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细品《诗经》之美

 江山携手 2019-09-0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辟了中国文学抒情诗的先河。在《诗经》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主要是通过描写其在爱情生活中的表现来完成。

《诗经》里的女性,或清新淡雅,或勤劳勇敢,或和顺温柔,或真率热情,勇于追求,但无论是哪种,她们都是美丽的。

这种美博大,谦和,持久!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细语真情,岁月静好

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林栖这首诗歌在文学表达上非常特别,它是一部“情景剧”。诗歌简短的第一句说出了故事发生的主人公和场景。时间发生在黎明破晓之前,地点在家中的卧室里,情景是一对夫妻在床头的私语对话。妻子在督促丈夫快点起床,而丈夫睡意朦胧,有点想赖床的感觉。

是幸福家庭的经营模式,首先最重要的是勤劳,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幸福,而勤劳就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丈夫外出打猎, 妻子便等待他回来为他烹饪美味佳肴一起食用。所谓平淡之中见真情,每一顿饭菜都是如此平凡温馨,又充满着爱意和爱情的仪式感,这也是他们之间真挚美好爱情的见证。

诗歌最后描写了丈夫心中明白妻子对自己的好,要将随身的玉佩赠与她以表达感恩之情。丈夫在身体力行地告诉读者感恩之心也是保持一份幸福生活状态的秘诀。彼此共同努力和付出的结果,享受的同时也应懂得感恩和回报对方的付出。

颜如花易逝,德如玉绵长

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林栖《有女同车》是一首以男女之间美好爱情为主题的诗歌,讲述了诗人与一位心爱的女子一同坐车出行的故事。

诗人不但描写了这位女子如同木槿花鲜艳明媚的容貌,也从描写女子身上所佩戴的玉石,来侧面赞美这位他心爱的姑娘如精致的玉佩一样温柔润泽。

诗人对女子的赞美从外在的容貌进一步到内在的温柔,最后又更进一步实写此位女子内在性情品质之美

诗人对女子由外而内的描写也从侧面说明这位诗人不是平庸而只看表面之人。选择爱人应该注重品德而非容貌,因为只有内在的贤德品质可以伴随一生,始终影响和感化身边的人。

以爱之名,化平凡为珍贵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林栖现在普遍认为这是一首关于爱情的真挚情歌,诗歌的第一段描述了一场情侣之间充满悸动心情的约会。诗人如约而至,不曾想那位姑娘却和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诗人拿着姑娘赠送的定情礼物,睹物思人,虽然诗歌没有明确交代,但从这段甜蜜的回忆中读者也能知道诗人如约见到了他心仪的姑娘。

诗人和姑娘的定情礼物 “彤管”只是一种普遍生长在野外的“茅草”,诗人之所以如此爱不释手正是因为爱屋及乌啊。

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林栖《柏舟》这首诗歌的主旨非常明确是一位女子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而写下的。

诗人心仪的对象是一位留着“两髦”发型的男子,对于这份爱情诗人不但心有所属且坚定不移。

诗人以柏舟自比来表达坚定不移的决心是因为无法与心仪男子在一起,她所面对最大的反对和阻力是来自身边最亲近的人,父母的不理解是让她最伤心也最无法接受的。

诗人对爱情坚定不移和决不妥协的誓言是非常明确的,但诗人具体的爱情对象诗歌里并没有交代,所以也留给了后世许多遐想和诠释的空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王风·大车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林栖:《大车》的主旨非常明确,它是关于爱情坚贞不渝的誓言,但其背后的故事却是模糊的,因此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诠释和猜想。诗歌开始诗人描写了一位坐着马车、穿着毳衣的贵族大夫。诗人早早就在路边等候,先闻其声后见其车。

从诗句中可判断诗人与车上的男子应该是爱人的关系。男子要坐车离开,使得两人面临分离。诗人心中难舍早早在路边等候着马车并目送它远去。诗人心中是有哀怨之情的,因为这场分离或许是可以避免的,只是需要这位贵族男子拿出勇气。

面对爱人的离开,不知何日才能再次相聚,但这场分别并不是爱情的终点。诗歌的最后一段,诗人诉出了心中坚定不移的爱情诺言。这一段是文学上的升华之笔,使得这场普通的离别更为凄美感人。

所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一旦人的情感,尤其爱情上升到以生死为范畴和条件的程度,它的悲剧之美就一下子表现出来了。用死亡和毁灭来证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这种悲剧文学之美,即使隔了上千年也依然使人感动不已。

以上配图来自插画师小露

林栖:复旦大学哲学硕士、独立音乐人。源于对于《诗经》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试图想用现代的语言方式,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多学科多角度品味《诗经》之美,传递中国古典文化的隽永魅力。

试听音频▼

课程特色

1、逐字、逐句、逐篇解读,全面专业;

2、结合历代各家解读,从多方面阐述

3、和以往固有的理解揉碎,完整描绘

4、原创古典乐为背景音乐,契合古风;

适合谁听

1、喜欢《诗经》的学生和家长

2、热爱国学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

学员评价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音频课程在诗享课堂上架以来,已有三万学员跟着林栖老师学习。目前已更新至176集,全网更新最快。

点击图片 聆听诗经之美

购买须知:

▲ 本课程为音频课程,购买后即可永久收听该课程。

▲ 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购买成功后概不退款,请您理解。

▲在购买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在微信搜索微信号【gongpeng0924】来随时咨询,客服小伙伴会为您贴心解答。

点击【阅读原文品读诗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