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成为某一个领域的高手

 碧海蓝天kx32di 2019-09-01

关于成为高手,大部分人的状态是:今天投入到某个领域,然后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效果,不然就基本判定自己不应该这么做,反复多次失败以后便再也没有了踏出脚步的勇气,毕竟,在内心里已经形成了再怎么折腾也就这样暗示

事实上,我一直认为大脑里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想法都应一分为二,它绝不可以是单线的,就像上面这个暗示,它实际上是脑袋里的脏东西,必须通过自我洗脑把它净化掉。

换个说法就很简单地处理掉这个问题了。

假如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事情,别人可以做到吗?别人真的不行的话,你比其他人究竟厉害多少呢?

这么一问,很快可以把自己拉回现实,答案基本明了。人其实差别不大,但凡你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务必是你通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门槛,例如写作、弹钢琴、打篮球,哪怕卖油翁油穿钱孔等。

所以,绝不可以期望在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上稍微一努力,就能看到明显超越别人的效果。那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你认同的吧?

好了,解决完这个底层逻辑,我认为我们在任何一个新接触的领域,都可以以较为平静的心态接受自己是个傻逼的现实了。

听起来很不好,那就没有办法了吗?当你打算沉下心来搞某件事的时候,不妨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对于价值不高的领域,我们万万是不能沉下心来从傻逼开始修炼的。所以,找到自己认为相对高价值的领域,做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棒球之神泰德把打击区域划分为77个,每个区域只有一个棒球大小,他在比赛时忽略其他区域,只有当球进入最理想区域时,才挥棒击打,保持了0.4的击打率,入选棒球名人堂,成为传奇。

巴菲特只投资高价值、可迭代、有护城河的公司,其它的不看;不求短期获利,只看长期获利,尽量少动,成为一代股神。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泰德不需要为所有的球筋疲力尽,巴菲特不需要为满世界的公司老眼昏花,我们要做的是选择那些投入和产出成非线性比的事情,这个因人而异。

保持专注,持续迭代。今天是一个机会更多,但成功概率更小的世界。处处有机会,就是处处有竞争,而且,今天的机会多了十倍,但竞争者却似乎多了百倍不止。

实际上,处处有机会,也可以说处处没机会。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这个不断开放的市场里,牢牢聚焦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高手的时代,三心二意是不可能的。

有的人说,我很厉害啊,有“三头六臂”!。可你知道,李昌镐成为一等一围棋高手,每下一子只求51%的胜率;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在当时看来是多么的不可理喻!现在看来恰恰是最高明的手法。

因为,聪明是没有护城河的,取巧也无法刻意练习持续精进,在细小的坚持中,他们感受到了微小优势持续迭代产生的强大力量,更加明白好的成功是聪明人的笨功夫。

看准幂律分布,挤进头部,该分布有高度不平均且分形(即几乎广泛存在,到处都符合该规律)的特点。

研究表明,在一个流动、开放的社会里,阶层分化是稳定且可预期的。(心痛)

给我们的一线生机是,整体是这样的,但里面的个体却不会。

唯一的解救办法是,通过持续学习、提高效能,朝着系统的杠杆点发力,做那些付出20%却能收获80%的重点,通俗地说,就是抓重点,抓重点,持续地抓重点!

唯有这样,才有机会跻身头部。但所谓的头部,并不是说要去追随马云、刘强东的脚步,洞悉国家趋势等,实事求是地说,那简直就是太空漫步!

一些可以用来体会的说法是, 从价值出发,不要因为一些事情容易而去做,而要根据价值,哪怕是窄门,也要去做。另外,具备思考差异化优势,如大家都做微信,新榜起来了,大家做内容,千聊起来了,很神奇吧。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眼高手低,从身边触手可及的头部做起,鸡头变凤头才是客观规律。

好了,唠叨这么多,我们还是无法改变自己是个傻X的开始,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规律缩短停留在傻X阶段的时间,不是吗?

事实上,从这个维度来说,我们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这对弱者来说恰恰是个好消息,不值得庆幸吗?

如果你认真看完此文,我想里面的一些客观规律还是会让你一惊的:“原来!事情还可以这么捋一捋”。

希望对你有帮助——来自一个“傻x”的祝福。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