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主体性经验的阐释

 乐康居 2019-09-07

阐释,可以使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经验组织原则及其伴随的情感。咨询师与来访者对童年经验及组织原则“理解”的过程有助于塑造和调整当下的关系。通过咨访双方的协同理解,患者获得了新的自我理解,进而促进了主观感受的转化及其新的组织经验原则的形成。一、对“主体间理论”的理解主体间理论重视经验的自体客体功能,强调通过新的关系的决来访者的困扰。主体间学派认为疗效来自于经验组织原则的探索、阐释和转化。两个论点:1、主体间理论认为个体的经验组织原则形成于生命早期与抚养者的关系中,这是主体间理论的关键2、主体间理论认为早年形成的经验组织原则对人的影响主要是无意识的。在主体间视角下,治疗师与患者是如何对患者的经验组织原则达成协同理解的。二、对“共情”的理解治疗师是客观的观察者,通过共情达成的“理解”对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1、共情两种观点(1)共情是一种观察状态(2)共情是一种对心理治疗有促进作用的“关系”2、有效的干预包括两个因素(1)治疗师对患者的共情与理解(2)治疗师对患者的理解解释给患者三、对“解释”的理解1、对精神分析治疗效果的讨论:(1)自我心理学:治疗效果来自于新的认知视角的获得。(2)自体心理学:治疗效果来自于来访者受到自己能被他人接纳、理解,进而产生新的自体客体经验。2、解释”的两个层面(1)认知层面:新的观点被患者接纳(2)发展层面:患者渴望的自体客体经验通过治疗师的协调反应得以实现。有效的移情解释包含认知和情感两个元素,所以,治疗效果也可以区分为认知和情感层面。通过解释获得的认知理解之所以具有治疗效果,是因为它同时令来访者获得了被他人理解的自体客体经验。四、关于“治疗效果”的三个争议:1、认知理解的提升2、被他人理解的体验3、经验的自体客体功能人类有语言表达与构建意义的能力。针对治疗师的解释,不同的来访者会有不同的反应。治疗师的措辞对治疗师和来访者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体客体相关性是一个人对重要他人或依恋对象的体验;这种体验对自我统合感、积极自我、自我连续性的支持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阐释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患者可以通过新的经验组织原则加深自我理解。五、关于“意义”的理解人类是意义的创造者。Orange:人类终其一生,都有组织经验和建构意义的趋向。Levin:治疗师使用的隐喻或象征性的语言,可以连接不同水平的神经功能。RecklingBuirski:如果没有思考感受的能力,孩子们就不会发展出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LachmannBeebe:非语言互动对治疗效果和来访者的心理成长也至关重要。需要强调的是,对来访者心理发展动力的阐述可以促进来访者的自我理解。六、关于“阐释”的准确性来访者的经验,联想以及记忆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组织整合。最终的组织结构仍然基于一个二元关系,它不但与患者自身经历有关,还会受到治疗师理论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临床案例的意义本身是不存在的,直到它被构建出来——意义不是被揭示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语言阐释并不是对来访者客观事实的澄清,它是基于当下的背景或者“此时此地”咨询师对来访者主观感受的理解。我们并不以“是否接近事实”为标准判断咨询师的阐释,而是以来访者是否觉得阐释具有意义为标准。所谓“对来访者有意义的阐释”是指来访者通过咨询师的阐释获得一种新的经验组织方式,达成新的自我理解,这种理解有助于来访者的成长。七、关于有些“阐释”的破坏性有些阐释可以促进经验的转化,有些阐释虽然具有组织性,却不具有转化性。有种矫正经验,干预方式可以促进防御的僵化,但不能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对解释或者构建的误用不利于来访者的发展。有些阐释虽然是对来访者过去经历或者无意识信息的构建,但其不关注患者主观感受、关系背景及情感,这样的阐释是具有破坏性的。八、“阐释”主体间场的必要性阐释离不开主体间场,来访者倾听阐述时的感受是很复杂的。来访者认为咨询师的阐释是对自己的责怪或支持,是让人满意的、有破坏性的、发自内心的或造作的;而来访者对阐释究竟有什么样的感受仍然更多地取决于当下的主体间背景。能产生认知意义与情感理解的阐释必须以自体客体关系为基础,这样的阐述才可以提高来访者的自我理解、自我统合感及连续性,才有助于情感的整合和接纳。记于2019年9月6日 八月初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