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环桩之我见:金顶沉锋

 九天凌霄阁 2019-09-01

“金顶沉锋”是玉环桩的一个式子,个人感觉这个式子是最难练好的。因为练的时候很容易动作左右歪斜,身体一歪,体内气机就堵住了,降不下去,然后整个功夫就失去了内炼的作用。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玉环桩的修行是讲究“阴升阳降”,阳气是从足三阳经往下走,降到脚底,然后再从阴经上行,这样一来,一升一降才能形成一个循环,使真气循行周身,而有玉环之效。你身体一歪,没有了阳降,自然也就没了阴升,玉环桩就失去了锻炼的意义。

那么为什么身体容易歪呢?我们来分析一下“金顶沉锋”的动作,(以左腿在前为例):两脚不动,右手顺背右侧腰际处贴身推下,过臀部经大腿的后侧导引,同时身形顺势蹲下俯身,取右坐步。同时左手不动,用力撑起,右手贴腿后侧导引,推至脚腕处。

大家看这个动作,左手是撑在头上的,然后右手推至脚腕处。本身这个动作已经有一定的左高右低的倾向,再加上右手要顺着右腿后侧下按,因为人的后天用力习惯,注意力这时多集中的右手上,这样一来气血就往右边倾斜了,于是身体就歪了。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认真体会动作的要领,在手按过臀部时,就应该顺势蹲身,由身体带动右手下行,而不是继续用手往下硬推;这时不要强硬的想要身体垂直地面,而是自然的顺势俯身。

在蹲下的时候,要注意腰背的两根大筋同时受到拉伸,这两根筋下面就是膀胱经,要打开膀胱经才能使阳气下行。如果只是一侧感受到拉扯(一般多是后腿所在的那边),那就说明身体歪了。

我刚开始练玉环桩的时候也是歪着身体练了好久,后来调整过来,顺势蹲身带动手下按后,就始终注意这两根筋来调节身体中正。练了一段时间,就觉得这两根筋所在的位置开始有热力出现,然后慢慢地往上漫延。

我就想着,这不对了啊。玉环桩要求的是阴升阳降,这阳气怎么往上升了?一想,原来是自己意念过于集中在腰背了,于是就不再过于注意腰背。又练了一段时间,发现身体又开始不由自主的有些歪。

这是怎么回事?不能老想着腰啊,这样气就循行不起来了。后来想起老师当年传授我们练玉环桩时,说年老体弱的人,练玉环桩蹲不下去,可以站高些练,手不到的地方,意到就行。再一回头琢磨玉环桩,自己身体歪,应该是意念过于注重了手按摩的后腿,而忽视了前腿;这阴升阳降,不能气只走一边腿的阳经啊。

于是在练的时候,除了下按的手之外,心神也同时注意前腿,练了一段时间后,一蹲下就感觉到同时有一股气贯穿了前腿的阳经,于是身体自然中正了。

练“金顶沉锋”还有一个比较争议的地方,就是蹲下时,身体的重心在哪,身体到底面向哪里?因为练的人基础不同,习惯不同,比如前腿迈出时,你是迈出得长一点,还是宽一点;还有每个人对功夫的理解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到你蹲下时的重心和身形。

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想要练好多“金顶沉锋”,要注意好两点:一个是要保证身体的中正,不偏不倚;这个可以通过感应两条大筋和身体的中脉来调整。另一个则是要感应双腿的气机,就是说两条腿的阳经都要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使气机通畅;从外在的感觉来说,就是你练的时候,阳经所在位置的皮肉、经筋都要得到足够的拉伸,压挤。

当然练习一段时间后,外在的筋骨皮肉已经拉伸开来,这时就没有了明显的拉扯感觉,这时可以去感知内在的气机来替代。

当然这些都是有为的修习,等身姿动作逐渐合于规矩,形成记忆了;并且内力萌动,气推形动之后,就可以放开思绪,纯任内力运行,以返先天,这时“金顶沉锋”就自然而然的立身中正,合于规矩了。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武当太乙铁松派代第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第19代传人 凌霄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