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接触心理学,自己首先是受益者。 从知道自己在亲子关系中错误的部分开始修正,陪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也慢慢成长。 开始可能是假装接纳,到后来是真正的接纳,接纳孩子接纳老公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也会觉察,其实我仍然会有不喜欢的人或事,原来会评判这些,现在则是尊重这些人或事,但并不认同他们的言行。 我想或许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慈悲心吧。 02 当我的内在发生改变以后,外在言行同样发生改变,我觉得是开始懂得建立边界感,开始为自己的权益发声。 同事会觉得我没有原来那样“好说话”了,也开始斤斤计较了,然后就会接收到一些言语攻击,但是,我已经回不去啦!因为在职场上的一些改变,让我觉得很爽。 过去的超我太强大,被压抑的本我时不时摇旗造反,脆弱的自我已陷入抑郁焦虑的状态。 当我开始告诉自己;“你已经够好了!”“你可以拒绝!”“你确实还有不足!”等等等等的时候,我开始对自己有了耐心,开始对自己宽容。 我不再害怕表达出的自己的想法是遭到否定的是丢人的,也越来越少地因为完成的工作不完美而辗转反侧胡思乱想。 现在会觉得,每一天都像是在修炼,尽可能专注在当下做的这件事情里,尽力做好它,不论结果怎样,但自己是无悔的。 今天试水咨询师,一开始没什么思路,有进行不下去了的感觉。后来在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扮演来访者是在说自己的故事。 脑海里马上有了一个方向,就是运用萨提亚模式,贴着来访者走内在冰山,然后就从感受、身体、想法、期待层层往下走。 03 我希望更多的了解情况,让来访者多说一些关于他自己的,对这个困扰问题的感受、想法,试着让来访者看到自己可能需要重新改写的认知和想法,看到内心深层的期待及渴望。 当看到和了解了那些希望被别人认同、尊重、理解的需要之后,再去寻找资源——来访者自己的“药”以及来自其他方面的支持。 扮演来访者的伙伴后来的反馈中也提到,对过往十几年的工作经历经验可以再深入的谈一谈。 也许,“解药”就在那里。 04 萨提亚模式的四大目标是: 1.提高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信念或感受。 ⒉做更好的选择:三种以上才是选择,而且更有力量。 ⒊更负责任:为自己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行为负责,我们驾驭它们,为它们做出选择,并透过它们体验喜悦。 ⒋更和谐一致,与自己接触,兼顾自我、他人、情境,并能够驾驭自己。而我目前咨询时候的困惑,就是对咨询目标的把握不清晰。很多求助者来到咨询室,希望能够快速找到一种“特效药”,“短平快”地解决问题,这几次活动学习观摩到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运用,又看了网上的一些简介,觉得可以和萨提亚模式结合起来,在澄清和设置咨询目标上有异曲同工之感。 咨询师的个人特质及咨询技术取向影响并形成不同的咨询风格。 我想我应该是更偏向人本,找回自我效能感,成就自我实现。 在个人成长中感受到,只有我自己体验到的和自己做的决定才能促使我的改变。 比如我知道晚睡不是爱自己的表现,有时依然会管不住自己晚睡。 我知道瓜子吃得太多不好,我依然会用嗑瓜子来压制焦虑。 分享感受: 时间飞逝而过,我们的小组活动已经进行了四分之一了,感受了一下,每次活动之前都充满期待之情,活动中我提醒自己要专注在当前的两个小时里。 当然,情绪的扰动也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这次活动结束后,感觉浑身的细胞都处在兴奋和紧张的状态,久久不能平复。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