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二)

 休斯敦馆 2019-09-07

前面我们讲述了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我们讲述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疾病---免疫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血小板破坏加速或血小板生成相对减少而致的血小板数量减少,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妊娠期女性ITP的发病率为0.1%~1.0%,约占血小板减少孕妇的3%。多数研究表明ITP可增加出血风险,如孕妇颅内出血、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

发病机制

ITP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主要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发生改变,产生自身抗体,结合了抗体的血小板遭受免疫破坏使血小板减少。自身抗体以IgG为主,抗体可通过胎盘对母婴产生影响。

临床表现

以粘膜、皮下出血为主,四肢远端多见淤点、淤斑,皮肤自发性紫癜或搔抓后出现紫癜是特征性表现,颅内出血少见。多数患者为妊娠合并ITP,即孕前已明确诊断ITP,约1/3患者孕前没有ITP病史。一般孕早期常规检查反复出现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小板减少程度随妊娠进展而加重,孕晚期常<50×109/L。临床特征为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等。

GT与ITP的鉴别

①妊娠前无血小板减少病史;②血小板计数多为( 70~100)×109/L;③多数在妊娠中晚期发现血小板减少;④分娩后产妇血小板在短期内自然恢复正常;⑤对胎儿无影响,分娩后新生儿血小板多数正常。具有以上几点者考虑 GT。

治疗原则

ITP治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建议对于血小板>30×109/L、无症状的孕妇不需治疗,观察血小板变化即可。孕期ITP的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口服强的松0.5~2mg/kg·d,持续2~3周,用最小剂量维持使血小板>30×109/L,分娩时>50×109/L较好。急性出血时给予静脉推注甲基强的松龙1~1.5mg/kg。激素治疗无效者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0.4~0.5g/kg·d,共3~5d或1g/kg·d,共2d。对于病情严重患者, 如血小板<30×109/L或有出血倾向时可输注血小板,但输入后很快被破坏,仅作为临时治疗方法。剖宫产时可备血小板。以上方法治疗失败或必要时可考虑脾切除。

分娩方式

分娩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产科指征。血小板计数<30×109/L 并有出血倾向,或有脾切除史者建议剖宫产。理论上讲,母体抗血小板Ig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导致血小板减少以致颅内出血,但这种情况极少见,目前也没有证据说明剖宫产能防止这种并发症。ITP最大的危险是产时出血,分娩前应制定好分娩计划,产时或剖宫产术前可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并备血及血小板,避免第二产程延长及复杂的阴道助产,避免负压吸引。对于剖宫产时麻醉方式的选择,2010年ITP指南推荐,硬膜外麻醉的安全血小板阈值为 75×109/L。

内容来源: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