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课堂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舞台

 江山携手 2019-09-06
——“寻找中国好课堂·首届全国英语教学大会”综述
通讯员 关超 本报记者 汪瑞林

    “英语教育专家和一线名师汇聚在一起,交流英语课堂教学,谋划英语教育改革,就是要探寻符合学生成长需求和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规律,服务于全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提升,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未来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新洲说。日前,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未来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好课堂研究院协办的“寻找中国好课堂·首届全国英语教学大会”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举办。

    好课堂要服务于“立德树人”目标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到会并讲话。他认为,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好场所,教好每一个学生要靠上好每一节课来实现。从这个角度说,用寻找中国好课堂的方式来提炼本土教育实践的中国智慧,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在专题报告中诠释了中国好课堂的深刻内涵,他认为,好课堂的标准有很多维度,但它们有四个共同特点:一是好课堂要能破解课堂教学的“黑洞”。我们忽略了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忘记了教学模式建构的基础,对教与学、教育与教学、教书与育人、科学与艺术等基本问题的把握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因而教学犹如走在“黑洞”中,而“寻找中国好课堂”是中国好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这些“黑洞”的过程。二是好课堂要有“立德树人”的核心命意。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所以中国的好课堂意味着要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用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学生。三是好课堂要有学习、思维、活动三个向度。真正的好课堂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思维,让学习发生就是让思维发生,让学习可见就是让思维可见。这里的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元认知思维、顺应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跨界思维等。此外应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活动中生成,要创造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四是中国好课堂要由中国好教师创造。寻找好课堂的过程,其实也是创造好课堂的过程,好课堂需要教育专家与教师、学生共同去寻找,一起去创造。

    英语课堂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刘道义作了题为《基础外语教育的进步与发展》的主旨报告。她认为,培养学生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要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事,要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具有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能力的人才。外语教学要凸显人文性,注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能力培养,课程由“单元化”转向“多元化”,改革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加强外语教材、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研究。

    “我们目前的英语教学忽视了学习的规律,淡化了语音教学,造成了学生不会拼读。学生不会拼读,如何识记?没有正确性,何来流利程度?所以必须教会学生拼读的规则,打好语音基础,让学生融会贯通。”刘道义说。

    著名英语教学法专家、北京好课堂研究院首席学术顾问、《英语一体化学习》主编马承作了题为《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告。他从当前英语教育误区、英语一体化教学思路、英语一体化教学设想三个方面,向与会者介绍了他50年英语教学研究的成果。

    “读听是输入,说写是输出,如果片面强调听说,使信息输入小于输出,其后果必然是透支学习的。”马承说,“在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的第一时间先实现语音过关。然后通过语音、分类、联想、构词法来编码记忆,或者通过整体记忆、分册记忆、单元记忆的分段记忆方法来一串一串地集中识词,同时相对集中地学习语法知识,再以‘一情一景,三五句话,给关键词,看图复述’的步骤进行精读阅读教学,可初步达到复述背诵的学习要求。”

    好课堂应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找方法

    十余位中小学英语教师通过“公开课+说课”的形式,进行了“英语好课堂”的研讨交流。来自北京好课堂教育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童彤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小学三年级语音教学课。童彤运用“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一堂身临其境的语音揭秘课,呈现了掐头法、去尾法、归纳总结法等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孩子们仿佛走进了真正的海底世界,在鱼儿穿行的水草间,孩子们大声朗读出一个个由小鱼带来的字母,同时在教师的慢读领读和分解朗读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语音的发音规律,并能主动说出规律,同时掌握音素的准确发音。继而教师带领学生运用各种课堂活动,反复操练音素在单词里的发音。课堂最后,全体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参与了“见词能读”“听词能写”的现场检测环节,学习效果很好。

    来自锡山高级中学高中部的李佳带来的英语阅读课,不仅让学生在课堂内实现了阅读文章的语意理解,还在阅读之后,让学生当场写作,体会阅读带来的精神盛宴。来自哈尔滨第三中学的吴霞老师执教的英语拓展课把英语文化中的典型俚语当成抓手,跟学生进行与颜色相关的文化、语意拓展教学,学生在已知的颜色认知上,了解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清华附小黄耀华执教的“我们的大脑”将英语与科学知识进行整合,联系生活实践,向大家展示了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朱津楠、蒋颖怡和钱建源三位教师为大家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戏剧表演课。该校张明子则和外籍教师一起,采用“现场+视频”实时互动的方式展示了一体化教学理念下的“双师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要创新,要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现。让学生掌握方法很重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找到方法更重要。”山东乐陵实验小学校长李升勇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