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这里的石头居然会下蛋

 驴游记 2021-05-06

       水族是一个只有40多万人的少数民族,在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贵州省黔南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有一座叫做姑鲁的水族原生态村寨,在这里有一处山崖,崖壁上不规则的露出一颗颗青褐色的石蛋,石蛋质地坚硬光滑,表面布满如树木断面年轮般的纹路,据当地老人讲,这些石蛋每隔30年从山崖上脱落一枚,正如山崖下蛋。为什么山崖会下蛋,为什么就这片山崖会下蛋,三都县悬赏50万元找人科学地破解谜题,可至今依然无人破迷获奖。

       50万元奖金咱是拿不到,不过走过路过这么一处奇景,还是该进去看看吧。姑鲁寨位于三都县以南约10公里处,S206旁,有人说,这个姑鲁的名称就来源于石蛋从山崖下咕噜一声滚下来,这个倒也形象,不过是否真的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姑鲁产蛋崖曾多次上电视,早已小有名气,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处旅游景点,要看山崖下蛋,麻烦先把门票买一下。

景点叫做姑鲁水寨圣诞崖景区,名字有些不伦不类的,照片中的大字咱都不认识,只能看小字,大字就是水族文字,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不多,水族算一个。

姑鲁寨本是一个非常原生态的水族村寨,由于产蛋崖走红后,这里被开发成了景区,也多了一些原本村中没有的东西。

不过原生态的田园风光还在,虽然景点的气氛有点浓,但大多也是展现水族文化的。

新的景区有点大,还得坐一程电瓶车,从这开始便步行进入那片神奇的山崖。

一路上你能看见很多文字,但认识的真没几个,不过这几个字里面,凭象形,我能猜出最后是一个“崖”字。

除了不认识的文字,一路你还能看到很多神像,不过都与咱印象中的神像有着天壤之别,例如这富贵神吧,长得耳长眼大不说,还头顶光芒四射的十字架,手拎一菜篮子,脚踩乌龟。

这建造神就更离谱了,明明就一癞蛤蟆化身吗,少数民族信奉青蛙的不少,不过大多也是取其多子多福的意头,跟建造扯上关系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富贵神、建造神吧,再怎么说也是个正经神,这挡花心又是个什么神呢,还保佑新入门媳妇不移情,这神仙管得可真宽,蛇身配上有些猥亵的眼神,胸前还真有一朵花。

进入这道大门后,那片会生蛋的山崖才真正在后面。

好吧,在姑鲁,我也只能做一个文盲,所有的字都不认识。

难得这山字还认识,而左边这个字,倒是和石头的形状相当吻合。

产蛋崖的文字介绍,石头都能生蛋,自然而然这里也就成了求子圣地。

而这块山石和石蛋,或许就担负着求子神灵的作用吧。

山崖旁摆放着很多石蛋,扁扁的成圆形,有点类似电视里的飞碟,石蛋上还有类似树木年轮的圆形纹路,最重的达300余公斤。

石蛋后面的那片山崖远看也没什么稀奇,难道这满地的石蛋就是这片山崖生下来的?

走近一看,确实与普通的山崖有些不同,崖壁之上镶嵌着很多颗圆圆的石蛋。

这些石蛋大多呈不规则的圆形,半截露在崖壁外面。

放眼望去,在这片长约百米,高约五六米的崖壁上,镶嵌了上百枚石蛋。

这些石蛋直径一般为30至50厘米,呈赤青色,质地坚硬。

有的石蛋外露较多,即将“待产”,有的石蛋只外露一点,仍在“孕育”。

所有的石蛋都是扁圆形,几乎没有像鸡蛋这样的圆形,有的是横向出壁,有的则是纵向出壁。

这颗石蛋为何中间有个洞,恐怕是被好事者钻的吧,难道是想看看有没有蛋黄?

手触石蛋,感觉冰凉,总之就是和摸一块石头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确实是百思不得其解,石头为什么会下蛋,50万奖金等着你解开谜底。

我带着一脸的疑问离开,一抬头又是几个不认识的字。感觉太失败了,石头下蛋想不明白,字也不认识。

姑鲁寨还真是一个费脑子的景区,您看这几位,是不是也在这一脸懵懂地冥思苦想呢?

还是看看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吧,赏心悦目,贵州旅游的两大特色,原生态和少数民族特色,在这里全都有了。

       据统计,从1999年到2009年这10年间,产蛋崖分别于1999年3月、2003年5月、2005年6月、2007年3月、2009年1月从不同的石窝中共产出石蛋5枚,看来30年一枚蛋的说法也不准确,下蛋确实是随机的。

       有专家猜测,这些“石蛋”可能很久以前是蛋或者石头,经过长年累月的沉积和风沙、水流等地质变化的洗礼,体积慢慢变大,变成现在的“石蛋”;也有猜测说远古时期的贵州是一片汪洋大海,“石蛋”可能是海中的某种物质在沉积作用下形成的。还有人认为,“石蛋”的母石,形成于三四亿年前,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海洋升沉、火山喷发、地质运动等作用,不断摩擦、碰撞、挤压、再造,最后剩下石芯,这些石芯被埋藏在山体内,遇到山体滑坡或雨水冲刷,便以“石蛋”的形态显露、滚落出来。反正是众说纷纭啊,还没有谁完美而科学地解释为什么这片山崖会下蛋的问题,你认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