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臂、动腰、坐腿、慧眼练太极拳

 文苑书店66 2019-09-04

        铡刀,指的是切草等五金刀具。其在底槽上安刀身,刀的一头栓杆轴式固定可活动;一头有把柄可以上下提压。
        现在极少人用铡刀了。铡刀是专门给牲畜铡草料的,一人把草料紧圈填进铡刀头端,另一人骑马蹲裆式双手握住刀柄高高抬起,待填草的人把草填送到铡刀下,用力把铡刀按下,草就刷刷的切断了,铡刀属于传统农具,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家的奶牛由一头,发展到三十多头,成了养牛专业户。草饲料加工仍还全靠手工铡刀切草。
        少年时,父亲让配合切草,由几棵玉米杆,到十几棵玉米杆,逐渐增加。
         青年时,父亲让配合切草,由小捆到中捆,也是逐渐增加。
         参加工作后,每当休假或放假,回去帮老父亲切草。而是根据秸秆的干湿情况圈捆铡切。
     但,父亲从来不让儿女们填草,怕孩子们填草时,不规范把手指切了。父爱如山。
      数十年过去啦,少年、青年、壮年时配合父亲切草的经历历在目。从而联想到练杨氏太极拳“其根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1.  小时候,沒力气,填入刀槽的草杆多了切不动草,就双手吊在刀柄上,往下拽,无济于事。遭到老父训教。
        2. 跳起来,二脚离地用身重量压刀,也只能切下一少部分。遭到老父警告。
        3. 成人后由站立开步变骑马蹲裆式,脚扎地。力由脊发,一鼓作气。手抬铡刀起,腰带臂,臂带手,手按刀铡。草断飞落。

                     一.  活臂
        太极拳练的好坏,上肢臂手的操作非常重要。必须以腰带动不能盲目乱动。
        上肢臂手还有特殊的功能:其一是传力。“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即说明根力上升到腰,最后要通过臂手发出。
          切草也是同理,1)双手吊在刀柄上是无根;2)全身压在刀柄上无力。力无根基,更没有通过腰即臂手发出。
         上肢的另一功能:是传递信息。即“练听劲“的功夫。胳膊和手与对方接触,就能得知对方的动态和劲力。
         铡草也是同样的,手臂传递回来的信息:是草干好切,草湿难切;草捆的松不好切,草捆的紧好切;草距刀轴近好切,草距刀轴远不好切等。

                    二. 动腰
     《太极拳论》中讲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简单来说,主宰腰就是动腰。
       从铡刀切草全程可以看出,全身动作起动在腰,腰就是总指挥,两脚开步站立,横跨铡刀尾部,双手握刀柄,起身抬刀,十趾抓地,两腿下蹲,腰脊下沉,立身中正,双臂带手,手按刀柄,全身协调,动作一致,腰它指挥着切草的全程动作。铡草时若没有腰的主宰,寸草分离是无稽之谈。

                    三.   坐腿
       《太极拳论》中提到:其根在于足。太极拳对下肢足腿的要求,称之谓底盘根基功夫极为重要。脚下有根稳固,蹬地接劲由腿部从屈到伸产生根力,再上送到腰到手。这就是明确指出足腿底盘要有产生根劲的能力。
         铡草时,脚是根基,双脚蹬地接劲,双腿由直到屈再到直产生根力,腿劲再传到腰到臂到手,腿动、腰动、臂动、手动、刀动、草桔切断,秸秆分离。

              四.   慧眼
        太极拳的精髓在精气神,精气神的体现主要在眼法上。如“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讲得再清楚不过了。试想,鹰隼不死死盯住兔子,猫儿不死死盯住老鼠,它们能捕到猎物吗?这就告诉我们眼法的重要性。
         铡草,你眼不专注铡刀前端填草量;不盯住填草人的添草动作;不盯住铡刀刀床的位置;那你是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儿戏,是会发生流血事故的。
     总之,切草和练太极拳一样。要必须坚持'活臂、动腰、坐腿、慧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