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阻肺的并发症及合并症(上)

 思思120 2019-09-05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胡成平主任主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管理必读手册》

慢阻肺有哪些常见的合并症?

慢阻肺的英文缩写为 COPD,它常见的合并症有:

(1)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高血压等):是慢阻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合并症;

(2)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慢阻肺的主要合并症,与患者健康状态受损和不良预后相关,但临床中经常被漏诊。合并骨质疏松的慢阻肺患者通常伴有低身体质量指数(BMI);

(3)焦虑与抑郁:焦虑与抑郁也是慢阻肺重要的合并症,与不良预后相关。常与年纪较轻、女性、吸烟、低FEV1、咳嗽、高 SGRQ 评分和心血管疾病病史有关;

(4)肺癌:大量证据表明慢阻肺和肺癌之间存在联系,肺癌是轻度慢阻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5)代谢综合征与糖尿病:经常在慢阻肺患者中出现;

(6)支气管扩张:气流受限已被公认为是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特征性表现。随着 CT 检查技术在慢阻肺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慢阻肺患者被发现存在支气管扩张的影像学改变,从轻度管状支气管扩张到更严重的曲张性改变均有发现,囊状支气管扩张较为罕见。合并支气管扩张症与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延长、死亡率升高有关;

(7)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的损害。

为什么要重视评估治疗

慢阻肺患者存在的合并症?

因为慢阻肺经常与其它疾病合并,且显著影响其预后。任何程度慢阻肺均有可能发生合并症;一些合并症可以独立于慢阻肺发生,而另一些合并症与慢阻肺相关,例如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或者一种疾病增加另一种疾病患病的风险。合并症的风险随着慢阻肺病情的进展(如患者体能的下降)而增加。与慢阻肺症状相关的合并症容易被忽视,如心力衰竭和肺癌(气促)、抑郁症(乏力及体能下降),而且鉴别诊断常常存在困难。例如,慢阻肺与心衰合并存在的患者,慢阻肺急性加重时可以同时伴有心衰的加重。不论慢阻肺是否与合并症相关,都必须重视慢阻肺患者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

慢阻肺患者的长期治疗是

否会影响其它合并症的治疗?

慢阻肺常合并其它疾病,不论慢阻肺与合并症是否相关,合并症不改变慢阻肺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应按照常规治疗合并症,但应保证治疗方法简单,尽量减少药物种类。

慢阻肺病人为什么容易合并心血管疾病?

(1)慢阻肺与心血管疾病都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而且有一些共同的发病因素(如吸烟等),所以同时存在的比例比较高。

(2)慢阻肺病人肺通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一方面可以直接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引起心律失常和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另一方面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大和功能障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慢阻肺病人常处于紧张、焦虑和应激状态,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慢阻肺病人常合并哪些心血管疾病?

慢阻肺病人常合并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慢阻肺合并心血管疾病应如何治疗?

慢阻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针对慢阻肺和心血管疾病分别进行规范化治疗。慢阻肺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应着重加强慢阻肺的治疗,降低肺动脉压力和减轻右心室后负荷。心血管疾病治疗如果需要使用 β 受体阻断剂,应使用高选择性的 β1 受体阻断剂,以减轻气道痉挛的副作用。慢阻肺治疗如需使用 β 受体激动剂,应尽可能使用高选择性的β2 受体激动剂,并尽可能避免静脉给药途径,以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用于慢阻肺病人应警惕其引起喘息发作和气道痉挛的潜在风险。

什么是焦虑?病理性焦虑有哪些表现?

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情绪,分为现实性焦虑和病理性焦虑两大类。现实性焦虑是与现实环境相适应的正常情绪反应方式。病理性焦虑的紧张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按照严重程度分为焦虑状态和焦虑症,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及运动性不安等。

抑郁情绪、抑郁状态、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抑郁情绪是一种消极情绪,属于“人之常情”,表现为心情低落、忧伤、沮丧,只要及时消除影响因素,大多可以自行缓解。抑郁状态是一种疾病状态,其基本表现与抑郁情绪类似,但程度更加严重而且症状持续时间长。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常伴有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以及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症状。

 

慢阻肺病人为什么容易

合并焦虑、抑郁心理障碍?

病理性焦虑和抑郁状态、抑郁症统称为焦虑、抑郁心理障碍,是慢阻肺的常见合并症,多发生于疾病症状严重、日常活动受限、反复急性加重、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慢阻肺容易合并焦虑、抑郁心理障碍主要原因归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慢阻肺患者长期受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困扰,而且症状反复发作、病情进行性加重,导致患者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悲观沮丧、精神高度紧张、对外界刺激易激惹;另一方面,疾病导致患者生活能力下降需要依赖家人照料,治疗疾病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慢阻肺合并焦虑、抑郁心理障碍如何诊断?

焦虑、抑郁心理障碍作为慢阻肺的常见并发症,其躯体化症状与慢阻肺的症状具有高度相似性,常常被临床医生所忽略。合并焦虑、抑郁心理障碍导致慢阻肺病人自觉症状加重、生活质量下降、治疗依从性降低、急性加重更加频繁、住院次数增多、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增高,甚至直接导致患者自杀。慢阻肺病人是否合并焦虑、抑郁心理障碍,需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理量表测评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可以由呼吸科医生进行初步筛查,对疑似病人申请心理专科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常用的筛查量表有 ZUNG 自评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等,常用的严重程度评定量表包括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Beck 抑郁量表(BDI)和 Beck 焦虑量表(BAI)老年抑郁量表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