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博物院做的是“朕”的生意,景德镇,认真想过做好了瓷器卖给谁吗?

 景德镇瓷器 2022-09-23 发布于江西

各位看官,首先打个预防针,今天的推文思路有点乱,跨度有点大,如果读来添堵或引发不适,可以“闭”了它!如果激发了你的表达欲,可以在文末留言,吐槽拍砖烧脑金句,多多益善,除政治敏感和非礼貌用语外,一律原文照登,稿酬没有!

不要怪我狠,我是真的穷!

事情得从三天前,在景德镇陶瓷产业园区的一次经历说起。那天是周末,本就人丁稀少的生产基地更显寂寥,随意走进一家陶瓷创业孵化基地的厂房,竟然发现还有人在干活,看来这行的生意还不错。

对于熟悉景德镇制瓷业的人来说,这里并没有什么稀罕之处,瓷器成型的工坊大多如此,半人工半机械的设备材料,满地满墙的泥浆粉尘,灰头土脸的操作师傅。一位师傅正在进行倒模成型中的脱模工艺,看着他熟练地把“藏在”模具中的成型泥坯取出,然后又将模具复原整齐地码好,不由得多看了急眼,并连同师傅的操作和取出的泥坯雕塑一道,拍照以记之。

此举引起了另一名同样打扮,浑身泥浆的“师傅”的警觉,操着非本地口音的他走过来,口气不是很严厉,态度缺很坚决地予以了制止:“这个不能拍,其他的都可以”。

他口中的不能拍,就是眼前这些猪。

“未经允许擅自拍摄”,本该理亏的我经他这么一说,反而有了底气。这实在是一只太过普通的猪,多看几眼的原因是它十分眼熟,我家就有一个,那还是买给幼儿时期的孩子存钱用的。

我想你一定也觉得十分眼熟。

再问这个看似“师傅”,实则“老板”(他自己介绍)的人:为何这个不能拍?他却已词穷:我也说不上,反正对我们不利!

明年是猪年,我想他应该是担心这个造型被泄露后,会引起模仿、竞争……或许,它会成为爆款、网红的……

可是,它实在是太过普通。简直就是那个金光闪闪的塑料猪型存钱罐的翻版,只不过,材质换成了陶瓷的。就是陶瓷的,市场上也并不少见!一头不值、不必、不会被仿制的“猪”,为何他却如此抵触呢?

莫非他隐藏很深,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他经年在坯房里劳作,来了订单就倒模生产,已经很久没有与外界接触,并不知道原创设计界日新月异的变化?

想到这里,不禁莞尔,转念一想,又觉得有点可悲!

景德镇,一个产业支撑一座城市上千年经久不衰,至今,仍保有全套传统制瓷产业链,却在产业规模上不占优势,在文创设计界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来样定制、手工制作仍旧是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些整日待在坯房里拉坯、利坯、倒浆、翻模的“泥巴佬”无暇、无力,也无心去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通过怎样的途径去提升“泥巴们”的附加值?

当然,这里说指弱项仅限可批量生产、大规模复制并赢得广阔市场的陶瓷产品,景德镇这块实在是格外薄弱!

这个青青白白的碗儿好看吧,是手工的哦!别的都好,就是没有量!

近年来以陶溪川为代表的文创街区的产品不在此列,景漂一族、青年学生在这里摆摊设点,展示售卖的陶瓷工艺品五花八门,个性十足,网络线上营销和游客线下购买的组合式营销,让他们的创意之作可以直面终端,扩展市场,但对绝大多数个体而言,某类品种的销售总量还是少的可怜。

做(画)好的瓷器卖给谁?

即使是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陶艺家也面临着等类似的问题,原有擅长题材类作品市场逐渐饱和,自我艺术类型难以突破、消费新生代的审美喜好难以捉摸等等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大多数人无以适从。只能在原有画面、器型大小上做些加减法,勉强维持。

“没去想未来,能过好今天就不错啦!”即使是眼下生意还算可以,诸如重工、仿古、茶具类的工坊主也是抱着“吃一截剥一截”的心态浑噩度日。有老祖宗留下的金字招牌,有十几甚至几十年的手艺在身,他们的确没想那么多。凭经验造的器型外观,参照书本的纹饰尺寸,再加上多年来积攒下来客户的来样定制,这些心气不高的手艺人已经心满意足。

这是今年拍出天价的“清康熙 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半成品

主流消费人群已经从506070后,向809000后过渡,现在的年轻人还会为“四大美人”、“花开富贵”、“锦绣山河”买单?这一点,他们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愿意面对罢啦!

都知道创意是破解困局的利器,但如何创意,怎样破解,很多人没有方向,无所适从。

接下来,本文的重点来了。

或许,远隔千里的故宫博物院,开发文创产品的一些做法可以发挥开脑洞的功效。

景德镇和故宫博物院的关系,用院长单霁翔的话来说,已经恋爱500多年啦!



这个致力于故宫文创发展,爱讲段子超有梗,自称是故宫“看门人”,却被尊称为故宫“掌门人”的副部级干部曾在景德镇举行多次讲座。他认为景德镇与故宫就是通过皇家瓷器的生产联系在一起,近60年来,期间合作从没有中断,而除景德镇外,故宫从没有和一个城市合作如此深度而密切。

正经的皇帝会卖萌,庄严的故宫有温度,单院长认为“故宫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懂得其价值的观众之多寡。”于是,他从自己开始,搞笑卖萌,改变一直以来故宫“高冷”、“刻板”的印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

从严肃的紫禁城到萌萌哒的故宫淘宝,有趣好玩的文创产品满足了当下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再加上先进的推广营销手段,让其辐射力和影响面无限传播。从“奉旨旅行”的行李牌,到“朕就是这样汉子”的折扇,从花样百出、一贴就高级的胶带,到霸气全开的宫廷雨伞,从《上新了·故宫》一亮相就有价无货的真丝睡衣,到“冷宫”、“御膳房”匾额做成的冰箱贴,诸如此类萌系产品赚足了眼球和销量

即使是用来销售产品的广告推文也可以赢得10+的阅读,读的人都知道发文的目的,但就是愿意看,看的高兴,就动动手指,一买为快!钱是花了,可就是花的任性,花的高兴!

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挖掘素材,甚至一砖一瓦,都有机会成为文创产品的元素。

这些萌宠网红,成就了故宫文创产品品类近万种,年销售额超10亿元,利润近亿元的好事,也以平易近人,最接地气的方式,让民众将故宫文化“带回家”,润物细无声地传播着传统文化。


相较而言,景德镇陶瓷的创意创新则显得泛善可陈,还记得那个骑着单车游山玩水,曾经火爆一时的小猪佩奇吗?我们能不能顺着佩奇带的路,继续左突右攻,趟出一片景色怡人的新天地呢!

在上海挤地铁的佩奇,我们学习的榜样!

再过两年,故宫将迎来600岁的大寿。而景德镇早已跨过了1000年置镇的门槛。单霁翔曾不止一次地提到要将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那么,景德镇呢?

别楞着!说点什么吧!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