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划公布!藏在柳州的这个古镇终于要崛起了,有可能你是第一次听说!

 三叔收藏 2019-09-08


9月5日,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柳州市柳东新区雒容镇中山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住在雒容镇的小伙伴们,恭喜啦!这里即将迎来大变!

 规划范   

本次规划的范围西起湘桂铁路,东至北环高速,南临洛清江,北至山体。规划用地面积187.51公顷。

用地规划图

片区的功能定位

规划以“旧雒容·新柳州·最休闲”作为片区的功能定位。依托中山街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传统民居、人文特殊为内涵,融合商业、旅游度假、地产开发,打造成为柳州文化与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角色。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规划的中小学幼儿园及各种便民设施

 规划结构   

规划总体结构以中山街作为历史文化的核心居中、向西涵盖民生路,向东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层状结构,总体上形成一种由内向外辐射布局的空间功能序列,可概括为:“一带、三轴、四区、五心”。

(1)“一带”

即沿洛清江布置相应的公共设施用地,结合滨江控制50-100米绿化,形成滨江休闲观光带。

(2)“三轴”

即规划范围内的东西与南北向城市主干道所形成的对外交通联系轴、沿东小河所形成的片区发展主轴。

(3)“四区”

传统居住旅游片区:包括中山街与民生路区域,包含居住、商业、文化娱乐、旅馆等多种功能用地。

综合配套片区:位于中山街以东,包含居住、商业、商住等多种功能用地,规划主要考虑结合中山街与东小河形成集中的商业服务片区。

综合居住片区:围绕东小河及山体所形成的集中的中端居住片区;

滨江生活片区:沿江形成的高端居住生活片区,包括商住、文娱、居住等多种功能。

(4)“五心”:

片区西侧门户节点,沿东小河、洛清江及主要发展轴线形成的服务中心,也是主要的景观节点。

功能结构分析图

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结合现状地形、用地形状以及整个片区的发展方向,在规划范围内形成“倒7”字形主干道骨架及“国”字形内部次、支路网系统。城市次干路衔接主干路网骨架与支路,主要呈方格网式布局;城市支路结合地形地貌、水系进行布置,形成疏密有致的道路网络体系结构。

道路系统规划图

绿地景观系统 

绿地系统突出片区“山、水、城”的特色,规划以北侧的山体为背景,以沿东小河、西小河滨江绿化为带,以洛清江滨江绿化、公园绿地为面,以联系城市其他地区的主要道路的绿化通廊为线,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结构。


每一个村落,都是一幅画卷
每一个里巷,都是一处风景
每一处风景就像自然天成却深藏深宫
即有乡村的淳朴,又有历史的厚重
                                             ——雒容古镇记

历史悠久的古镇向来受人追捧
更别说从唐宋时期的驿站发展而来的小镇
更有古色古香的韵味
雒容古镇
你对它了解多少?


雒容古镇在哪里?
雒容古镇距离柳州市中心25公里,距离柳东新区中心约7.5公里,一家人开车过来游玩轻轻松松。
古镇里有啥好玩的?
古镇里坐拥洛清江、东小河、西小河、丘陵与山体等自然资源,处处可见历史悠久的古代遗迹,拥有明清古城墙、民国大宅、关帝庙、码头、徐霞客、沈鸿英等历史文化遗产,可谓非常丰富。

雒容古镇从前生到今世

都经历了什么呢?

跟着发布君一起来看看

雒容古镇的“三生三世”吧

第一世——古镇昨日

(1)唐宋时期——洛容驿(灵塘):依水兴市
唐朝开始,洛清江一直作为广西南北水运要道,水运比陆运更为便捷,古镇因江而萌发最初的社会部落,依山耕种、狩猎,依水兴市,输出农业产品,输入生活生产资料。

(2)明万历至民国初——雒容县:县治所在地
明万历初期,因战事洛容县城几经迁徙,最后坐在雒容中山街,从此灵塘变为雒容县;由于人口聚集越来越多,滨水空间有限,陆路交通也逐渐发达,新城池建在原建筑群的西北侧,城内县衙与城外庙宇应运而生;县城设立,加速发展,雒容县城也成为了水陆交通的枢纽,由西门桥至徐霞客码头的道路成为了后来的中山街。

(3)民国时期——桂系驻地:县治所+军事驻地
民国时期,中山街不仅是县治所在地,而且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理位置也是天然的军事要冲;桂系枭雄沈鸿英将此地作为本部驻扎,为中山街留下了浓重的民国烙印。

(4)建国后——柳东新区雒容镇:去县划镇
建国后城墙与沈公馆等建筑逐步被拆除,镇中心西迁,中山街成为历史街区;水路被陆上交通取代,建设用地逐步向北发展,形成现在的规模。


来源: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魅力雒容“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