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南京,就从这些小巷开始!

 0925海洋 2019-09-06

俗话说“北京胡同,南京巷子”。南京的小巷子就像珍藏多年的陈酒一样,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愈发醇厚浓香。

读懂南京,就从这些小巷子开始!


在南京, 一河两街七坊八巷述说不尽。

南京小巷的巷名,大都有迹可循。每个巷名背后,又都是一段故事。

有的小巷以商行命名,如油坊巷;有的按古时候的官阶品级命名,如安品街;有的以花卉集市命名,如小百花巷……

有的按数字顺序命名,比如一条巷、二条巷……六朝路、七家湾……九条巷,生生凑成一桌麻将;还有的是以历史故事命名,如饮马巷、糟坊巷……

对于老南京人来说,窄小狭长的巷子是儿时的回忆,几十年如一日的时光,经由它们,留下刻痕。

虽然现如今南京的小巷子越来越少,但很多老南京人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每天在各个小巷子里乱蹿。

穿梭在这些小巷里,总给人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图源:豆瓣网

走进小巷子里,会发现各家门口晒着不同的东西。有的人家晒衣服,有的人家晒咸菜……

错综复杂的晾衣绳与各种电线交织在一起,抬头望去,像是织了一张大网。

图源:豆瓣网

有的人家院子里种着葡萄、石榴,那时候就喜欢叫上几个小伙伴爬上去摘果子吃。

傍晚时分谁家做了一桌好菜,那香味可能从街头飘到巷尾。夏夜里邻里最爱做的,就是在路两边摆满藤椅、躺椅,本就狭窄的小道,走起来可不容易~

南京小巷子里,也从来不缺好吃的!小巷里的元宵铺子、香喷喷冒着白气的蒸饭、热气腾腾的小馄饨……

从早到晚,每到饭点,叫卖声不绝于耳。这些小吃咸甜相宜、物美价廉,把南京小巷的生活点缀得有滋有味。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南京最有名的小巷子,莫过于这一条乌衣巷了。

乌衣巷在夫子庙南边,是曾经的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营房所在地。

一条幽静狭窄的小巷子,却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与整个中国的文化历史紧密相连。

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

碑亭巷位于珠江路与中山东路之间,宽约10米,在与之平行的太平北路未开通前,它曾是南京城内南北走向的一条主要道路。

图源:@光影剑客N

碑亭巷是清代江宁织造府西界,在这里曾经发现一块刻有“红楼一角”的石碑,碑亭巷因此而名。

如今小巷的民国风街头涂鸦,让这里充满了文艺情怀~

图源:@光影剑客N

安品街是一条按照官位品级而居的巷子,下图安品街20号便是清朝大文豪陈作霖宅邸——可园。

在此居住时,陈作霖完成了《金陵通纪》、《金陵通传》、《可园文存》等大量著述~

三七八巷原被称作“干沟”。1956年编长乐路门牌,本来准备将“干沟”各家编为378号、378号之1、378号之2……

图源:南京有个号

巷内人家觉得这样通讯不方便,编门牌的工作人员就将“干沟”称为“三七八巷”,巷内各户都是整门牌,皆大欢喜。

如今的三七八巷,菜场开得最是红火。一条小巷,喂饱了周边的一众邻里百姓。

图源:南京有个号

中华门城堡坐落于老城南的门东、门西之间。“小百花巷”面前的门廊上用石料雕刻而成的四个大字出现在路口,小巷曲径通幽,于闹市中取静。

巷子也就一人宽,哪怕是中午,阳光也只能晒到巷子的一半,上了年纪的大妈,举着叉子把床单、被褥挂在高处。

图源:创意南京

明代时,这里便是城南的花卉集市,名叫“采花市”。

如今这里居民缓步、鸡犬相闻,俨然一副与城市隔绝的样子,到这里行走,时间仿佛也跟着停止了。

图源:创意南京

老城南的胭脂巷、璇子巷,现在看起来不太起眼,可在古代却都是“白富美”青睐的地方。卖得最好的胭脂水粉,当时最流行的黑簪珠玉等,大多出自这些地方。

如果你查阅《南京地名大全》就会发现,《明代南京城图》里就有这条巷子。传说巷内原有磨洗宝石珠玉的作坊,“璇”即美玉,因此得名“璇子巷”。

南有朱雀桥,北有长乐武定桥,大油坊巷承有“古长乐渡”,相传南唐皇甫继勋宅地立于此。

明时已有王姓油坊行、吕姓鞭炮行,马姓香烛行、陈姓茶叶行四大商行,且因最大商行“油坊”而取名;与之相连的东侧小西湖与大油坊巷相呼应,又称“小油坊巷”。

现在的油坊巷着东西两向,有大油坊巷和小油坊巷之分。

走进这条老巷,首先感受到的是这里的古朴与苍老,望着老宅墙壁上斑斑点点的锈迹,坑坑洼洼的伤痕,很难想像这里往日的秀美景致。

一条长不足500 米、宽不足8 米、呈南北走向的龙虎巷,静卧浦镇已有百年。

这里曾住着我国第一代铁路司机、近现代秀才和知识分子,为了修建津浦铁路,英国人把天津的知识分子和劳工困在了龙虎巷。

如今,这里成了浦镇机厂,上百年的建筑颇有津派院落风格,有四合院,有虎座门楼,有影壁天井和过厅厢房、高墙瓦棱。

漫步其中,犹如时光穿梭,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民国。


“这是一条可以直接拍电影的百年老街。”

滁河畔,南对栖霞;如果你是外来者,当地人会投以异样目光,在他们的目光中,你会看到许多明清时期的马头墙、古料青石板路,那是古时江南才有的商埠繁荣。

这便是南京六合的瓜埠古镇,现在许多已是人去楼空,只有少许居民依旧眷恋故土……

相传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酿酒的地方,此地也因此而得名。

据传,当时此地所酿之酒以香味满溢而闻名全国,百里之内都能闻到糟坊所酿酒的香味。

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工程营经常放免费的露天电影。

方圆六七里地的老百姓都会像过节一样,呼朋唤友、扛着板凳到营房的操场上看电影……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二道埂子、工程营、新民坊等许多原本耳熟能详的老地名渐行渐远……

1998年—2018年,短短20年,南京就有126条巷子消失了,也意味着,老南京的印记也在一点一点消失。

其实记忆里的小巷并不完美,它狭小不便、它落后破旧、它拥挤潮湿;但走在石板桥上回望小巷,却又爱它的清幽、爱它的雅致、爱它的人情味。

图源:豆瓣网

它的瓦屋俨舍、青石板路、粉墙黛瓦,属于老南京城独特的质感,让人着迷。

在小巷里长大的南京孩子都是值得羡慕的,因为他们经历了无法复刻的、最南京的童年……

哪条南京小巷里又有你的足迹呢?


你最喜欢哪条小巷子?


✍️ 编辑 / 包子

📝素材来源 / 网络

📷 图源 / 摄影师@光影剑客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