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课要有“三观”!

 江山携手 2019-09-08

好课要有“三观”!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大致表现在5个方面,即有意义,扎实;有效率,充实;有生成,丰实;常态性,平实;有待完善,真实。笔者认为好课应该有三观,任务观、知识观和能力观。

任务观

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上这一节课的出发点。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教师不是钟点工,熬完这45分钟就完了;上课不能走形式,水过地皮湿,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好的课堂要带着任务而来对着任务而去,课前思:要完成哪些任务?课后思:是否完成?决不能上完一节课脑中空空,白纸一张。

  好课必须要有任务观,上完本节课学生学有何获?

知识观

   本节课想让学生获得哪些知识?采用何种方式、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什么?怎么学?这是一节好课的关键。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教学不是全盘授予而是相机诱导。好的课堂要围绕知识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清楚是什么?为什么?

 好课必须要有知识观,本节课让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

能力观

   在你离开学校后忘记了学到的一切,最后剩下的就是教育。这里的教育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所以好课必须要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参与各种获取知识的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和提炼,进而能力得到培养与锻炼。

好课必须要有能力观,本节课让学生获得了哪些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