县兵共得五千,分为五营,使汝南县丞裴守德等将之,署九品以上官五百余人。所署官皆受迫胁,莫有鬬志,惟守德与之同谋,贞以其女妻之,署大将军,委以腹心。贞使道士及僧诵经以求事成,左右及战士皆带辟兵符。曲崇裕等军至豫州城东四十里,贞遣少子规及裴守德拒战,兵溃而归。贞大惧,闭合自守。崇裕等至城下,左右谓贞曰:“王岂可坐待戮辱!”贞、规、守德及其妻皆自杀。与冲皆枭首东都阙下。
   

        初,范阳王蔼遣使语贞及冲曰:“若四方诸王一时并起,事无不济。”诸王往来相约结,未定而冲先发,惟贞狼狈应之,诸王皆不敢发,故败。(仓促起事而速亡
    

        贞之将起兵也,遣使告寿州刺史赵瓌,瓌妻常乐长公主谓使者曰:“为我语越王:昔隋文帝将篡周室,尉迟迥,周之甥也,犹能举兵匡救社稷。功虽不成,威震海内,足为忠烈。况汝诸王,先帝之子,岂得不以社稷为心!今李氏危若朝露,汝诸王不舍生取义,尚犹豫不发,欲何须邪!祸且至矣,大丈夫当为忠义鬼,无为徒死也。”(第二次李氏反抗失败,付出血的代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