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我儿子注意力不能集中,怎么办? 咨询师:噢,你自己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集中注意力呢? 访:一般旁边没有人的时候我就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 咨:那现在你知道该如何做了吗? 访:可是这样根本没用的,我每隔20分钟去他的房间看一下,结果他每次都没在写作业… 咨: 很多家长关注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殊不知正是自己每天在干预、打扰孩子。 1. 15个月大的悦宝第一次进影棚,前一天晚上,我和悦悦爸既期待又担心,悦悦哭闹怎么办?他能坚持多长时间呢? 首先在换衣服时悦悦就出现了小情绪,他不让助理小花阿姨碰他,我急忙接应上去,这时小花阿姨转身拿出一只小黄鸭,捏一下叫一声,悦悦立即被吸引过去,但小花阿姨并没有马上给他,而是用小黄鸭往他的肚子和胳肢窝处钻,一边钻一边发出“嘎、嘎、嘎”的叫声,惹得他咯咯咯地笑起来。 接下来,小花阿姨用同样的办法,使悦悦的注意力和表情在她的管理范围内,摄影师也频频夸赞,宝贝笑得好开心啊… 很快,第一组拍摄结束,我为悦悦的配合深感侥幸,并没有太在意他仍然苦苦地追索着小黄鸭的眼神。 2. 拍第二组时,又卡在了换衣服上,这一次小花阿姨直接把小黄鸭递给了悦悦,馋了半天的悦悦突然被满足后如获至宝,又捏又啃,还模仿小花阿姨拿着小黄鸭撞到她身上。我为他这样的动作感到欣喜,之前我们还担心他认生,没想到他这么快和小花阿姨互动起来。 小花阿姨仍然试图用抓痒痒的办法逗悦悦笑,但悦悦专注于低头玩小鸭子,被抓痒痒的时候只是摆了下胳膊,没有第一组那样笑了。 摄影师让我把他抱进了道具浴缸里,让他从浴缸里向外扔小鸭子,这个扔的动作深得他意,他边扔边咯咯地笑。摄影师抓到了一些满意的瞬间后,示意我把他抱起来。 进来容易出去难,悦悦显然还没有玩够这个扔的动作,也没有和小鸭子待够,突然大哭起来,全身语言都在表示拒绝。 “没事,我去拿泡泡”,小花阿姨淡定地说,等她把吹泡泡的玩具展示在悦悦面前,悦悦乖乖地从浴缸里爬了出来,我一面佩服她反应之快,选材之准确,一面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 3. 最后一组拍各种面部表情,只需要悦悦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不需要拿任何道具,所以吹泡泡的玩具在小花阿姨手里,她吹出来几个,让悦悦去抓,悦悦往前一扑,就从小板凳上站起来。 他简直太喜欢这个玩具了,一直“嗯、嗯、嗯”地用小手指着它,想让小花阿姨继续吹出泡泡。 “坐好,悦悦坐好,阿姨给你泡泡。”小花阿姨边说边把他抱回了小板凳上,然后吹出泡泡。 悦悦忍不住,又从小板凳上站起来,正想往前走,好像突然想起来了什么,转过身朝向小板凳,用力地拍凳子,“嗯、嗯”地叫小花阿姨再把他抱上去。他读懂了大人的意思:要泡泡就要坐好。 “没水了,阿姨去加水啊”,见小花阿姨要离场,悦悦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渴望了,从小板凳下来冲过去抓住小花阿姨的腿哭着不让她走,我连忙过去拦住悦悦,对小花阿姨说:“没事,你去吧,我可以哄住他。” “不是,我不加水,要把这个撤了。”连我也被骗了。 我们总说要理解孩子,实际上很难做到。如果不是我也相信了小花阿姨要去加水,我就不能理解悦悦对小花阿姨的信任被打破后内心世界的慌乱和坍塌。 4. 小花阿姨迅速换来了小汽车,悦悦重新回到板凳上鼓捣小汽车,但不管这时小花阿姨如何逗他,他都不再笑了,碰他的小肚子、胳肢窝、下巴,他的身体也基本上没怎么动,表情也很单一。 小花阿姨又拿来手摇电话,悦悦丢掉小汽车低头玩起手摇电话,但是表情并没有因为换了玩具而丰富起来,不管小花阿姨怎么喊他,他也没抬头。我不太确定他是太专注玩具还是失去了一些对小花阿姨的信任。 我知道这不是摄影师想要的,也稍微着急起来,便出了个主意:“其实他最怕痒的地方是后背,脖子下面一点点”,听我这样一说,小花阿姨马上去搔他的后面,但悦悦依旧不笑,他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摄影师见状,亲自上阵,用力摇晃头部上下甩动头发,同时发出“动次打次、动次打次”的声音,引得悦悦抬起头,嘴角稍微扬了扬,摄影师迅速摁下快门。最后一刻,他们加大了刺激强度。 回顾最后这一组,悦悦虽然受到了各种“刺激”,但表情却单一得很,不是对泡泡望眼欲穿,就是低头专注地玩玩具。 5. 到此,所有拍摄结束。 离开摄影室,我感觉好像刚刚进了一个生产车间,约两个小时的拍摄过程,我们和宝宝被动地在流水线上跑,我开始质疑该不该带孩子出来拍照,拍摄过程看似顺利,因为工作人员有太多办法搞定孩子,但却以频繁地打断孩子为手段。 持续两个小时的兴奋状态后,还没出地下停车场,悦悦就在车里睡着了。 车里一下安静下来,悦悦爸慢吞吞地说:“咱儿子到最后都懵了,找不到对方的套路。” 后记 回家的路上,我转过头看着悦宝,他的腮帮鼓鼓的,小嘴嘟嘟的,睡得很甜,而“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如何被打扰的”这句话却一直在眼前挥之不去,悦悦在拍摄后半段意识和身体近似分离的状态让我有些难过,我努力整理思绪,想找到一些线索。 1 大人做了哪些打扰孩子的行为 从最开始的小鸭子、浴缸、到泡泡、小汽车和手摇电话,每一样玩具他都没能充分地接触,刚刚投入到一个玩具中,工作人员就新增了一个更新鲜的玩具,从而转移了他的注意力。 从第一次得到小鸭子后和小花阿姨热情地互动,演变到最后连一个笑容都吝啬。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 突然获得极大满足后,突然被剥夺,悦宝的内心建立起的信任迅速被瓦解,就像悦悦爸说的,“无法知道你的套路”,无法预见到对方的行为会让人觉得不安全而警惕或自我封闭。 这里当然不是评判影楼的工作方式,它恰好为我们展示了孩子是如何一次次被干预的,让我们得以观察到孩子的反应,这些场景正是无数日常的浓缩。 宝宝正在学习如何用勺子吃饭,他缓慢地舀上来一勺,送到嘴边时已经洒落掉半勺,旁边的爷爷看得着急,夺过宝宝手中的勺子替他舀好…… 一个孩子正在低头拼积木,他的爸爸突然大喊他的名字,举起手中另外一件玩具示意他过来玩这一个…… 一个孩子正在画纸上挥舞着画笔,妈妈在一旁不停地问,“宝宝你画的是什么呀,这个也不像大树啊,来,妈妈给你画一棵大树……” 一天当中,孩子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被打扰; 而这一天,推及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或许就是孩子的一生。 吃手指被打扰,长大后不停通过食物满足口欲; 排便被打扰,之后过分控制; 写作业被打扰,造成学习障碍; 择业被打扰,带来了从业后的无数次跳槽; 择偶被打扰,带来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困难。 2 打扰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一个孩子会自然地形成和发展各项能力。他从一出生开始就受内在某种东西指导,指导他去抓什么,摸什么,蒙特梭利把它称之为精神胚胎,这就要求我们相信孩子是一个精神存在物,他将按照预定好的精神发展模式发展,前提是不被过分地打扰。 而频繁被打扰会有哪些影响呢? 1)剥夺感受力。 孩子在单个事物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他就会缺少对一个事物完整的和深入的感受。 而各种感受是大脑获得信息的唯一途径,丰富的感受能力在头脑中形成概念,概念是智力的基本构成因素,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感受能力决定着智力水平。 2)破坏专注力。 据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小初高中2100万学生中有近1000万学生处于学习困难状态,而学习困难主要来自于专注力障碍。 很多心理学家在培养专注力上给出了一致的建议:一对一陪伴。我们也可以把“一对一”理解成减少干扰元素,这些干扰元素包括人和其他物品。 看到一位美育专家说,她只给低龄孩子放置2-4种颜色的色笔,避免孩子画画的兴趣被过多颜色吸引。 3)造成思维混乱。 如果大人提供的信息过载,或前后不一致,就会造成孩子思维混乱,没有规律可循后,大人的声音将成为背景,孩子为了防御大脑思维的混乱,维护内在的秩序,会让自己待在自己的世界里,拒绝和大人们沟通。 妻子在家里喊丈夫和儿子,他们谁都不答应,原因是平时喊得太多。没有回应,大都是频繁干预的结果。 所以,频繁地打扰对孩子的思维是一种破坏性行为,包括思维的时长、纵深和有序。 3 打扰行为背后成人的需要 如果再深入想一下,成年人这些打扰行为的动力是什么,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到孩子是如何被打扰的。 1)心理上和孩子未分化 当我们伸出手做出干预的动作这一刻,我们仿佛看不到孩子此时正在做什么,感受不到孩子此时所处的高度集中和思维连续运转的状态。看不见孩子,是心理上和孩子共生的结果。 2)精神遗产的代际传承 不断地打扰孩子,因为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没有很多独立解决问题的经验,不被信任,造成了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出于不信任我们出手“相助”。 3)抚养人的需要大于孩子的需要 成年人最擅长的是如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非为他们示范如何专注,好像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永远不是他需要的。 父母不断地给孩子新玩具,满足的是孩子,还是自己童年没有玩具的需要? 爷爷奶奶不停地给孩子喂饭,满足的是孩子,还是自己当年物质匮乏的需要? 摄影室的工作人员一次次地干预孩子的游戏,满足的是孩子,还是摄影进程的需要? 而我们父母又是为了什么带宝宝来拍照?满足的是孩子,还是自己晒娃的需要? 是的,大多时候,我们满足的是自己的需要,满足我们想成为完美父母的需要;满足我们是孩子时无法实现的需要。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问过孩子,这是你想要的吗? 我们以为我们想要的就是他们想要的,只是因为我们生了他,我们就以为我们对孩子拥有使其存在或毁灭的权利。 4 把成长的动力还给孩子 最后,想和大家说,孩子看似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添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这个环境和条件,更多的是如何保护孩子的发展,而不是如何干预孩子的发展。 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然自由的成长空间。 -End- 预约轻量化咨询请扫图中二维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