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言菊朋,一本谭派艺术活字典,从名票到成为名角他经历了什么?

 唯我英才 2019-09-05

言菊朋(1890~1942),前“四大须生”之一,早年学演谭派,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借鉴其他行当和剧种曲调,创造出独具风格的“言派”唱腔。言菊朋对字音四声的运用十分考究,主张“腔由字生,字重腔轻,字正腔圆”形成了行腔吐字精巧细膩、起伏跌宕、顿挫有致的演唱风格。韵味醇厚,耐人咀嚼,适宜表达悲苦、凄凉的感情。代表剧目有《让徐州》《卧龙吊孝》《宫门带》《四郎探母》等。言菊朋自从喜欢上谭鑫培的艺术之后,便成为一个十足的谭迷,可称得上是谭鑫培的铁杆“粉丝”。像所有的追星族一样,只要有谭鑫培的演出,言菊朋场场必到,另外他还不惜花费重金请人说戏。所以他深谙谭鑫培的每一出戏、每句唱腔、每一段唱词、每一个动作,甚至哪出戏穿什么样的戏装都了如指掌,俨然一本“谭派艺术活字典”。

言菊朋,一本谭派艺术活字典,从名票到成为名角他经历了什么?

言菊朋《让徐州》像

不但如此,言菊朋在日常生活中也亦步亦趋地模仿谭鑫培,有时达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谭鑫培有两大嗜好,一是闻鼻烟,一是收藏精美的鼻烟壶。谭鑫培流传下来的照片仅寥寥几张,其中有一张是谭鑫培拿着鼻烟壶的便装照,言菊朋看到后,也到照相馆拍了一张拿着鼻烟壶的照片。谭鑫培因为经常闻鼻烟,两个鼻孔总是被烟熏得黄黄的,在演出前,谭鑫培都要将鼻孔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扮戏上台言菊朋虽然不闻鼻烟,但每次扮戏前也照例洗鼻孔,他那虔诚而认真的样子,每每引起周围人的哂笑,可是言菊朋并不在意。1913年,言菊朋得到了第一次上台演出的机会。北京一个小学组织义务戏演出筹集款项,邀请言菊朋出演谭派名剧《奇冤报》,言菊朋表演酷肖谭鑫培,受到了观众欢迎。

言菊朋,一本谭派艺术活字典,从名票到成为名角他经历了什么?

谭小培和言菊朋

此后,各种大型的堂会戏争先恐后地邀请言菊朋参加,他更是乐此不疲,言菊朋成了人人皆知的谭派”名票1919年,言菊朋以票友身份到汉口演出二十天,挣了两千块大洋,而且上台演出令他身心愉快,这让言菊朋产生了“下海”做一名专业演员的念头。不过,当时的名艺人挣钱虽然很多,但是社会地位低下,而言菊朋供职的蒙藏院,和京剧演员相比虽收入微薄,但却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一方面是自己钟爱的艺术,一方面是令人艳羡的职业,言菊朋难以取舍。回京后不久,蒙藏院以“请假唱戏,不成体统”为名将他开除了,一纸革职令让言菊朋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京剧艺术的道路。1923年,言菊朋正式宣布下海,成了一名专业的京剧老生演员他先随梅兰芳到上海演出,回来后自已在北京开明戏院组班演出,他的班社配角阵容强大,称绝一时。

言菊朋,一本谭派艺术活字典,从名票到成为名角他经历了什么?

《让徐州》

演出票价为大洋一元二角,场场爆满,这让言菊朋看到了光明灿烂的未来言菊朋刚刚下海的时候,与当票友时一样,到处是鲜花和掌声不过,梨园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票友下海都要拜一位正式演员为师。言菊朋也曾经向一些演员问艺,但都没有正式拜师,年轻气盛的乍菊朋自侍懂的、会的比别人要多,不屑拜师在戏曲界,有一种习俗,特别重视演员之间的辈分,而这种辈分是通过师承关系确定的。演员相互之间有了辈分,就以叔伯兄弟相称,从此成为一家人科班出身的演员一人科,师承和辈分就确定下来了而由票友下海的演员,就要通过拜一位专业演员为师此举不单单是为了学艺,也是通过师傅来确定自已的辈分,这样才能被同行认可。开始的时候,言菊朋并不在乎自已在梨园界的辈分问题,但是长时间身处这样的环境,其他演员都以兄弟叔伯相可称呼,唯有言菊朋例外。

言菊朋,一本谭派艺术活字典,从名票到成为名角他经历了什么?

《四郎探母》

对于同行,无论前辈演员,还是刚出科班的作轻演员,言菊朋与他们都互称老板,显得格格不人,他自己也感到不能融入其中、言菊朋在梨园界没有师承,也就没有辈分.因此也就没有名分虽然观众已经将言菊朋视作演员.但是梨园界内部却不把他当作同行看待多少年后,言菊朋想通过拜师来摆脱这一境遇时,老一辈演员已经相继凋零,通过拜师确定辈分已经不可能了。经过深思熟虑,言菊朋决定通过儿子拜师来确立自己在梨园界的辈分。他看到言少朋非常热爱“马派”艺术,于是,就安排言少朋拜马连良为师,父子皆大欢喜。从此,言菊朋与马连良兄弟相称,关于“辈分”这一问题迎刃而解。随着优秀老生演员不断涌现,言菊朋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可恰恰就在这个时候,言菊朋的嗓音由原来的高亢醇厚逐渐变得低窄喑哑,上座率开始下滑。

言菊朋,一本谭派艺术活字典,从名票到成为名角他经历了什么?

《卧龙吊孝》

与女儿同台演出的过程,更让言菊朋感到从艺之路的艰辛。言菊朋的儿女们,尤其是二女儿言慧珠,艺术灵性好,悟性高。尽管刚刚登台演出,她那“梅派”的艺术韵味和明艳照人的扮相就受到了年轻观众的追捧。此时,言菊朋的班社正缺少一位合适的旦角,言慧珠顺理成章地成为班社成员,儿子言少朋和言小朋同时也加入了班社,“言家班”正式成立,上座率也开始稳步回升了,这让言菊朋喜出望外。言菊朋与言慧珠的父女关系对上演的剧目有一定限制,他们不能出演表现夫妻关系的剧目。父女俩经常上演《打渔杀家》,台上台下都是父女,成为“言家班”非常卖座的剧目之一。一次,“言家班”在北京吉祥园演出,言菊朋压大轴演出谭派名剧《战太平》,言慧珠则在前面压轴演出《玉堂春》,预告一经贴出,戏票很快就卖完了。

言菊朋,一本谭派艺术活字典,从名票到成为名角他经历了什么?

《打渔杀家》

可是就在言慧珠演完《玉堂春》后,年轻观众纷纷“起堂”,走了将近一半。到这时,言菊朋才恍然大悟,连续不错的上座率原来多是言慧珠的号召力。他心里失落万分,但是为了台下坐着的这部分自己的知音,言菊朋还是打起精神圆满地完成了演出。言菊朋个性强,不服输,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已执著追求多年的艺术,竟然不如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丫头出彩,于是他让言慧珠另行搭班演出。在艺术道路上,虽然遭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是言菊朋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对京剧老生艺术的钻研、攀登。最终,他依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言派”唱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