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秋水》第十二夜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01

【原文】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译文】

公孙龙向魏牟问道:“我年少的时候学习古代圣王的主张,长大以后懂得了仁义的行为;能够把事物的不同与相同合而为一,把一个物体的质地坚硬与颜色洁白分离开来;能够把不对的说成是对的,把不应认可的看作是合宜的;能够使百家智士困惑不解,能够使众多善辩之口理屈辞穷:我自以为是最为通达的了。如今我听了庄子的言谈,感到十分茫然。不知是我的论辩比不上他呢,还是我的知识不如他呢?现在我已经没有办法再开口了,冒昧地向你请教其中的道理。”

先说一个成语的出处“百口莫辩”——“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读了庄周之后才知道生活中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道家经典,但往常的话并没有这个意识,可见这也算是读书的进益了。

然后在口边将这段翻来覆去的读了两遍,还是一样的感觉,还是一样的喜欢,终于可以在还算清醒的时候“做作业”了。其实就是在说公孙龙问了魏牟一个问题,为啥我从小也是饱学先王之道,啥事儿也明白,谁也说不过我,而今听过庄周的言论,咋就迷惑不已,啥也搞不清了呢?,不得不说庄周的“洗脑”功力很深,我想先哲圣贤大抵都有这样一副好脑子和好口才吧!这也是一个教书匠要修炼的,像我这样的性格,当这种传说中的“灵魂的工程师”,也是极心累的,看不得任何一个孩子不努力,唉,慢慢适应吧~

然后就是题目这句“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描绘的是公孙龙在没有倾听庄周言论之前的状态,说的是黑白分明,能言善辩,也是颇为自得了。但是吧,这种明辨是非的笃定还是需要学习的,要时刻清楚明白自己做的是什么,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坚定的完成选择就好,是不是的有树牢、巩固,其他的,都不重要。至于颠倒是非的口才,那就很没有必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